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潮涌动时 佛山粤运再扬帆

2019-01-02 09:21钟悠云,周俊巍
城市公共交通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佛山市佛山公交

佛山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毅

风雨十年路,一曲奋进歌。

2008年,为了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敢为天下先的佛山市委市政府根据当时的公交发展,率先在全国实行公交TC(公交共同体)模式。

佛山粤运公交因TC改革而生,十年来,是公司聚力发展的十年,也是创新迎变的十年。从建章立制,到完善营运管理,再到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从车辆更新,到车辆维修,再到站场建设维护,充电站建设投入……十年来,公司紧跟国家、省市、集团战略步伐,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创业发展之路。

未来,公司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纯电动、氢能源等新能源车辆更新投入,为环境保护贡献公交力量;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工作效率提高和服务水平提升;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划与安排,积极构建“大公交”系统,为佛山创建“公交都市”贡献应有的力量。 —— 陈健毅

十月,天蓝地阔,云卷云舒。佛山祖庙门前的公交站点上,一辆辆“粤运”公交繁忙有序、接踵往来。奔流不息的城市交通,构成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使得这座“改革先锋,历史名城”,在改革的道路上,不停向前奔跑,展现魅力。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佛山公交实行TC模式10周年,佛山市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奋楫争先,书写了一首又一首的壮丽史诗。当公交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片时,公交企业往往被再次推向前台。700多万佛山市民可能很少注意到,佛山市禅城区塱沙路179号安东尼商务大厦4楼,佛山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简称“佛山粤运”),又开启了改革发展新征程。阳光下,公司大门前“佛山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几个大字和“广东交通集团”的徽标显得格外耀眼,犹如春潮涌动,扬帆奋发。

敢为人先 一座城市的努力和远见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

40年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锐意进取,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望佛山公交事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注重顶层设计,坚持谋定后动,成就了今天的民生公交、幸福公交。

2012年12月,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突出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属性”。于是不少城市纷纷进行改革,让公交行业重新回归国有和公益属性。

而早在2008年,敢为人先的佛山市委市政府就已经开始积极推进公交体制改革,试水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TC模式。

佛山公交行业的发展和其他很多城市一样,经历了国有、承包经营、股份转制市场化经营的过程,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13家民营或股份制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完全市场化的佛山公交,出现了管理部门缺位、过度竞争、公益服务功能被弱化的问题,发车不准时、候车时间长、尾气黑烟大、拒载飞站、冷线少走热线扎堆,公交行业成为市民投诉多、意见大、社会反映强烈的服务行业。变革常常在困境中迸发。2008年12月,佛山市政府正式启动公交TC模式。

“佛山公交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关系错综复杂,但我们坚持了一个大原则,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要突出公交公益性,又要尊重成熟的市场现状,特别是要发挥多年培育出来的、具有丰富市场运作经验的民营企业的作用。”回顾改革,佛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时任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高荣堂说。

这位当时积极推动佛山公交TC模式落地生根的行业引航者表示,TC模式是我国城市公交体制和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创新。与公交资源全部收回国有不同的是,TC最大的优势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了一种既能让政府有充分主导权,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将“决策层、监管层、营运层”分开,各司其职,特别是营运层,“成本+利润”的模式,解决了公交企业生存发展问题,让公交回归公益,推进公交服务的人性化发展。

佛山公交TC模式,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公交公益性的落实,实现了社会资源更加公平分配,市民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形成了政府财政可持续、企业发展有动力的新局面。

在推进公交TC改革历程中,历届佛山市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交通主管部门领导等都先后作了“促进公交再上新台阶”、“打造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运营更安全、管理更规范、保障更有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公交优先为核心,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等重要指示。

从2010年起,佛山市政府连续6年印发实施《佛山市公交提升计划》,并制订落实了多项政策措施。公交专用道建设和公交线网优化、交通出行APP推出和公交票价优惠、新能源汽车投放和公交骨干线路先后开通运营、跨市公交线网的提升完善和公交都市建设……这一系列举措有效促进了公交服务的提升,使全市公交面貌焕然一新。城区公交分担率由2008年的5%-6%,跃升至现在的43%,到2020年有望达到50%以上。

