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如何为乡村振兴补短板

2018-12-29 09:02崔刚张佳玮
投资北京 2018年9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城乡村庄

崔刚 张佳玮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十九大明确提出的 “乡村振兴战略”不再是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而是通过“城市融合发展”,并非简单的统筹城乡,来把农村打造成理想之地,让农民在农村而不是迈入城市就可以享受到现代文明。

北京作为首都,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历史积淀,如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要先从现状出发,正确认识短板和优势,取长补短地快速发展。

北京具备实现乡村振兴的条件

北京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代表意义与其他地区显著不同,做好北京市远郊区县乡村振兴工作不仅是北京的一张名片,还是中国乡村发展的新名片,所以北京承载的乡村振兴职能和发展定位尤其重要。

经过长期的市场化改革、城镇化发展,目前北京市的村庄分化已经非常明显。目前北京常住人口超过2170万、农业户籍人口230万、农业从业人口50余万,人均GDP将近2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86.5%,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并存,具备率先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条件、区域优势和城乡结构特点。

据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共有3983个村,按照分化类型可分为:“三无”村、拆迁村、倒挂村、空心村、传统村等。

“三无”村是指无农业、无农村、无农民,但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村庄。这类村庄尚有56个,丰台区卢沟桥乡三路居村、顺义区南法信镇卸甲营村等是典型。

拆迁村是指因城镇化建设征地或居住环境改善等因素拆迁或搬迁上楼的村庄。这类村庄有720个,海淀区上庄镇西马坊村、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村、朝阳区高碑店乡高碑店村等是典型。

倒挂村是指外来人口多于本村户籍人口的村庄。这类村庄有173个,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地区,但在远郊区也有部分村庄,比如延庆区张山营镇龙聚山庄村。

空心村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中青年人口流出村庄进城务工经商或在城镇安家置业,人口稀少、闲置农宅较多的村庄。这类村庄有48个,主要分布在远郊地区。

传统村是指保持和延续传统乡村风貌、村庄形态基本稳定的村庄,这是京郊农村的主体形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地区。这类村庄有2986个。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北京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势在必行,这对进一步优化城乡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更好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以及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孤立的,它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统筹协调起来,以城乡一体化理念为指导。通过这一体系的建设,我国城乡区域之间人口自由流动将更加顺畅,也有利于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与社会保障的有机结合,这些都将对我国更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人口城乡区域分布等发挥积极作用。

城乡一体化理念指导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含三个内涵,一是公共财政和城市资源更多地流入农村;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应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均等;三是農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形成合力。

政府应努力安排农村公共服务,缩小城乡之间的公共设施与服务水平差距。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打通农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提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水平;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重点要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深度覆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要使农民在农村的收入能得到增长,生活便利,在农村留得住。产业发展是保障。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兴旺,乡村才能真正振兴。

经济性公共品中的道路、交通、灌溉、农田改造等领域是农村公共品投入的重点,而对社会性公共品的投入存在严重不足。因此要加强对医疗卫生、农村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投入。这对农民在农村体面的生活、获得幸福感,促进人才下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短板。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着力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重点在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及涉农资金投融资体制机制。这需要各级财政部门支持乡村振兴,确保投入保障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机制创新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职能发挥到位。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打通农担体系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现代种业、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国农垦产业发展等基金作用,带动农业领域社会投资;强化财政资金考核激励约束,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履行支农责任。

北京应三管齐下补短板

北京市具有“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等特点,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必须根据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在北京中心城区功能向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疏解的同时,应当积极考虑和科学规划京郊乡村承接中心城区的部分功能,发挥乡村在疏解中心城区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中的应有作用。补足北京市乡村振兴短板就是要因地制宜地解决资本、特色定位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利用政府牵头、政策牵引、结合区域优势发展的模式,让资本下乡共建特色小镇。北京军庄镇项目是万科首个聚焦农业的特色小镇项目,规划开发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生态医养、亲子教育及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产业园区。

特色定位发挥区位优势。以门头沟区为例,通过加快险村险户搬迁,完成一批农村基础设施、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一事一议”项目,推动城市服务管理向农村延伸。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万亩,积极推介奇异莓、京白梨、大樱桃、黄芩茶等特色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持续推进农村“新三起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盘活农村集体产业预留用地。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民住宅、农村公共建筑安全和抗震节能水平。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路灯、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鼓励建设养老机构、老人日托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提升农村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快递便民服务网点、连锁便民店等设施,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以中心村为核心的30分钟公共服务圈。

位于京郊的各辖区政府应大力支持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鼓励和扶持: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深加工业、鼓励土地区域内流转经营,形成节约化、集中化规模经营,实现旅游、文化、绿色于一体的新农村经济体。

推广应用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和方式,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使传统农业加速向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数据化转变。

要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解决金融业自身结构性矛盾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开发适应性金融产品及服务,尝试让更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

(作者单位:北京北清智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城乡村庄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初 春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村庄在哪里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