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山前寻出路

2018-12-28 20:52胡亚飞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

胡亚飞

摘 要:常规作业讲评课后发现学生订正的效果不理想,观察反思,发现常规作业讲评课中的讨论环节热闹激烈,但少了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寻找原因和出路,改善作业讲评课中的讨论环节,让作业讲评课成为智慧课堂,做到轻负高质,让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长、茁壮成长。

关键词:作业讲评课;讨论环节;智慧课堂

对作业讲评课的探究,我从两年前开始。在讲评课中除了我分析讲解一部分题目外,对剩下的相对较容易的题目需要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解决,所以作业讲评课中的小组讨论是我用了很久,感觉效果最好,也是最拿手的一个环节。我在每个小组中都培养了一个成绩出色,又能讲肯讲的学生作为组长,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各种问题,还配有一个副组长一起帮助同学们,这样每次的订正查收效果都比较理想,也是同学们成绩进步的好帮手。但一次错题卷的测试却打破了这份宁静,让我对作业讲评课中的讨论环节产生了迷惑。

错题卷中有这样两题:

例1 将高为10cm的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的A端,当把质量为800g的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并处于圆柱形容器M中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00Pa,把质量为900g的水注入容器M中,水未溢出,水静止后,水对容器M底面的压强为2500Pa,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0Pa。已知:AO∶OB=2∶3,容器M的底面积为60cm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则圆柱体甲的重为 ,圆柱体甲的密度为 kg/m3。

例2 下列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的顺序排列正確的是

( )

A.MgO、Na2SO4、NaOH、CaCl2

B.MnO2、HNO3、KOH、K2CO3

C.P2O5、NaHSO4、Ca(OH)2、KCl

D.CH3OH、CH3COOH、C2H5OH、CH4

例1这题有点难度,但我仔细分析讲解过,要求组长和副组长认真订正并查收。但好几个组长都错了,这不合情理。这是为什么呢?我反思我的分析过程,我讲解很透彻,那是他们的订正过程出现了问题?他们也订正得像模像样,我百思不得其解。例2这题因为比较基础,是小组内讨论订正的,这次的错误率还有28%,这让我深刻反思,难道他们的讨论环节有什么不合理?我迷茫了,犹如车到了山前遇到了雾霾,找不到方向,我努力思索着、反思着、寻找着。

我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他们的讨论环节。组长小强热情地帮助同学解答问题,从讨论开始到结束几乎一刻不停,那他怎么可能有时间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的问题?较难题不深入研究,当然解不出来,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组员小王基础较差,他在认真听讲仔细记录,但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到他翻一页书,也没有看到他独立思考解一道题。课后我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只是记录着,没有理解,无法解答,问了几个公式,他还需要看书,没有记住,这样的讨论记录有效果吗?我寻思着,作业讲评课中需要这样的讨论吗?这样的讨论对小王有帮助吗?我反思我的作业讲评课中的讨论环节。如何让学生讨论更有效?如何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潜质生更有效地改善学习状况呢?

雾蒙蒙的山前,我努力寻找着方向,想找到一条出路。我分析学生的错误情况和原因,基本有三种:一是概念没记清楚。科学知识点较多,学生又没有记背的习惯,这样导致知识点模糊使解题错误。二是读题能力薄弱。平时快餐式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读题快而粗略,导致漏看或错看条件,对题目不能深入理解使解题错误。三是题目需要深层次分析。这类题型的解答往往需要扎实的基础,理性的思维和深入的分析,学生一般错误率较高。根据学生的错误原因,我反思我的作业讲评课中的讨论环节,第一种错误学生不需要讨论啊,只需翻书查找知识点并加强记忆效果会更好。第二种错误,学生讨论也无效,只需学生仔细读题分析题意,由他自己发现问题所在,下次碰到时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效改善。第三种错误,除了老师的分析讲解,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仔细钻研,如果还不能理解,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因为题目较难,也不需要人人参与讨论,只需要相对优秀的同学讨论订正解决就可以,实行因材施教。拨开乌云见日出,我在大雾弥漫的山前找到了一丝光明,我对作业讲评课中的讨论环节有了一点眉目。根据以上的观察分析反思,我首先把作业题目分成abc三种类型,ab型题要求学生自主翻书读题订正或个别询问解决,不需要讨论,c型题也只需一部分同学讨论订正完成即可。从以前的全班小组讨论的热热烈烈,到今天的独立翻书读题订正,结合一部分同学的个别询问和相互讨论,一样的忙碌,一样的认真学习,希望能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作业讲评课中的讨论环节,我在实践中反思着、改善着,在改善中反思着、实践着,如何让我的作业讲评课也能成为智慧课堂,真正做到轻负高质,让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长、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陶月英.作业:“教”作用于“学”的有效方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2).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关于充满生命活力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
构建语文智慧课堂, 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融入童话: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