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大召文化庙会脑阁表演田野调查报告

2018-12-29 09:28崔可欣
艺术评鉴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社火

崔可欣

摘要:脑阁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独特的民间社火艺术,本文通过对脑阁的考察与研究,进一步解读当下这一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脑阁 毕克齐 大召文化庙会 社火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9-0180-02

脑阁,或名“抬阁”“桌阁”“背棍”“背阁”“节节高”“飘色”“水色”等,是广泛流行于山西、陕西、山东、广东、福建等各地区的民间社火艺术形式。“脑”为内蒙古地方方言,即将人或物品等用肩高高地扛起,“閣”是指为脑阁表演而特制的铁架子。这种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下,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相传,清康熙年间土默特王爷为迎接康熙皇帝举行庆典,将抬阁引进内蒙古地区,可见抬阁在内蒙古地区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清代商业史上,有着“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之说。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是一家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本土巨型企业,几乎与清朝历史同步。大盛魁的总号最初设在乌里雅苏台,后迁驻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大盛魁商号极盛时几乎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清末,由于沙俄在我国蒙古、新疆和东北地区的侵略不断扩大,使大盛魁的营业受到影响,日见萧条。1929年,雄踞塞北二百余年的大盛魁商号终于宣告倒闭,结束了它的历史。今年的大召文化庙会在大盛魁文创园开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2018年农历正月初六(02月21日),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开幕式上不仅有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舞狮等,其中的脑阁表演是当日的重头戏。笔者跟随脑阁队演出并记录全程,以此观察脑阁的表演形态,并思考其文化内涵。

一、脑阁队伍

此次参加开幕仪式的脑阁队成员均来自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腊铺村,他们都是该村的村民,平时务农或做生意,有脑阁表演时便会集中在一起进行表演。毕克齐腊铺村脑阁源于1921年秋季在毕克齐镇的一场瘟疫,由于传染速度特别快,当地有钱的人提议采用脑阁来进行祭祀活动来驱除瘟疫,以驱避妖魔鬼怪或者祭祀神灵,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瘟疫渐渐消退了。由此脑阁成为毕克齐腊铺村祈福平安、吉祥的社火形式。

脑阁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独特的民间社火形式,下方表演的成年男子被称为“色脚”,上方被“脑”,在肩上的孩子被称为“色芯”,架上表演者的孩子为一至三人,一般为七、八岁以下的儿童。脑阁在表演过程中,边扭边上下起伏、左右摇摆,使肩上孩子的两臂也随之自然的摆动起来,给人以轻快的感觉。每一成人与儿童的组合就称为“一架”,演出时上下互动。每个脑阁队有一个专门的伴奏乐队,伴奏乐器有鼓、大镲、小镲、锣,成员共6个人。曲调被称为“改良调”,该曲调是专门为脑阁伴奏的。

仪式当天,毕克齐腊铺村脑阁队演职人员包括锣鼓队成员5人,所用乐器有鼓、大镲、小镲、锣。“色脚”共11人,“色芯”共21人,“色芯”的监护人(小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共21人,加上其他工作人员,全员约65人,双人架8架,单人架3架,共11架参与演出。

脑阁队到达现场后,锣鼓队开始带头奏乐。所有演职人员跟在锣鼓队后面,“色芯”监护人负责拿小孩服装、凳子,“色脚”拿架子,边奏乐边从小召延寿寺停车场穿过大盛魁文创园走向演出场地——大盛魁文创园南区北广场,一方面是带领全体演职人员到达演出场地,另一方面是用锣鼓声吸引周围的观众达到热场的目的。到达演出场地后,“色芯”监护人和“色脚”开始为“色芯”装扮演出服饰,为了节省时间,化妆工作已经在出发前集中在腊铺村村委会提前化好了,演出之前的上架准备工作大约需要持续20分钟左右。

二、演出实录

庙会开幕式上最大的亮点就是社火行进式表演。来自民间民俗文艺团体的785人,13只队伍,采取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脑阁、抬阁、八抬大轿、舞龙、舞狮、秧歌、大头娃娃旱船、双墙秧歌、高跷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庆祝庙会的开幕,毕克齐腊铺村脑阁队就是其中的一支社火表演队伍。

