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澈凝起世界之美

2018-12-28 05:31潘子文
意林绘阅读 2018年9期
关键词:林散之蒺藜当代人

潘子文

前段时间, “小朋友画廊”刷爆朋友圈,引来无数讶然目光。因自闭而鲜受外界纷纭的污染,画者用最纯粹的眼光在画布上凝起世界之美,无疑是慷艳的。

然,正常人就难保澄澈而注定被所谓生活苟且污浊?答案是否定的。窃以为澄澈为历尽俗世和对生命的彻悟,在追求时怀着对世界和生活最本真的热爱之心,因而看穿浊污之气而能保存内心不假修饰的本真。这样的人,是更容易有所造诣,明晰何该追寻何该放弃,才更易凝起世界之美。

不难发现,身边嚷着被世界伤害得千疮百孔的人不计其数,他们一一列举世界罪状,将不澄澈的罪名推给时代,确实可笑。当代草书大家林散之先生,板凳坐得十年冷,直到晚年被伯乐赏识,天下皆知,被问及为何不早慕声名,林散之先生莞尔道出盛名并非自己所爱,对书法的热爱才是其最本真的追求。内心澄澈的林散之老人物质上也许是贫穷的,但精神上却是最富有的国王,就像“一簟食,一瓢饮,人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顏回,内心的澄澈使他们放下俗世所累,追求内心所向,即便素履以往。

相比之下,囿于生活所累而无澄澈之心的当代人是可悲的,被权力钳制,在名欲蒺藜的束缚下踽踽独行,失去了澄澈的内心,像极了《山海经》中飞不起的短翅“羽蒙”,即使见到了美好事物也恐怕无福消受。

“佳思忽来,书能下酒,情侠一往,云可赠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描绘的这般简单纯粹的快乐世人再难寻觅,失去了内心的澄澈便只好被生活苟且束手就擒,世界之美在这些人心中难以凝聚,不亦悲乎。

其实说到底,保存内心澄澈并非让你去避世做个隐者,生活和诗意是从来不会冲突的,生活本就是诗,只是人们往往会失去凝起世界之美的宁静。内心浊暗的人当然不会看到澄明的世界。

进一步说,澄澈可以是很简单的快乐,读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不难从简单的举动中读出其内心的澄澈,对生活有所取舍,保持一份本真,才更能凝起世界之美。

而美好,总是为人所向往的。

点评: ”在名欲蒺藜的束缚下踽踽独行,失去了澄澈的内心。”这是世态之一.作者借助时事素材“小朋友画廊”迅速切入主题,继而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得出“囿于生活所累而无澄澈之心的当代人是可悲的”的认知,让文章显得厚重,也让自我的思考多了些“悲悯”情怀。文章结尾更是告诫世人澄澈并不排斥生活,立意更进一步。好的议论文在立意上能层层推进,这篇文章做得很好 !

猜你喜欢
林散之蒺藜当代人
林散之书学思想视域下草书中的“留”与“滑”探析
又被蒺藜扎了
林散之《毛主席<送瘟神>诗联》
当代微信爱情故事
平肝解郁的蒺藜
人随秋影远 诗共雨声来——林散之咏姑苏诗及其书法
林散之《徐瑶论怀素草书》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