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城镇化中新生代乡村教师“经济杠杆”激励效应研究

2018-12-29 02:04韦吉飞
教师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意愿效应政策

韦吉飞,刘 达

(1.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综述

中国乡村教育长期面临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缺乏合格教师补充渠道使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在新一轮新型的多元城镇化催化下,乡村教育正进入加速颓败的通道,其所面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为扭转这种局面,稳定和提升乡村教育质量,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八大方面细化操作性举措,囊括了从经济补贴、周转住房到编制保障、职称评定、论文要求等多方面的全新措施,大幅度提高了针对乡村教师的政策红利。那么,政策运行效果如何呢,是否起到了吸引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预期“杠杆化”效应?需要代表性微观数据加以检验。研究的另一层意义是,通过考察异质性背景下政策对乡村教师意愿评分的影响效应,以期甄别出哪些类层或特质的乡村教师对于新政策具有更强的敏感度,有助于后续配套政策推出与优化建立识别和瞄准机制,为乡村教师支持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诚然,提升待遇强化吸引力是政策的支撑点也是落脚点。作为保障民生的关键性要素,待遇补贴对于乡村教师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者已注意到,如赵忠平[1]、蒲大勇等[2]研究表明,收入补贴对乡村教师的流向具重要影响。然而,也有许多研究发现补贴并不能产生全局性影响,社会形势、家庭距离、学校层级等越来越成为教师流向的重要影响因素。[3-4]合理的解释是随着多元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乡村教师对与幸福感、归属感等切身相关的社会融入、家庭氛围的渴望更加强烈。这些研究视角为本文提供了有益启示。

研究主要贡献:基于微观调研数据对现行政策的效果进行检验,并从城镇化的角度审视其短长期效应,分析了因乡村教师到农村任教的“跳板心理”或暂时择机行为而产生内生性问题,最大程度降低研究偏差。另外,从多元城镇化视角区分了乡村教师的异质性结构差异,剖析异质性对意愿评分的影响关系,识别出新政策有效的作用对象,为后续优化政策着力点提供科学依据。

二、逻辑基础与分析方法

经济待遇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也影响着人们的地域流向。类似理性经济人的分析范式也可以运用于乡村教师的职业流域选择上,但基于国内特殊的民情与墒情,叠加特殊的地理地势等,以下因素可能使得上述命题存在不确定性:一是多元城镇化是当下的时代特征,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客观上乡村教育加速衰败,而乡村教师进入农村任教是逆城镇化的过程,这强化了乡村教师对身份归口、职业前景等的焦虑感。二是乡村教师即时选择是评估社会压力和自身压力的综合结果,但随着“求稳”和“求业”等得到基本满足,二次选择的可能性将增加,“跳板心理”渐浓,即长期内乡村教师存在着退出机制自我构建行为。以上因素的存在意味着,新支持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乡村教师的获得感,但是其留守农村任教的积极性或意愿是否因此而强化,成为有待加以验证的实证问题。

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需要考虑内生性问题,同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对于某一观察群体,我们往往只能观察到这一群体现有的事实状态,而不能观察其反事实状态,而在统计学上的因果关系是可观察的事实与不可观察的反事实之间的差异,表示为:

T=π[E(Y1|ω=1)-E(Y0|ω=1)]+

(1-π)[E(Y1|ω=0)-E(Y0|ω=0)]

=[πE(Y1|ω=1)+(1-π)E(Y1|ω=0)]-

[πE(Y0|ω=1)+(1-π)E(Y0|ω=0)]

T是指因果关系总和值,π是指所有被调查个体在实验组中的比例,相应1-π是指所有调查个体在对照组的比例。ω(0,1)是一个二维虚拟变量,Y1和Y0分别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个体在因变量上的取值。E为取平均值。E(Y1|ω=1)和E(Y0|ω=0)是可观测到的事实,E(Y0|ω=1)和E(Y1|ω=0)是反事实。因果关系T就给出了实验组的个体事实与反事实之间的差异与对照组中个体事实与反事实之间差异的加权平均值。如果Y和ω之间满足相互独立的假设条件,则以上公式可以简化为:

