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让人费解的官名

2018-12-29 02:44
课外语文·中 2018年11期
关键词:扶风官职官员

柱国:战国时楚国设的一种官职,原为统帅部队、守卫皇城的武官,后来成为国家的最高武官,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一职。也称为上柱国,其地位仅次于令尹。

大良造: 战国时始设立的一种官职,是朝中最高的官职,掌管军政大权。秦朝时,朝廷设立了“相国”一职,替代了大良造的位置,大良造于是由“实”转“虚”,成为一种爵位。秦国有很多立有军功者或名臣都曾获封“大良造”,如商鞅、公孙衍、白起等人。

右扶风: 汉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右扶风原是汉代京城郊区的一个郡名,后来官以地得名,便称该郡的郡守为“右扶风”了。右扶风是京城的地方行政长官之一,年薪二千石,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共同治理京城长安。三国曹魏时,此官改成“扶风太守”。

押牙: 也称押衙,唐代时始设。古代军营中竖立两旗以示为门,称为“牙门旗”,后世遂设牙门将。竖旗于军门、统领牙兵的称为押牙,其府门称为牙门。唐代节度使等藩镇均设押牙官职,为衙署内的亲信武职,其主管官称“都押牙”,掌领仪仗卫士,往往参与机密,并直接统率军队。凡是任押牙者,都是统帅的直属亲将。宋代曾设有左右押牙教练使。

林牙: 契丹语,意为“学士”,是辽代时设置的一种文职。辽代时,朝廷在各地均建有“大林牙院”——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翰林院”。林牙院中设有“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等官职。辽代以后,未有此官职。

日讲起居注:清朝时始设的一種官职。“日讲官”和“起居注官”是清朝时设的两种官职,“日讲官”主要负责每日为皇帝讲解经书;“起居注官”是记录皇帝言行、编撰起居注的官员。后来,两种官职“业务”合二为一,称为“日讲起居注”。他们算是皇室的近臣,出宫巡查时,地方官员都要对他们高看一眼,礼敬有加。

大长秋:汉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管理皇后的宫中事务。“大长秋”原是汉代皇后所住的宫名,后来代指官员。大长秋一职多由宦官担任,年薪为二千石,也算是皇后身边的近臣。唐朝以后,大长秋一职不再设置。

孔目:唐朝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孔目最初掌管朝廷的文书、档案、收取图画等事务,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因其所管之事无论大小,一孔一目均要经其手,故称“孔目”。宋朝时沿设,《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裴宣,便做过这类官,故有“铁面孔目”的绰号。

夷离堇: 辽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夷离堇为契丹语,意即“统率军马的大官”。辽代契丹政权是八部联盟建立的王朝,联盟的首领称作“可汗”。在部落联盟中,还设有统领兵马的军事长官,他们被统称作“夷离堇”,其地位仅次于可汗。

勃极烈:金代时始设的一种官职。女真族的部落联盟长称为“勃极烈”,汉译为“管理众人”。清代时,勃极烈译为“贝勒”,但已从官职转为爵位,与金代有所不同了。

管勾: 宋代设置的一种管理、办理文书账籍等业务的官员,各个府、院、衙门都有,算是衙门内的财会科科长和秘书处处长。

虞侯: 《水浒传》中多次出现“虞侯”这一称谓。虞侯最初是春秋战国时期掌管渔业的官,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水产局长。隋唐时权力突变,成为太子宫中的禁卫军首领。唐代以后虞侯成为军中的执法长官。宋朝时,皇家卫队中普设虞侯,相当于副总指挥或参谋长。

期门: 汉武帝喜欢微服私访,为安全起见,身边常常带一帮武艺超群的护卫,这些护卫和他们的统领,统称作“期门”。他们平时期(待命)于殿门之外,称之为“期门”倒也名副其实。汉平帝以后,“期门”改称“虎贲郎”。

启心郎: 通俗地讲,就是清代的翻译官。清初,朝廷设立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中都有满、蒙、汉各族官员,因各族官员彼此语言不通,所以要设一名翻译,这名翻译就叫“启心郎”。清初,六部中均设有1~3名启心郎。清中期以后,此官被废。

猜你喜欢
扶风官职官员
家在扶风
玉人别离
西夏佛经所见官职名人名述考
扶风小学师生走进法院 零距离感受法律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扶风吕宅村汉墓出土的五铢钱
官员晒书榜
古代官职升降称谓浅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