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联合超强纤维带固定治疗在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29 02:24朱丽亚刘晓锦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75001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4期
关键词:牙周病移位牙周

朱丽亚,刘晓锦,李 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75001)

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疾病类型,可严重损坏牙龈和周边组织,随病情进展可导致周边组织丧失支持功能,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引发牙齿松动与移位等,对咀嚼功能产生不利影响[1-2]。正畸治疗是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的传统治疗方法,但对松动牙的固定效果欠佳,难以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松动度较大的牙齿经正畸治疗难以彻底恢复,而且有可能出现继发性咬合创伤,仍需对松动牙进行进一步固定,以恢复咬合功能与面部美观。近年来,超强纤维带固定在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得到广泛重视,其可减小松动牙牙周组织负荷,并对受损松动牙予以保护、加固,通过提供较强支持力以维持咀嚼效率。本研究分析了正畸联合超强纤维带固定对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患者牙松动度(TM)、探诊出血率(BOP)、探诊深度(PD)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患者84例。纳入标准:(1)至少1颗磨牙TM为Ⅲ度;(2)伴有明显咀嚼功能障碍;(3)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2/3;(4)既往牙周基础治疗效果不理想;(5)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根尖周病变、牙髓及牙体病变;(2)牙周炎症未有效清除;(3)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4)合并恶性肿瘤及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5)哺乳期及妊娠期女性;(6)合并骨代谢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对照组男24例、女 18 例,年龄 31~64 岁,平均(47.81±12.20)岁。研究组男 26例、女 16例,年龄 33~68岁,平均(48.15±11.7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直丝弓2×6或2×4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支持牙牙周状况良好者粘带环,否则粘颊面管并制作腭弓与舌弓。首先采用直径0.014英寸圆镍钛丝将牙列排列整齐,以小磨牙后倾弯打开咬合,排列整齐后采用直径0.016英寸澳丝对牙间隙行关闭、连续结扎固定处理,若原有牙弓排列整齐则直接实施结扎,完成固定操作后检查并调节咬合,防止牙颌创伤。

1.2.2 研究组 采用正畸联合超强纤维带固定治疗。正畸治疗流程与对照组一致。清除干净牙表面菌斑及牙垢,隔湿处理,基牙舌隆突以上2~3 mm部位牙釉质酸蚀处理35~40 s,吹干,再次行隔湿处理,均匀涂抹釉质粘结剂,行35~40 s光照处理,在已酸蚀处理部位近远中处均匀涂抹流动树脂,连接超强纤维固定带和近中、远中与其他基牙处流动树脂,行光固化照射处理35~40 s,以流动树脂覆盖整条纤维带,再次实施光固化照射处理35~40 s,常规实施打磨与抛光处理。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患牙固定牢固、无松动,咀嚼功能正常,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咀嚼功能基本恢复,不适症状有所改善,患牙TM小于Ⅰ度为有效;未至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2)牙周 PD、BOP、TM。(3)生活质量:依据ICSⅡ量表进行医疗手段依赖性、咀嚼能力、疼痛与不适、美观程度评价,各维度分值0~100分,其中咀嚼能力、美观程度分值越高越好,医疗手段依赖性、疼痛与不适分值越低越好[4]。记录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牙周PD、BOP、TM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等级资料秩和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PD、BOP、TM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D、BOP、T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PD、BOP、TM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 PD、BOP、TM 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 PD、BOP、TM 比较(±s)

组别n 治疗后2.12±0.46 2.81±0.53研究组对照组42 42 PD(mm)治疗前3.78±0.87 3.80±0.91 BOP(%)治疗前93.23±12.47 92.90±11.96治疗后23.60±4.06 33.14±6.32 TM(mm)治疗前2.81±0.91 2.79±0.88治疗后1.32±0.40 1.91±0.51

2.3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医疗手段依赖性、咀嚼能力、疼痛与不适、美观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咀嚼能力、美观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增高,医疗手段依赖性、疼痛与不适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n疼痛与不适治疗前66.23±6.17 65.88±6.02治疗后46.23±6.62 52.15±7.11治疗后46.71±5.58 53.63±5.35 42 42研究组对照组医疗手段依赖性治疗前60.22±5.68 60.71±6.02咀嚼能力治疗前53.60±6.04 54.15±5.91治疗后70.89±7.03 62.63±6.18美观程度治疗前55.20±6.58 54.79±6.89治疗后78.11±5.45 69.67±5.65

3 讨 论

牙周病为感染所致牙周组织慢性进行性损伤病变类型,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松动牙移位,对患者容貌外观、语言及咀嚼能力均产生了不良影响,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则可引起牙齿脱落。针对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临床多采取控制炎症、及早固定等治疗。

正畸治疗在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治疗中较常用,主要采用镍钛丝实施固定,持续促使松动牙复位,并促进牙槽骨与牙周膜重建。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患者松动移位牙冠根比例,并减少周边组织受牙合力及侧向力损伤,以此预防牙合创伤。同时,正畸治疗可有效减轻塭创伤,对正常塭关系予以重建,提供上下颌支持力,分散咀嚼力[5-6]。但本研究结果显示,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正畸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76.19%,且PD、BOP、TM改善效果不甚理想,而联合超强纤维带固定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24%,且PD、BOP、TM显著改善,表明正畸联合超强纤维带固定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超强纤维带固定是近年来得到推广应用的治疗措施,与其他固定方式相比,其抗张强度较高,且弹性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超强纤维带固定所应用的高分子复合纤维材料可于治疗期间出现微裂反应,中断局部应力,继而改善松动牙承受咬合力,对牙周组织予以修复,且能增强固定区域周边牙齿间连接紧密度,把松动牙结合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减少咀嚼产生的压力,不仅能有效强化固定稳定性,同时可防止咬合创伤[7]。姜珍文等[8]研究结果也显示,正畸联合纤维带固定治疗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正畸联合超强纤维带固定治疗对改善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正畸联合超强纤维带固定治疗牙周病伴松动牙移位,可有效改善牙周PD及TM,降低BOP,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牙周病移位牙周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大型球罐整体移位吊装技术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