T=E(Y1|ω=1)-E(Y0|ω=0)

Rosenbaum提出倾向值比配分析法,[6]匹配后得到的估计结果可以有效地降低自行选择带来的估计偏误问题,[5]进而得到真实有效的因果推论。当进入匹配个体的特征变量(称为混淆变量X)较多时,为提高匹配有效性,必须控制混淆变量X。为此,利用Probit或Logit将所有的X回归估计并总结为个体进入实验组或者对照组的概率,这个概率就是一个特定的倾向值P,通过控制倾向值,做出因果推论,计算处理效应,即满足:

E(Y1|ω=0,p)=E(Y1|ω=1,p)

E(Y0|ω=0,p)=E(Y0|ω=1,p)

之后计算:

P(X)=F(ρX)=PR[ω=1|Xi]=E(ω=1|Xi)

其中,P倾向得分值,X表示影响个体因素,F(ρX)是正态分布或者Logistic累积分布函数,分别对应计算P时采用的Probit或Logit模型。结合以上可以进一步表达如下:

T=E{E[Y1-Y0]|ω=1,P(X)}

=E{E[Y1|ω=1,P(X)]

-E[Y0|ω=0,P(X)]|ω=1|}

选择较常用的最近邻居匹配和核匹配两项技术进行匹配,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三、数据来源及教师异质性分析

数据基于对重庆酉阳、江津、云南西双版纳、湖北恩施等地1980年以后出生的乡村教师的调查。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16份,剔除无效问卷33份,得到有效问卷583份。调查地属西南和中部多民族混居地区,且均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县,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从异质性看,如表1所示,乡村教师原生家庭来自于大农村(即乡村与县城)的比例达七成以上,为70.7%,而来自小城市和中型城市仅为15.1%和10.8%,大城市更少,仅为3.4%。反映出了乡村教育具有很强的“农村人教农村人”的惯性,但相比于过去超过八成乡村教师来源于农村的状况,本调查结果呈现一定程度的改善[注]郑新蓉等调查发现,80%以上农村教师是农民子弟,多数来自低学历家庭。参见:郑新蓉,杜亮,魏曼华,等. 中国特岗教师蓝皮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7-19.。以教师来源为分类看,在短期内,来自农村和县城家庭的教师中,超过40%的乡村教师表示愿意或很愿意在农村任教,来自于小城市家庭的教师,这一比例也超过30%。长期上看,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的乡村教师的意愿强度表现出了较大变化,其中来自农村家庭的教师中,仍表示愿意或很愿意的下降到了13.1%,下降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同一维度来自于县城的下降到了14.1%,下降了超过20个百分点,而小城市及以上的家庭都分别下降了10~20个百分点不等。

表1 乡村教师多元城镇化视角中的异质性 (单位:%)

时间上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原生家庭来源上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持“中性”态度的乡村教师占比均接近或超过三成。这部分教师是乡村教育应积极争取的对象,需要各地加强落实既有政策,让这些教师确实感受到政策的温度,在后续配套政策措施的优化中给予重点关注。

四、实证结果

(一)因果效应分析[注]限于篇幅,倾向值计算过程和匹配平衡性检验结果未展示,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表2为短期内乡村教师任教意愿政策因果效应分析的估计结果。短期内,经济补贴每增加一个单位,教师乡村任教的意愿强度就提高27.3%~32.7%,且在1%水平上显著。可能原因是大部分新教师在入职前是应届毕业生或处于隐失业状态,他们对经济收入较为敏感,短期的经济补贴对他们的吸引力较大;周转住舍对乡村教师的意愿拉升作用较大,达到39.4%~47.2%。合理的解释是在目前不断高涨房价的压力下,特别是对于多数来自于农村的教师,对城市高房价有着切身感受,致使其对住房保持较强关注度,表明住房政策的影响作用应受重视。五险一金的基础保障在10%显著水平通过检验,短期内对乡村教师意愿增强效应达8.5%~9.1%。

