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路径

2019-01-02 09:00张慧
西部学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常态志愿育人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社会实践参与方式,通过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服务社会、品德提升等增强高校实践育人的实效性。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对高校实践育人的积极作用,厘清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理论内涵,并从时代特色与专业特色融合、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兼顾、高校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等方面寻求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高校实践育人;建设路径

中圖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7-0095-03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了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指出要多渠道、多形式落实实践育人理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实践育人的成效。中央文明办在《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也指出,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志愿服务条例》《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对进一步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积极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能使其以更为稳定的方式助推实践育人成效;同时,这种常态化不等同于僵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也需要找寻新的建设路径。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理论内涵

“常态化”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释意,字面意义是趋于正常状态,“是将某种非常规、不普通、不正常、不平常的事物转变成常规、正常、普通、平常的状态或过程。”[1]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实践活动,常态化所强调的是在动态过程以高校为主导、社会为导向、大学生为主体,形成基本、有序的服务内容、实践成果、组织建设等,使呈现长期稳定的状态,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增强实践育人实效。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际开展来看,时间上的经常化是首要内涵,为了保持这种经常化,需要整合服务内容、实践成果、服务组织的资源优势,为其提供保障和动力:

(一)服务内容的特色化

运动是永恒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也只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要能适应变化的实际,且不被淘汰,就需要具备基本的生命力——服务内容的特色化。一般而言,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包括救贫扶弱、大型赛会、应急救助等常规内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基本设施建设及服务上不断完善,社会本身能承担的类似服务在增多。因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实现,需要在这些常规服务内容上加以特色化,凸显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同类服务中的优势,来赢得更多的服务机会,扩大服务领域,保证自身常态化的顺利实现。

自20世纪90年代初共青团中央发起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以来,历经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高校普遍拥有自己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构建了自己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从数量上看,现今已注册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人员数量都远超一般的社会机构,能提供这些常规志愿服务的高校志愿者组织和大学生志愿者都在急剧增长。因而,高校个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也需要结合各高校的文化底蕴、学科优势及专业特色等,凸显自身在同类高校的优势,保证自身常态化的顺利实现。

(二)实践成果的多样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否常态化,最终还是要以所取得的实践成果为现实依据。面对社会需求的日趋多样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理应内含其实践成果的多样化。就内化的实践成果来看,大学生实践育人的成效,也就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是题中应有之义。就外化的实践成果而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果类型上,除了根据社会需求,形成文化、教育、医疗、环保、科技等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外,还可以针对自身学科优势及专业特色,在常规的专业志愿服务项目上加以创新,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高校自身的学科专业价值;优秀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进而形成高校自身的志愿服务品牌,也是重要的实践成果。

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成果除了基本服务项目,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各类志愿服务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文艺作品等基础性成果外,还应该着眼于大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以常规项目为基础,依托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等平台,借助“互联网+”,发挥大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多样化的实践成果,并丰富实践成果的展示方式,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注入新的活力。

(三)服务组织的专业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需要实际活动开展的长时间重复性,而这些都需要服务组织的专业化做保障。有了专业化的服务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才能在各类社会组织及同类高校志愿服务中脱颖而出,保障自身的常态化。而这种服务组织的专业化,第一是志愿服务成员的相对稳定。现阶段看,已注册的大学生志愿者人数众多,但就活动的开展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因受学生学习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多为临时招募志愿者,这种方式能为团队注入活力,但也因其人员流动性大,使得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度不够,常态化建设和实践育人成效也受影响。因而,要形成相对稳定的志愿者组织,成员能通过长期、反复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实践技能,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品德修养。

第二是志愿服务培训的专业化。专业化培训是每个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亦是如此。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因受学生学习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多为临时招募志愿;在志愿者的组织和活动的开展上,也多为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培训,在专业性上有待提升。要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系统性地分层培训,对应形成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培训课程等,一方面,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服务技能,另一方面,培训中要融入高效实践育人目标,将技能培训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真正实现以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助推高校实践育人成效。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对高校实践育人的助益

