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堂”主梦正圆

2019-01-02 12:34傅祥荣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水龙水火水罐

2018年9月20日黄昏时分,我们再次走进张学峰的“水龙堂”。

还是在那座“四不像”的院子里,张学峰要请我们吃晚饭,尔后再看他的收藏品。

进了院门儿,让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与以往不同的景象——原先的黄泥地面进行了硬化;院内车也多,人也多了;那座被称为车间的房子里人人进出,异常的繁忙;最突出的是,沿着那个“未名湖”边,建了一圈儿文化墙,原先杂乱地堆放的石柱、石碑、石磨什么的不见了。墙上的文图所示,乃中国消防历史沿革;一排原先的旧库房被装饰一新,变成了消防职业人才孵化中心,那正是我上次来时,他让我从手机上看到的装修设计……如此看来,张学峰确实是个有板有眼的人,想到、说到,做到了,“四不像”的印象没有了。

进了他家的饭厅,我第一眼所见的就是墙上的那幅字:“水龙堂”。

他的家人招待我们吃饭,他打来电话说,他在高速路上被堵住了……

火锅的水已经沸腾了许久,他仍旧未回。又打来电话,让我们先吃……

张学峰很忙,他前天出差昨日回,今天又出去了,我们只好边吃边聊天。

聊天,总是会先从身边的事聊起。我们聊他的饭桌,聊他的座椅,聊他屋内的陈设,全都是收藏的老物件儿。连墙上的装饰也是如此,全都是过去的宣传品,都与水火相关。看来,张学峰的爱好,真的有些独特,处处可见其对水火的情缘。

天已经很晚了,他才匆匆而归。与我们同来的朋友同事已经陆续的走了,只剩下我们三四个人,与他继续边吃边聊,话题仍旧不离水火。饭后,因时间太晚了,参观改为明日。

“明日”到了。我们一早便来到了“他那儿”,可他又因事出去了,但他安排了人陪我们参观。

他那个消防职业人才孵化中心,是一所很大的房子,被他改造成了消防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操课堂。他这个课堂也与众不同,除了实操装置以外,还有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消防水龙,唧筒和当代的消防车辆。那排消防车辆依次为消防自行车、消防摩托车、解放牌水罐车、东风牌水罐车……他收藏这些车辆,要占用多大的地方啊。据说,每辆车都能开动,这又需多少维修的费用啊……我们坐了他的摩托车,摸了他的水罐车、东风车,然后又进了一道门——

屋内套屋,门内有门。张学峰的“水龙堂”很有“门道”。

进到门里再看,再一次让我们感到了惊奇——除了国家和各地政府所建的消防博物馆外,这是我们在民间所见到的最大的个人消防收藏馆,馆内所藏的物品琳琅满目。墙上挂的,架上摆的,地上放的全是各种各样的消防老物件儿,令人目不暇接,光是地中央直立摆放的各式中外制造的旧水枪就有好几大捆;四面墙上挂满了各个年代的消防宣传画和各地出版的消防报刊、消防头盔等见过和未见过的东西;架上拥挤地摆满了形态各异的熊猫、狮子、猫、兔等工艺品,那其实都是上世纪各地生产的家用干粉灭火器。至于其他各式各样,甚至很难准确叫出名称的老物件儿就多了去了,可谓应有尽有。

好大一个“水龙堂”啊,我们边看边不住地感叹、赞叹:张学峰真是个有心人,用心人。他对这一件件水火之物爱好的如此痴迷,又是个怪人、奇人。见了他收藏的这些东西,能让每一个消防人重温一次旧梦;也能让每个行外人见了都会对消防工作熟悉三分,热爱三分;看一次,受一次教育;看一次,涨一分知识;这“水龙堂”分明又是一处安全意识的孵化之所呵……

张学峰办完事回来了。他没落稳脚儿,也没有进屋,便招呼我们上车,去几十公里以外的黄骅,去看他的另一处“水龙堂”。

离开沧州市区,沿高速路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黄骅市芳林路上的“水龙堂”,这也是张学峰梦寐以求了十年之久的消防博物馆。

那是一处临街的门面房,装修得古色古香,上悬“水龙堂”匾额,门口的一副对联为:“一枪两旗水滋味,文意武煮火消息。”原来,这里不仅是一座消防博物馆,同时还是一个茶馆。从这幅对联的内容可以看出堂主的用心,不仅可以让人体会水的滋味,还可以让人体会火的情怀。堂门口两侧,各有一口陶制的太平缸,缸内清水盈盈,极易引发人们的遐思而联想到紫禁城的太平缸。在堂门口西侧的墙上写有博物馆的前言。将人类对火的利用、对火的治理,对灾害的防范追溯到遥远的古代,而后又联系到眼前……对联和前言均出自张学峰之手。

我们进到门内,依次参观。迎面的隔壁墙上,白底黑字,上书:传承消防历史,弘扬消防文化,普及消防知识,发展消防事业。每个字都是毛泽东手书,拼接到一起。绕过隐壁墙,再往里走,可见墙上悬挂的水枪、板斧;地上的太平池;“慎火停水”的古石碑以及东西两廊陈列的消防图书。上到二楼,可见大小不等的几间茶室,装修各异,风格清新、古朴而又淡雅。走廊上排列的是中外制造的各个年代的灭火器,墙上的装饰均以水火为主题,给人以十足的厚重感。置身其中,好像是在读着一本书,体会着一种文化……

作为消防人,来到一个消防主题茶馆,自然要不负主人之用意。我们选择了其中一间较小的茶室坐定,边品茶,边继续未了的话题——

原来,我们眼前这一切,正是两年前我与张学峰在沧州那座“四不像”的院中那间“四不像”的花房茶屋里所做“白日梦”——建一座消防博物馆和一个消防主题茶馆……

今日看来,张学峰的梦想成真了——他有了像样儿的博物馆,像样儿的茶馆,像样的培训学校,像样儿的消防工程培训公司,像样儿的……原来的“四不像”摇身而为“四像”。但他同时也投入了自己所有的资金、心血和时间……

张学峰的好梦其实并未至此而止,他还要圆更美的梦。他的“水龙堂”还不够火,而且分为两地。他今年刚刚四十岁,他的爱好还要继续发挥,以收藏更多的消防文物,既满足个人的爱好,又满足社会的需要……

“水龙堂”主的梦,有意思。

猜你喜欢
水龙水火水罐
水火大比拼
水龙之怒
口水龙
发怒的水龙
自动化焊接工作站运用于钢水罐焊接中的可行性分析
喷火鱼VS射水鱼,水火较量谁更强
水火人生
温柔的地球霸主水龙兽
水罐与鲜花
水火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