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提高学生写作素质

2018-12-28 20:52陈欣欣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陈欣欣

摘 要:初中是一个人学生生涯里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初中语文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一直是让很多教师颇感头疼的问题,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该部分内容。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素质,教师应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

关键词: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体现学校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而在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中,写作素质的地位举足轻重。可是就当前我市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其教学质量并不理想,每逢考试,很多学生总是会在作文这一环节严重失分。究其缘由,主要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会按着教学大纲上的要求盲目地去开展作文教学,要知道,初中生毕竟年龄还小,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所以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会为了举例子而绞尽脑汁,这样的写作过程是乏味、枯燥的,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办法从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因此,要想增强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教师就必须积极变革当前的教学模式。

一、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是互相关联的,比如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再如,学生朗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单一地培养学生某一项能力,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那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很难获得有效提升。例如,学生的思维深度将直接影响其作文内涵的深度;还有,学生的阅读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其作文质量。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种实例表明,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写作素质,教师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功

写字是写作文的基本功。学生写字好看与否,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在写作时的心理状态。要知道,写作是一门艺术,它是一个需要“精雕细琢”的“活儿”,因此,训练学生写好汉字,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心态,进而有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升,而且从考试的角度讲,卷面整洁,字体好看,能给判卷教师带来一个好印象,从而有可能促使判卷教师给予更高一些的分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多进行写字训练,可以临摹一些名人名言或者唐诗宋词的字帖,这样也有助于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等到写作的时候会更加游刃有余。而且,字写得好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书写欲望,进而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好感。

三、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集中训练就能让学生的写作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务必要注意循序渐进,将作文训练进行序列化处理,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对此,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1.从宏观的角度去创设作文序列化训练

首先,开展作文序列化训练并不是一个小工程,它需要教师从全局去考虑,要综合初中三年六个学期的作文教学,按阶段去设置每一学期、每一个月、每一次的训练内容。其次,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年级层次的需求,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训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开展虽然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学生终归是要面对中考的,所以教师在开展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时候要有选择、有针对性,要依托中考大纲里要求的作文类型来设计训练计划,然后基于此再进行写作训练的延伸。比如,在学生完成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散文或者随笔(写这些文章时,教师不要给学生规定主题,要让学生自由发挥)。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去降低写作在学生意识中的功利性,即练习写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借此来保证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有效性。

2.明确作文序列化训练的阶段性任务

由于学生年级层次不同,所以训练内容也不同。总的来说,七年级的学生重在积累,八年级的学生重在实践,九年级的學生重在提升。其中,“积累”是指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应积极就课文以及与课文类似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积累,并基于此,不断打磨自己的细节描写;“实践”是指学生要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去尝试着写不同类型的文章,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写作技法;“提升”是指学生要有意识地利用自身所学去升华自己的文章,要在文章中加入创意,此外还要仔细雕琢文章的细节,以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文章的质量。

3.明确每堂课作文序列化训练的目标

目标明确会使每堂课的训练更加有的放矢,而且这也是作文序列化训练能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最初制订训练计划的时候将训练的细节细化到极致,要精确到每一堂课,要使每一堂课都有层次性。拿七年级写作课例中的“动作描写”来举例,该课的训练目标就是强化学生的“动作描写”,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训练状态,教师不妨利用一些“打斗视频”来进行课程导入。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武松打虎”这个片段展开描写,其具体实现形式可以是这样的:在上课前两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武松打虎”的视频,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的神情会变得越来越紧张……在视频播放完以后,很多学生或许还觉得意犹未尽,这时,教师可以将视频再放映一遍,但这次要慢放,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清楚武松打虎的细节。

再往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就视频内容进行分析,要知道,人物的动作是其心理动态的外在表现,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分析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武松打虎时的心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动作描写的训练。在分析完人物的动作后,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写作了。当然,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掉声音,然后继续播放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能有所依据,并且还能不断深化自己对那些打斗动作以及人物思想的理解。

当学生写完以后,教师要拿出原著中的对应段落让学生进行对比,然后组织学生就自己的“动作描写”进行分组讨论并修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的时候切莫迷信权威,因为写文章这种事情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水浒传》原著里的动作描写也未必就是最好的呈现方式,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之时,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大胆评价,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借此来了解学生的写作状况。

最后,教师要让各小组选出一个写得最好的,然后将这些文章综合起来进行重点讲评,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动作描写”的认识,进而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4.利用课内外阅读来为作文序列化训练提供支持

写作和阅读向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写作训练之余,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阅读,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此同时还能为作文序列化训练提供非常有利的支持。

在语文课本中,各种类型的文章几乎应有尽有,而且都是精品。所以,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比如《变色龙》中有关人物的细节描写,《岳阳楼记》里的景物描写,《乡愁》这首诗里的意象运用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棒的素材。有句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句话放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合适,不过在笔者看来,合理地利用“抄”也能帮助学生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么,句子抄上一百遍呢?其效果其實和读书是一样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多“抄”一些例句,要参考着“抄”,理解着“抄”,感悟着“抄”,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也会在“抄”中得到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做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极大地扩增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在无形之中受到培养和提升,而这种“培养和提升”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所以其效果甚至比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要好。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教中的重点内容,作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能起到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才能更好地发挥作文教学的作用。然而,“作文序列化”毕竟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因此,身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将“作文序列化训练”落实到日常作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叶娉婷.厚积薄发:习作序列化训练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3.

[2]吴晓娟.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J].语文知识,201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