天之骄子 创新驱动下的自我变革

大船行稳致远,舵手至为关键。

在推动佛山禅城公交TC模式的大发展中,作为禅城区最大的公交企业,佛山粤运无疑是这场改革的执行者和得益者。

2008年10月27日,佛山粤运正式注册成立,这家由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广东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注定是这场改革的天之骄子。

在佛山粤运正式成立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交通集团副总经理、时任广东省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表示,佛山粤运务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做到“四满意”——政府满意、市民满意、员工满意和股东满意。力争成为禅城区乃至佛山市公交行业“品牌响、服务好、效益佳”的龙头企业。

如何做到“四满意”呢?

“把握企情,思考未来。成立之初的佛山粤运最大的企情就是服务质量与佛山公交TC模式提出要求的不对称。只有各方面达到了要求,政府满意市民满意,员工和股东才能满意。”2008年,刚刚走马上任的佛山粤运董事长陈健毅有着这样的思考。

2008年12月,刚成立不久的一次公司领导班子会议上,董事长陈健毅、总经理梁智泉等领导集体决议,佛山粤运要实现“四满意”的目标,就必须全面提升服务理念。

“提升服务理念是佛山粤运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佛山公交TC模式下的新要求,更是国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殷切呼唤。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系统设计,分阶段实施……”2018年10月9日,对佛山公交和佛山粤运发展历史了如指掌的佛山粤运总经理梁智泉如是说。

十年来,佛山粤运以“等不起”、“慢不得”和“坐不住”的紧迫感、实施创新发展、狠抓服务规范。公司坚持建章立制、依法治企,建立完善了覆盖公交营运管理、安全服务管理等多个管理制度体系;以高压态势实施“高压线”规章违规管理,对安全和服务质量一抓到底,公交违章违规、服务投诉大幅减少。

同时,佛山粤运不断加大对新能源公交车的投入,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出行环境。2014年12月,佛山粤运的17辆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佛山市第一批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公交车。2015年,公司旗下的东平公交枢纽站“快充模式纯电公交节能减排应用项目”荣获中国交通管理协会“2015年交通运输企业低碳节能环保推荐项目”。2018年9月28日,佛山市首个集公交充电站、公交枢纽站、公交停保场“三位一体”的绿色新能源公交综合枢纽——镇安公交综合枢纽正式启用。佛山市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鸣一表示,镇安公交综合枢纽充电站的建成,粤运公交发挥了排头兵、先行者的作用,将大大加快禅城区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进程,对于减轻城市道路拥堵,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至此,佛山粤运拥有纯电动公交车278辆,占全部车辆的35%,按照计划,至2019年,公司运营车辆将全部更新为纯电动公交车。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佛山粤运努力提高员工素质,涌现出一批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邹良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惠萍等优秀人才。企业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交通运输企业低碳节能环保企业”等。

佛山粤运领导班子的思考一步步将企业的“转型”引向纵深,直到今天,公司发展已完成了从 “量”到“质”的跨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三丰收。

凝心聚力 党建引领公交服务蝶变

马踏凡尘未停蹄,一片红心树标杆。

镇安公交充电站

佛山粤运共有43条线路,807辆公交车,十年来在验证和推动着企业整体转型发展。佛山粤运126路、111路等多条明星品牌线路,每一位驾驶员都会主动热情地和乘客打招呼,都会主动打扫装饰车厢,都会主动帮助乘客拿行李……126和111路是佛山粤运的老线路,2012年3月7日,在佛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卫华见证下,以邹良春为代表的126路公交车和以吴惠萍为代表的111路公交车,成为全省首创的佛山市党代表流动工作室。佛山粤运服务理念也由简单的“提升服务质量”跨越到“抓党建 促服务 树标杆”的创新模式。

十年来,佛山粤运按照“从车上到车下,从公司内到社区中”的指导思路,充分发挥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每一名员工的力量,亲身力行倡导“公交出行”理念,让每一位乘客感受耐心、暖心、细心的公交服务。

