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标本条码采集系统的创建、应用与评价

2018-12-29 02:24雷明德张术华田从蓉文俊杰邹娟娟杨秀梅王艾华郑雯雯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人事科信息科医务科重庆60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4期
关键词:院区条码检验科

雷明德,张术华,田从蓉,文俊杰,邹娟娟,杨秀梅,王艾华,郑雯雯(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人事科;.信息科;.医务科,重庆 6000)

条码是由一组黑白交替按一定规则排列的符号组成,用以表达特定信息的图形标示符。条码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信息采集迅速及准确率高的突出优势,在医疗行业应用广泛[1-2]。本院新、旧院区同时运行,新院区已实现检验检查条码化管理,但旧院区未实行条码化管理,导致旧院区标本在新院区检测时,工作量极大,需要手工录入标本信息。此外,由于不同的项目在检验科不同岗位检测,每个检测岗位都需要重新录入信息,存在项目漏检和不同岗位录入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风险。因此,笔者以前期工作为基础,采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外来标本条码化体系,旨在解决这一问题[3-4]。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室管理系统 重庆中联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系统,标准导航台ZLBrw 10.34.810),支持 Windows 7或Windows XP普通计算机,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TD-213ON型条码打印机。

1.2 标本来源 主要为旧院区转移标本,以及不与检验科直接产生费用的所有外来标本。

1.3 方法

1.3.1 信息科协调工作 对本研究参与人员及检验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授权,授权范围为检验采集系统中的直接登记系统模块。

1.3.2 人事科协调工作 对本研究参与人员及申请科室相关人员进行调整。以检验科运行新流程为契机,向人事科提出协助申请报告,人事科根据工作安排对旧院区人员进行科室调整,见图1。数据库中的已有人员增加所属科室,数据库中无资料的人员执业范围选择检验并增加所属科室范围,不影响人事科对全院职工的工作整体安排。

1.3.3 医务科协助工作 对本研究参与人员及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进行资格认定,保证医疗安全。

2 结果

2.1 外来标本条码采集系统建立之前 新、旧院区检验标本传递为手写申请单,医生书写潦草、字迹不清,人工打勾选择检验项目,极易导致无法正确识别,需后续电话沟通,增加工作量,也延长了检测时间。旧院区标本由新院区标本前处理岗位工作人员分发至临检、生化、发光、酶免、细菌等岗位,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对部分手写文字的识别难以统一,易出现同一患者姓名、年龄等重要信息输入不同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医疗差错。

图1 人事科对所需人员进行数据设置(左图为增加所属科室,右图为增加人员)

2.2 外来标本条码采集系统建立之后 标本从旧院区送至新院区标本前处理岗位的流程保持不变,增加旧院区患者收费清单(病房患者为记账清单),送至新院区标本前处理岗位后,由专人进行条码登记和打印。

2.2.1 条码登记 登录系统进入检验采集工作站,点击编辑进入直接登记窗口,如图2所示。录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室及医生,选择申请的检验项目并保存。申请科室与医生信息由人事科添加、完善和修改。检验科专职人员负责检验项目添加和特定项目组合设置。

2.2.2 条码打印 在检验采集工作站中刷新并找到新录入信息,点击条码打印,条码打印后粘贴于标本管上。

2.2.3 拓展功能 旧院区标本流程固化后,建立所在辖区内与本院有检验项目合作的单位信息,包括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诊所等一级医疗机构;由人事科协助完善申请科室及医生信息,并提交医务科备案,实现所有外来标本条码化管理。本院为辖区内唯一的二甲医疗机构,标本条码采集系统的调整为建立医联体检验信息化平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图2 信息条码登记及打印

3 讨 论

3.1 外来标本条码采集系统创建契机 新、旧院区并行的现状为外来标本条码采集系统的创建创造了契机,该系统的建立,不仅优化了标本检验检测流程,能够为患者及临床提供更快速、便捷的服务,也有助于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3.2 外来标本条码采集系统的优势 建立外来标本条码采集系统后,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使其了解、熟悉工作流程。所有标本必须粘贴条码,确保标本录入、检测、检验后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通过条码进行操作。未粘贴条码的标本一律不得进入实验室。采用条码化管理可对标本进行全程监控,避免标本丢失。初始数据录入工作量较大,但一旦初始数据录入后,标本检测只需扫描条码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5-7]。外来标本附带的收费清单为机打清单,字迹清晰,可有效保证信息录入的准确性。该系统规范了工作和操作流程,便于实验室管理者对标本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也避免了报告单错误引起的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

3.3 外来标本条码采集系统的拓展功能及不足 该系统建成后,将对所有外来标本进行条码化管理,可设置申请科室种类,如辖区内下级医疗机构标本或内部检测标本,有助于对各类型标本进行汇总分析,降低检验科成本开支。条码化管理为检验科无纸化办公奠定了基础[8]。目前,该系统尚无法录入住院患者床号和标识号,有待进一步进行功能完善。条码化管理有效解决了旧院区标本无法统计标本周转时间(TAT)的问题,也解决了漏做项目及标本遗失的问题,保证标本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检验质量。采用条码采集系统对标本进行TAT统计,有助于汇总分析TAT延长的原因,能够为工作的流程改进提供参考依据[9]。本次标本条码采集系统创建工作,丰富了医院信息化平台,也为辖区内医联体检验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思路。医联体功能的发挥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支持,通过构建医联体信息化平台,可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的互认,有利于提高区域医疗卫生决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患者[10-12]。

外来标本条码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保证了检验质量,减少了科室成本开支,有助于检验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也为实验室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医联体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欢
院区条码检验科
热线互动
浅析影响商品条码质量的主要因素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院区再造
日杂商品条码质量现状研究
多院区医院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多院区管控:院长新视野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