与直接经济杠杆的显著效应不同,间接经济杠杆方面除了编制保障因素外,其余因素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短期内乡村教师对于象征着稳定器作用的“编制”比较看重,他们大部分注意力仍主要聚焦事关生活的“显民生”问题,而对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关注不够或此类问题还没有进入其关注视野。综合分析表明,直接经济杠杆短期内对乡村教师的影响普遍较大,吸引力强,而间接性政策的“杠杆化”作用不明显。可以预测,短期直接杠杆的持续优化将广泛影响着乡村教师在农村任教的积极性。

在学历上,短期内乡村教师的意愿强度与其自身的学历呈反方向影响关系,学历越高的教师,其意愿越低,影响系数为-0.325~-0.410。教师的父母文化程度呈正向影响,都在10%上通过了显著检验,表明在短期内,父母文化越高,对增强孩子在农村任教的职业选择具正推进作用。

表2 短期内乡村教师农村任教意愿政策因果效应分析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检验。下同。

表3为长期内乡村教师农村任教意愿因果效应估算结果。与短期不同,长期内经济补贴和基础保障两项直接经济杠杆没有通过检验,仅周转住舍仍在5%的水平上呈显著因果效应。可能原因是直接经济补贴不足以抵消城乡间高昂的交通成本,且随着乡村教师经济状况的缓解,城市多样化、时尚化的生活方式、众多的发展机会、更便捷的信息,尤其是考虑到下一代的教育等因素,经济补贴和保障不足以弥补这些缺失,因而对乡村教师的吸引力大大减弱。但城市长期高房价压力已经对教师产生了长期稳定的影响,住房政策对教师的意愿评分仍具有较大影响作用。另外,职称评定、培训机会等对乡村教师长期意愿有显著影响,强度达到21.3%~30.1%和10.8%~13.8%。可能原因是在我国目前职称评审制度下,教师的职称压力较大,促使已累积了一定社会经验的乡村教师较强地关注农村任教对职业发展的政策红利,因而在长远上更看重职称倾斜政策与培训机会的增加。结合上述调查得到教师的“跳板心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长期内部分教师乡村退出机制的自我构建行为,或至少在强化自己的退出能力。但荣誉奖励、论文降压等的影响没有显著,表明这些政策在长期内对乡村教师的吸引力有限,原因可能是教师们认为荣誉奖励政策时间跨度长、标准模糊、可控性差、可操作性不强等,且这些长期奖励没能弥补在城镇中的发展优势。另外在职称倾斜政策之下,发表论文与否已无关大局。同时,编制保障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合理的解释是,相对于城市更多发展机会、更丰富的生活环境等,编制的稳定器吸引力已减弱。可以看出,长期内,教育政策的杠杆作用大幅减弱,即无论是直接杠杆还是间接杠杆,对吸引乡村教师的“杠杆化”作用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后续政策的优化亟需跳出政策本身,从城乡交通成本、代际教育机会等更为宏观的视角来审视。

表3 长期内乡村教师农村任教意愿政策因果效应分析结果

长期内教师学历的影响与短期相似,文化越高,在乡村任教意愿的强烈程度就越低,下降幅度高达27.2%~36.2%,与短期相比影响强度大致相当。表明乡村教师文化程度在时间维度上对其意愿的影响总体稳定。从匹配整体结果看,NNM和KBM的估计结果都普遍大于OLS的估计结果,表明倾向值匹配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OLS带来统计量估计的偏误性问题。如果进一步对比分析NNM和KBM两方法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虽然两者在配对的信息处理不同,但得到的因果效应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研究的稳健性。

