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有效学法,减少受伤因素,助力体育中考

2018-12-28 20:52王宗领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王宗领

摘 要:每年体育中考前都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受伤而错过统一考试,不得不选择缓考或者病免。缓考也只是推迟一个星期,有些伤根本不能完全康复,而病免只能得到一部分分数。因此,在中考前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如何掌握有效的学法,尽可能减少学生受伤因素,是体育中考备考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学法;缓考;病免;课堂常规

有效学法是指既要积极练习从而保证考试成绩,又要科学练习避免受伤。因为临近体育中考,初三学生都会进行冲刺练习,训练次数和训练量较之前都会增加,所以受伤几率也会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不可控的意外因素和可控的人为因素。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体育中考备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受伤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初三的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体育中考。

一、决定有效学法的人为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课堂因素

体育课上学生受伤是常见现象,但是有效减少受伤现象是最终目标。体育课堂常规中老师会遵照运动规律合理安排运动顺序和运动量,由小到大、由易到难、逐渐进行。

(二)学生自身因素

1.第一时间沟通很重要

学生在体育课或者课外活动课中身体某部位受伤或者不舒服,自己觉得并无大碍,或者胆小害羞、粗心大意没有及时告诉老师,等过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更严重了,再进行治疗就比较麻烦了。

2.小心“冒失鬼”

课堂上老师安排好分组练习后,会巡视指导和纠错。有些学生会趁老师走开的时间偷偷进行篮球半场等有对抗的项目,由于初三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低,再加上要时刻注意会不会被老师发现,更容易造成受伤。而这种对抗中造成的伤害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直接影响后面的体育中考的练习和备考。所以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常规教育中会反复强调安全,在分组练习时体育教师也要尽量兼顾所有场地,重点监督喜欢对抗比赛的学生组。

3.校外“无缝接轨”

在放学后和周末,老师会建议学生尽量不要独自去进行篮球半场对抗和踢足球,因为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学生会忘我地进行身体对抗。但是有些學生还是不以为然,偷偷地去比赛,自认为不会有事,等受伤了才会后悔。我们不会规定考前学生不能打球,而是建议要在老师或者家长的监督下进行,因为老师和家长会提醒学生克制对抗强度,避免受伤。体育老师在家长会上都会提醒家长在体育中考前的一段时间要监督好学生,但是有些家长表示,周末学生会去课外兴趣班,在兴趣班的间隙或者回家的路上,会偷偷溜出来打球、踢球,而兴趣班的老师则一般不会干涉。因此,这种情况下监督难度比较大,建议家长和兴趣班双方尽量做到无缝接轨,将学生受伤几率降到最低。

(三)家长因素

1.粗心家长挤时间带学生突击练习

周末有些家长会抽空带着学生到学校或者公共体育场练习,急急忙忙地停好车后就让学生躺倒计时练习仰卧起坐,来到单杠场地就直接跳上去拉引体向上,拿到实心球就进行前掷练习,拿皮尺在地上一放就开始立定跳远,等等。往往忽略了准备活动,没有热身过程,并且在练习次数和休息间隔上也没有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特别容易造成受伤。而学生在家长面前都比较乖巧,很少会提醒家长要按照体育课上的活动顺序进行练习。

2.家长的“诀窍”让学生左右为难

每个家长对体育中考项目的理解都不一样,有些家长会总结出一些所谓的“诀窍”,强行灌输到学生的练习当中。而学生由于从小到大都听父母的话,所以很少提出质疑。然而体育老师已经传授给学生一套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就会在老师教授的技巧和父母传授的“诀窍”之间徘徊,势必增加不稳定性和受伤的风险。

二、提高有效学法的几个建议

(一)体育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课堂常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好练习内容和方法,合理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组织都规范和安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其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没有体育课时,要切实通过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课时间保障学生的练习时间和强度,在校时间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别带回家。

(二)对学生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学生容易受伤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细致分析,可以举出历年来受伤影响考试的具体例子,强调体育中考前受伤的严重性,对克制力差的学生和他的圈子要重点关注。

(三)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带学生课余练习进行每个项目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一一列举出各项练习时常见的错误之处,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可随时与体育老师电话沟通。

初三学生面临体育中考,特别是有些学生从初一就未雨绸缪,开始锻炼一个个项目,如果考前受伤,那对学生和家长的打击是很大的。作为体育老师,有义务提醒广大初三学生:在课堂上按照体育老师的要求和分组进行练习,不擅自进行对抗性的项目,校外课余时间单独出门时也尽量少进行对抗性项目,家长带学生练习时也应该按照体育课堂上的活动顺序,先进行热身准备活动,再练习项目,最后还要积极放松。

参考文献:

[1]王菊荣.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重视校外体育活动[J].俪人(教师版),2015(7):25-35.

[2]倾芳娣.谈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安全防范[J].体育教学与研究,2013.

[3]罗平.风险社会中体育教学的安全防范功能探析[J].科教视点,2011.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