与此同时,组织驾驶员开展“两学一做”系列学习活动。通过组织开展“360 度学习型党组织”、“安全班组建设”等学习活动,不断增强驾驶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强化党员为企业发展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服务观。

“这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党员尽到了责任,也是好样的!”2012年9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到佛山调研,当她登上126线公交车,了解到邹良春的故事,不住脱口称赞。

曾多次被评为广东粤运“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被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委员会评为“广东省非公经济组织党务工作标兵”的周俊巍,感觉“抓党建 促服务 树标杆”建设犹如三月春风,吹暖了每位员工的心。他清晰地记得,近几年佛山粤运被投诉、事故数据在逐年减少,受表扬的次数逐年增多。佛山粤运公交百万人投诉率从2008年的17.68%下降到2018年的1.86%,降幅为89.48%。受表扬方面,2016年接受TC管理公司奖励为32宗,而2017年为99宗,同比增长209.3%。

作为品牌线路,111路和126路屡获荣誉,多次被各大媒体报道表扬。111路被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该线驾驶员吴惠萍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26路驾驶员邹良春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在周俊巍看来,要进一步放大“抓党建 促服务 树标杆”的效能,还需将“点”拓展到“面”上,“佛山粤运1800名员工,就是1800位文明的践行者,他们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扶贫一线,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

2015年,佛山粤运走进同兴社区,为小朋友讲述交通安全知识,拉开了“绿色出行、文明公交”宣讲的序幕。文明公交宣讲团历经三年发展,先后走进了白燕幼儿园、天佑幼儿园、市一小学、鸿业小学等多家学校,传递绿色出行、文明公交理念。

与此同时,佛山粤运致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车厢活动。从车身到车厢,宣扬佛山“敬业之城”、“志愿者之城”、“乐善之城”,打造一道穿行于大街小巷,贴近市民生活的靓丽风景线。

由此,佛山粤运正在形成她个性化的新鲜经验:以“党建文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行业品牌,以“走进社区”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传递绿色出行、文明公交理念,提升企业影响力。

在十年时间的坐标轴上,建设与管理,机制与效率,监管与服务,探索与改进,责任与使命,每一个佛山粤运人都找到了自己创新与创造价值的支点。

新时代新起点 深化改革再创辉煌

春潮又涌动,扬帆再奋发。

走过了40年改革开放,10年公交实行TC模式的佛山,下一步路向何方?新的历史关口,如何深化改革再出发?

今年春天的海南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与世界作出了坚定鲜明的宣示:“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40周年,佛山将以此为契机,吹响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冲锋号,重振改革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佛山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作的全会报告引发阵阵掌声。

这是对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对佛山掀起新一轮改革大潮的动员令。

“佛山实行公交TC模式,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公交的优势,“主动”和“靠前”担任推动佛山经济改革发展的引擎,打造成为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市民出行更方便,生活更幸福,城市更宜居。”高荣堂坚定地说。

“佛山TC模式十年来取得的效果值得肯定,但还有些方面待完善,比如,公交服务有待提升、TC管理公司与经营企业良性沟通互动,协同发展有待加强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曾小明教授表示。

“佛山地理位置优越,承东启西,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中轴点。佛山粤运作为广东粤运公交版块的品牌企业,理应不断创新技术,提升服务水平,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优质践行‘美好出行’。”广东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禤宗民对佛山粤运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公交TC模式,解决了以前民营公交既要盈利又要体现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使政府相关部门更了解公交,更了解市民出行需求,这对公交事业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徐欢华介绍。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出行是最大的民生。佛山粤运要适应新时代佛山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服务城市发展,为市民提供‘美好出行’服务,与地方社会发展共赢共进。”陈健毅说。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佛山粤运的发展伴随着改革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站在这个节点上,改革开放的佛山,乘着浩荡东风,击楫勇进,破浪前行,驶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佛山粤运人将以“服务百姓出行,推进佛山经济发展改革深化”的先行者姿态,建设幸福和谐佛山,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佛山市佛山公交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等公交
广东省第六届留守少年儿童佛山市福彩夏令营顺利开营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