(二)异质性分析

当考虑到异质性时,不同层类和特质的乡村教师显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差异性变化,如表4所示,在短期内,处理效应对学科类和思品类的乡村教师显著,即此类乡村教师因支持政策的激励而提高了其对乡村任教的意愿强度,提高幅度达32.2%~39.1%,效应明显,原因可能是这类专业的教师培养人数充足,在目前就业压力下,乡村任教是短期实现其教师梦的理想选择。从来源属性上看,短期内政策对于来自农村家庭的教师有较大强度的激励作用,强度提升达25.4%~27.5%。而对于县城家庭来源的教师激励更大,强度达到54.6%~60.4%。对来自于小城市、中型城市和大城市的乡村教师均在10%的水平上具统计学意义,表明政策对来源于这些城市的教师具有正向激励作用,而且强度提升不小,最小的为22.4%,最大达到50.2%。令人意外的是,对来自于小城市和中型城市的乡村教师的处理效应甚至比来自于农村的大,来自于大城市和农村乡村教师的处理效应较相近,表明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在多元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发挥“杠杆化”应有的效应。可能原因是来自这些城市的乡村教师具有职业尝鲜心态,而来自于农村家庭的乡村教师,由于其长期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的新鲜感已不强,甚至排斥,因而出于生存的职业选择对他们的吸引力大大减弱,教育政策的杠杆化效应有限。另外,从性别上看。短期内,政策对男性乡村教师的处理效应与对女性的基本相当,反映了短期内政策的激励作用在性别区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4 乡村教师异质性处理效应的影响估计结果

从长期看,在学科属性中,对学科类和思品类乡村任课教师的处理效应依然显著,效应强度达28.9%~39.0%。从原生家庭来源属性上看,对来自于农村和中型以上城市的乡村教师,处理效应并不显著,而对来自于县城与小城市的乡村教师,处理效应在5%或10%的水平上通过检验,呈现出强劲的杠杆化效应。表明在长期内,政策激励效应仅对原生家庭来自于县镇和小城市的乡村教师成立,意愿提升强度方面,县城达30.8%~38.0%,小城市达19.2%~22.6%。这一分析结果令研究者感到颇为意外,尤其是政策激励效应对于原生家庭来自于农村的乡村教师的长期意愿作用不明显。深入思考,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来自于农村的乡村教师,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他们已厌倦了这种生活方式,更向往城市中的便捷交通、高效信息流,特别是相对多元的发展机会、较高的收入,以及不愿意代际传递等等,综合这些因素促进他们在职业选择与长期规划中更渴望留在城市里,尽管在短期内选择了农村,但这可能仅仅是一个中转站,他们更希望以此为平台,构建稳健的退出机制;对来自于中型城市以上的乡村教师而言,他们已长期习惯了大城市生活、工作,虽然对农村的尝鲜心态浓厚,但长期的职业规划上仍然定位于城市;而对来自于县城与小城市的乡村教师,虽然他们也长期生活在相对较为便捷的环境中,但他们与农村较近,并且多数已在县城或小城市中依靠父母建立了相对舒适的生活圈,包括住房、教育等等,生活与职业压力不大,因而对乡村教师的职业选择不排斥,在政策的激励下表现出更大的意愿强度。

身为独生子女的乡村教师,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对政策的敏感度都不强,其农村任教积极性没有通过检验,换而言之,政策对他们吸引力有限;而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支持政策显著提高了他们农村任教的积极性,短期内意愿强度提升达到26.8%~30.1%,长期内意愿强度也提高了23.1%~27.5%。表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对乡村教师政策设计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另外,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短期内政策对他们都产生了显著激励影响,积极性强度分别为41.3%~47.5%和34.3%~35.2%,而长期看,对少数民族的处理效应在5%上显著,与短期相比,尽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31%以上,而对汉族的乡村教师在10%水平上有统计意义,下降将近20个百分点,仅为14.1%~15.3%。可能的原因是集中连片贫困区县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少数民族教师有天然的亲近感,拉升了政策的激励效应。

