“让学引思”理念融入探究

2018-12-28 20:52徐万丽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徐万丽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引思”包含两个过程,即“让学”与“引思”,两者在关系上是辩证统一的,其中“让学”是途径,“引思”是结果。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讨了让学引思理念在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让学引思;课堂教学

新修订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在原有《思想品德》德育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升华,它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健康生活等等,是培养中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媒介。自2016年起我国基础教育中开始全面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面对新课程、新理念,作为一线教师,应如何践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呢?严格来说,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即“以学为主导”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其理论依据,可概括为“让学引思”,其中“让学”是过程和方法,而“引思”则是“让学”的目的,是教学引导的基本目标。本文现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对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方法展开探究。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与“让学引思”融合的前瞻思考

让学引思是一种教育策略,其中,“让学”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他的核心观点是通过“让”转变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位置,无论在任何场合和地点,教师都将学习和探究的重心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一系列学习活动,教师则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协助学生完成学习活动。而所谓“引思”,主要是指通过“让学”来引导学生思考,继而通过思考形成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围绕知识展开自主探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与让学引思进行融合的前提,是让学生充分做好学习的准备,将“让学”的过程从课堂延伸至课外,最后再回归于课堂,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具体实施方面,围绕一个教学的主题或知识点,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如查找与新知识相关的资料,将它们制作成学习材料;或在课前首先尝试着自学新课,将自学的心得以及遇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继而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并与教师探讨遇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让学”的作用,让“引思”的发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与“让学引思”融合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让学引思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构建成为一个系统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教师需对“让学”和“引思”进行系统的预设,分析让学引思的途径和组织模式,进而再以让学引思为指导,将这一教学理论与教学框架的构建融合起来,以充分体现让学与引思的辩证关系,发掘其最大的教育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以《探寻奇妙生命》一课教学为例,在实践中,笔者结合让学引思理论,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让学”与“引思”的预设进行了设计。

1.教学目标:本课的核心目标是实施生命教育,具体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寻生命的奇妙,来感知生命的价值和可贵之处,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2.教学方法:以让学引思作为教学实施的主要路径,通过课前“让学”和课中“让学”,来实现“引思”和“引学”这一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探究掌握本课的学习目标。

3.“让学”预设:在本课教学中,“让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围绕“生命教育”这一核心目标,让学生于课前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或其他途径查找关于“生命教育”“生命”“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奇妙”“尊重生命”等关键词的相关资料,进而将这些资料与教材中本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制作成学习材料。同时,在课前自学“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独特性”等重点知识,通过自学来分析本课的重难点,设计学习重难点的方式方法,并将自学的心得以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其二,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让学”。在课堂开篇,首先让学生就自己课前自学的心得展开探讨交流,笔者通过梳理记录下学生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其次,让学生提出在自学时遇到的问题,笔者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分类,进而针对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再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归纳教材中关于本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学习材料,针对知识点进行自学,最后总结课堂。

4.“引思”预设:“引思”是“让学”的必然结果,但课堂才是“引思”的主要平台,为此,笔者结合“让学”的预设,将课堂教学划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在课堂开篇围绕自学心得展开探讨交流,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自学的成果,进而通过与他人的成果进行对照,引发学生思考;二是在第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分析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让学”,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引思”;三是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归纳本课的知识点进行“让学”,围绕知识点的归纳实施“引思”,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

严格来说,让学引思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两个特点,其中,理论性体现在“让学引思”还具有极大的发掘空间,实践性则体现在开辟更多的“让学”渠道,如课外活动、学习理论演讲或知识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作为设计的主体,也是“让学”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应针对让学引思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扩充,让其成为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

参考文献:

[1]蔡露.浅谈“让学引思”主题下《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制内容的教学及渗透[J].小学生(中旬刊),2017(3).

[2]林玲.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5).

[3]陈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14).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