高校实践育人旨在通过引导大学生实际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帮助其强化专业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个人品德,实现全面发展;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将大学生置身于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组织中,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通过富有特色的服务内容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的融合,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向实践成果转化,增强创新创造力,形成多样化的实践成果。简言之,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使得高校实践育人生动化,也使得高校实践育人内涵在实践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一)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

理论与实践是需要紧密结合的两个不同方面,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能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志愿服务平台。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既能检验、强化原有理论,以实踐感知知识的力量,增强学习动力;又能在实践中检验、更新所学理论,学会知识的实际运用和现实力量的转化,以理论知识科学地指导实践,实现专业知识上的知行合一。此外,大学生在实际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落到实处,也将实践育人目标中的价值引导落细、落小、落实,并通过一次次志愿服务实践的反复强化,实现个人品德修养上的知行合一。

(二)服务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使得大学生更为大范围地参与到为人民服务的志愿服务中,凸显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传递爱心、服务社会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大学生在实际参与、服务成果的呈现和感知中,直观感受到作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责任践行所带来的幸福感,在对待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上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倾向,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也真正懂得社会价值的实现,才是人生真谛所在。

(三)品德提升:在实践中砥砺“三观”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道德品质的传承与践行,是高校实践育人的目标,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所能提供的精神财富。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以自身的优势赢得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直接扩大大学生的社会接触范围,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在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以优秀同辈为影响力人物,强化优秀同辈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锤炼思想道德情怀,提升个人品德;同时,也在实际的志愿服务及同辈交流中,检验大学生原有“三观”,使其在对比中发现问题,积极主动提升自我,消除错误思想,以优秀同辈为榜样,建构、形成正确“三观”。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建设路径

常态化是动态过程中的相对稳定,而要保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也要跟上变化的实际,才能避免僵化。所以,在以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助推高校实践育人时,要与时俱进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坚持以高校为主导、社会为导向、大学生为主体,在服务内容、实践成果、服务组织方面结合实践育人的目标,做出进一步的优化。

(一)时代特色与专业特色融合

大学生志愿服务要实现常态化,更好地为高校实践育人服务,首先要平衡好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不能偏废其一;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要常态化,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将时代特色与专业特色融合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是国家政策法规宣讲、敬老助残等常规内容,要将这些常规内容特色化,并形成自己的服务优势,需要对所处的时代作深层次研读,把握现阶段时代特色,也符合未来时代发展潮流。例如,在进行常规的政策宣讲服务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及宣讲对象的时代经历,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以服务宣讲对象认知习惯的方式加以传达需进行新的培训;将传统的志愿服务育人项目辅以新科技优化,以更加具有信息感的方式传递服务内容。同时,也要利用好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开展专业性较强的高端服务项目,如心理咨询辅导、国学知识传播、法律咨询服务等,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也凸显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及高校的专业优势、文化特色。

(二)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兼顾

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要关注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定具体的服务内容,这是志愿服务无偿性、服务性的特性所决定的。但面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为导向,更好地为社会贡献大学生的力量。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志愿服务的准备阶段,对服务内容上的选择和设计,不局限于单纯的体力型服务,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与职业生涯发展的结合,增强服务的技术含量、专业水平等;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注重过程指导,有针对性地加强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强化;在志愿服务的总结反思中,凸显大学生创新创造力的重要性,丰富、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成果,并引导大学生从更高层次看待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丰富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增强高校实践育人的成效。

(三)高校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上,高校需要从顶层设计到实际操作上发挥主导作用,把握大方向,融入实践育人目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富有思想与活力的当代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他们关注自我成长成才,也积极寻求个性的张扬,在心理上更希望尽快融入社会,得到外界关注、认可。因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推进上,要注重高校的主导,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实践育人的融合,也要凸显大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中,从组织策划能力到实践参与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有效历练,将实践育人落到实处。

常态化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实践育人成效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依托各高校的专业平台优势,以富于高校文化特色的服务活动为载体,将学生专业素质夯实、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与社会实践有效融合,引导大学生重视知行合一、服务社会、品德提升,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砥砺“三观”。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是不可逆的趋势,高校要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增强其实践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欣竾.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G].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3]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4]张红霞.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

作者简介:张慧(1990—),女,汉族,贵州威宁人,硕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王宝林)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实践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8SZZL0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常态志愿育人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志愿……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