五、结论与启示

使用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实证检验了政策设计不同项目类别对乡村教师农村意愿(积极性)的因果效应,即细化为具体的经济杠杆对乡村教师在农村任教的激励效应。论文研究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短期内,直接经济杠杆的激励效应明显,乡村教师在农村任教的意愿强度提升了8.5%~47.2%不等,其中最高周转住舍达到47.2%,最低基础保障达到8.5%;但间接经济杠杆除了编制保障在10%上通过检验外,其余措施的激励效应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长期内,估计结果与短期大抵相反,直接经济杠杆中,仅周转住舍一项的激励效应通过5%水平显著性检验,影响强度为34.6%~39.5%,其余两项均未体现出其因果效应。间接经济杠杆中,职称倾斜、培训机会的因果效应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对乡村教师意愿强度分别提升21.3%~30.1%和10.8%~13.8%。表明教育政策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杠杆化效应,也体现了短期与长期内,城乡在交通成本、发展机遇、信息流动、代际教育等与乡村教师心理、期望等交织中错综复杂的影响机制。

在城镇化加速推进背景下,尽管短期内乡村教师在农村任教的意愿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长期内,乡村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退出机制上的自我构建行为,具体表现为跳板心理或平台心理的二次选择,这些行为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强烈支持,如父母的支持,城镇化推进等等,这在长期的政策设计中应该给予重视。

在异质性上,政策的有效作用对象短期内未呈现出大的差异,但长期内仅对原生家庭来自于县镇和小城市的乡村教师有效;在不同时间维度上,政策对学科类和思品类专业乡村教师的处理效应均在1%及以上显著;非独生子女对政策的敏感度更强,与汉族相比,政策对少数民族乡村教师的激励效应更明显。

以上结论,或给我们如下政策启示:

(一)强化政策的长期动力机制

后续配套政策避免短期效应与择机性,更加关注乡村教师的长期发展与成长,特别降低政策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增强可控性。如职称、培训等可以进一步明确乡村教师服务年限即直接晋升,无需参与评定,明确参与培训积累积分的转化比例与转化途径等。经济方面要更加突出周转住房等刚性需求的政策细化与落实时间表、责任主体、享受年限与时长等。

(二)提升宏观政策的融合性和可预期性

从更加宏观的背景来审视乡村教师支持政策,确实降低乡村教师各类成本。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大乡村教师支持政策的杠杆化效应,进一步明确城乡间的公共交通规划,投入时间金额等,明确建立城乡、校间的高速交通网,为乡村教师开通教育专线等,城乡公共交通最大限度延伸到周边农村,增加信息的流动性,增加便捷性。

(三)建立政策作用对象的瞄准机制

后续政策在地域上重点瞄准来自于县镇家庭和小城市家庭的乡村教师,在类别上瞄准非独生子女和少数民族。政策强化短期与长期融合,注重将来自这些区域乡村教师相对轻的压力以及缺乏逃离农村的心态,转化为对乡村教育责任感。鉴于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区大多是少数民族区,应有针对性地增加少数民族乡村教师的相关政策,增强吸引力;特别地,新生代乡村教师多为独生子女,尤其是来自县镇以上的家庭,政策应区分对待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乡村教师,降低因多年计划生育政策对乡村教育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四)建立专业的情绪干预制度

加大对乡村教师心理、情绪的疏导管理,减少乡村教师的心理、情绪焦虑感。农村青年人口急剧减少和生源不断流失,对同为青年的新生代乡村教师造成强烈的心理震撼,无形中积累巨大的情感负担,心理情绪管理旨在帮助乡村教师客观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减轻心理压力。

(五)构建推进乡村教育城镇化的国家行动计划

中国的国情、民情及墒情等,决定了乡村教育的希望和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要因势利导,大力提升乡村教育的格局观,从新型城镇化战略视角积极促进教育城镇化,使之与人口城镇化保持基本一致或甚至略超前,建议国家适时提出《推进教育城镇化国家行动计划》,大力提升教育城镇化建设与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战略方向是一致性的,重点做好教育需求、人才、资金投入等测算,用10~15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善教育发展与人口转移两张皮现象。

猜你喜欢
意愿效应政策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政策
政策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助企政策
政策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