脑阁表演队的指挥带领队伍行进的方向和维持演出秩序,随着指挥的一声哨子响,“小色芯们”开始陆续上架,准备就绪后。锣鼓队开始奏乐,脑阁队的演出正式开始。

由指挥带队,锣鼓队走在指挥后面,“色脚”跟在锣鼓队后面两人一排形成一长队。每位监护人跟在自己孩子所在的“色脚”旁边,拿着凳子跟着一起并排前进,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色脚”需要休息的时候及时地把凳子放到铁架下面固定架子减少“色脚”肩部的承重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队伍与观众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拥挤继而发生事故。

队伍前进到演出场地中央便开始变为圆形的队形,每架脑阁按顺序排队循环绕圈表演,锣鼓队站在观众的一方,面对脑阁队伍演奏。“色脚”手拿扇子,手部动作呈扇扇子状,向前行走的同时上下轻颠,架在上面的“小色芯”的手臂随着“色脚”的上下颠的动作前后摆动。“色脚们”走的路线并不是直线,而是蛇形的向前走,原因是径直的向前走比较吃力,而且成年男子的身高加脑阁架子立起来就有近3米,为了保持平衡,方便调角度,这样走起来会比较稳。另一个方面是这样来回的走起来,“色芯”在空中随着节奏胳膊随之摆动,如同在空中跳舞一样。

几分钟后,由指挥带领每架脑阁按顺序排开,“色芯”的监护人将凳子放到脑阁架下面让“色脚”休息,等待入场表演并供观众拍照。

休息过后,脑阁队开始向本次活动——第十一届大召文化庙会的主舞台走去。锣鼓队走向舞台正面面对观众演奏,脑阁队按照循环绕圈的形式进行表演,于此同时锣鼓队后方舞台上也进行着满族宫廷舞蹈的表演。在传统的脑阁表演中是没有任何现代音乐或者歌曲出现的,最传统的表演方式就是锣鼓乐伴奏,但是现代社会有着丰富的音乐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大街上、商场里、公园中,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各种音乐,在嘈杂的生活中人们也适应了这种音乐氛围。所以在锣鼓乐与满族宫廷音乐同时出现时,现场的观众并不觉得有什么违和感,很容易就接受了。最后脑阁队离开舞台稍作休息,随后向大召南广场方向走去。

队伍径直走到大召寺东夹道尽头进行表演,由于东夹道不是很宽,周围的市民非常多,所以这次边沿空间较小,“色脚”在表演时走路的速度也有所减慢。在表演过后原地休息期间有几位“色脚”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接着,队伍原路向大召南广场返回。走到巷子中段再次进行表演后走向南广场的阿拉坦汗雕像前,警察协助工作人员将围观群众围成一个较大的圆形的空地进行表演,表演过后鼓乐队停止演奏,休息片刻后,在原地开始下架。家长们帮孩子换掉演出服,但围观群众久久不肯散去,仍非常好奇小孩子究竟是怎么样站在上面的,一直在询问“色脚”或者家长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约中午12点半左右,腊铺村脑阁队演职人员坐大巴车返回毕克齐。

三、文化阐释

在笔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毕克齐腊铺村的村民们基本都为山西移民,村子里每个春节都要进行社火表演,这是他们对脑阁的喜爱,也是对山西移民文化认同的延续。毕克齐腊铺村脑阁由于一场瘟疫,从简单的庆祝活动被赋予了祈福吉祥的寓意,村民们使用脑阁祈福成为春节必须做的事,大人们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上去表演,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都能够平安健康。

2008年脑阁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政府给予了脑阁发展许多的支持,脑阁组织者有更多的资金、渠道以及平台进行表演。许多民俗节日、商业演出、旅游活动都出现了脑阁的身影,这使更多的人看到了脑阁活态化的表演,并也满足了人民大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推动了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2016年,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经在毕克齐建立了传习所,也出版了脑阁相关专著《土默川脑阁》,还建立了展示馆,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脑阁表演。目的是希望把脑阁这个古老技艺传承下去,让它不会随着现代媒体发展而被遗忘。推动脑阁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脑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左尚鸿.中国抬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2]王锦霞.土默川脑阁[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社火
陇州血社火的变异
陇 州 社 火
陇州社火
陇州社火
社火闹春
关于侯官寨社火的研究
陇州社火
社火之“火”
社火,耍起来
社火憨恣 秧歌凑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