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珍贵的历史合影

2019-01-03 08:33■杨
红岩春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回国书记

■杨 军

百年前的中国,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万里迢迢前往法国。他们当中有一批先知先觉者,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寻求改造中国的真理,进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凡是读过《邓小平传》的人,应该对书中一张历史照片印象深刻。照片中,人物有31名,邓小平站在最后一排右三位置。那时的邓小平很年轻,时年20岁,戴着一顶鸭舌帽,眼睛凝视前方,目光炯炯。一起合影的,还有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冉钧、傅烈等革命前辈,气宇轩昂,从容笃定。

这张照片摄于1924年的法国巴黎。这年7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到会代表115人。其间,为欢送周恩来回国到黄埔军校任职,欢送李富春、聂荣臻、冉钧等23名人员前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部分旅欧支部成员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细数照片人物,目前能明确辨认的有24名,7名姓名不详。他们是:

第一排:左一聂荣臻,左二冉钧,左三李林,左四周恩来,左五刘伯庄,左六李富春,左七(不详),左八傅烈,左九黄品铭(经家属辨认)。

第二排:左一柳圃青,左二林蔚,左三(不详),左四任卓宣,左五周唯桢,左六萧笠云(经家属辨认),左七(不详),左八(不详,以往误写为何长工),左九(不详)。

第三排:左一朱祺(经家属辨认),左二余增生,左三朱志清(经家属辨认),左四(不详),左五方志刚,左六李卓然。

第四排:左一穆青,左二徐树屏,左三李大章(经家属辨认),左五邓小平,左六丁肇青(经家属辨认),左七(不详)。

下面对照片中部分人物作一简介。

第一排人物:

聂荣臻

(1899-1992),重庆江津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先后更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1927年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1932年历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授予元帅军衔。

冉钧(1899-1927),重庆江津人。1920年9月与邓小平等同学同船赴法勤工俭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9月,与聂荣臻、李富春等旅欧支部第三批人员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夏天回国后,到重庆参与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参与创办重庆中法大学四川分校;协助吴玉章等人改组整顿国民党四川省临时执委会,开展统战工作。1925年9月,重庆中法大学开学后,与周贡植等人创建了中共重庆支部,任支部书记。1926年2月,与杨闇公、吴玉章等人筹建了中共重庆地委,任组织部长。1926年12月1日,与刘伯承、朱德、陈毅等人策划组织泸顺起义,亲自到国民革命军第3师时俊部任政治部组织科长,开展军运工作。1927年三三一惨案发生后,仍四处奔走,继续开展革命活动。4月1日上午,在重庆蜈蚣岭巷被便衣特务开枪杀害。

◇20世纪初期的法国马赛港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的部分江津学生合影。二排右一为聂荣臻

李林

(1896-1931),湖南邵阳人。1919年10月,李林与李维汉、李富春、张昆弟、贺果等162名青年,在上海乘邮船去法国。到达巴黎后,李林被分到哈佛柳工厂做工。1920年1月,李林与李维汉、李富春发起成立工学励进社(后改名工学世界社),9月,工学世界社邀请在法国的蔡和森参加会议,确定了“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式的社会革命”的宗旨。1922年6月,由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发起,召集陈延年、王若飞、李林等51人在巴黎近郊秘密开会,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李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曾任苏区彭杨军事学校副校长。1931年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

周恩来

(1898-1976),江苏淮安人。早年留学日、法、德、英等国,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骨干。回国后,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与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并指挥长征。西安事变中,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与国民党签订合约,共同对日作战。抗战期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就国共合作事宜,代表中共中央与国民党进行政治和军事谈判。抗战胜利后,陪同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代表中共进行北平和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49年至1954年间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直至逝世。

刘伯庄

(1895-1947),四川南充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回国,1925年2月至翌年1月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地方执委会书记。1927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6月代理中共顺直省委书记、组织部部长,8月被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指定为北方局委员。1928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6月被中共中央取消中央候补委员职务,之后脱离革命队伍参加托派组织。抗战时期,在湖南、重庆等地从事教育和经济研究工作,后在重庆逝世。

李富春

(1900-1975),湖南长沙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积极参加留法学生的革命活动。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赴苏联学习,同年回国。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第2军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委主任等职。

傅烈

(1899-1928),江西临川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参加了留法学生发动的“二二八请愿”“反对中法借款”“占领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1922年,参与筹建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任直属巴黎支部书记、旅欧总支委员。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赴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在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政治部秘书。1927年担任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书记、省委书记。1928年在重庆召开省委会时不幸被捕,同年4月3日,被枪杀于朝天门码头沙嘴刑场。

黄品铭

(1895-1936),湖南醴陵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回国后,调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政治部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黄品铭被迫回到长沙,任省立高级中学教员,并担任学校支部负责人。马日事变后,黄品铭改名公度,到第8军唐生智部秘密开展兵变工作。中途事泄,被通缉,于是潜回醴陵,参与领导醴陵南四区苏维埃革命运动。1928年4月醴陵全县革命运动失败,黄品铭经长沙转赴上海,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不久被捕入狱,一年后经营救出狱,潜往北京。1930年在北京任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不幸被醴陵豪绅告发,再次入狱,于1934年获释。出狱后,任广西全县县长、湖南宝庆税务局局长,利用公开身份作掩护,进行党的秘密活动。但任期都不长,均以“共党嫌疑”被解职。以后,奉命转向湖南零陵山区,打入广西桂军,秘密从事兵运工作。1936年6月被特务暗杀。

第二排人物:

柳圃青

(1900-1974),又名柳溥庆,江苏靖江人。1924年赴法勤工俭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国民党左派驻法总支部常委、执委、代总支主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去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筹备及秘书处工作。1929年在苏联《消息报》印刷厂和莫斯科中央美术制版厂任技师。同年底,受王明集团打击,被开除出党。1931年被派遣回国。1935年,他制造出第一台排印多种字体不同字号的汉文照相排字机。1936年在上海创刊《中国印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厂总工程师,兼印刷技术研究所长。

◇中国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乘坐过的法轮“高尔地埃”号

◇1921年,邓小平与同去勤工俭学的叔父邓绍圣在法国合影

◇邓小平为维持生计而艰苦劳作的制鞋车间

任卓宣

(1896-1990),四川南充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任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后转为中共党员。回国后参加广州起义,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等职。1928年被捕后叛变,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长期进行反共宣传活动。1949年去台湾,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台北政治大学教授、政治作战学校教授。

萧笠云

(1897-1984),福建东山人。1917年赴法勤工俭学,1926年回国,执教于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北伐军兴以后,被派往前敌总指挥政治部工作。1941年,福州沦陷,萧笠云返回东山,任东山初级中学首任校长。1947年2月,到上海中纺公司技术处任处长、工程师。翌年,离沪取道香港去了台湾。

第三排人物:

朱祺

(1896-1952),广东佛冈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被派往莫斯科学习政治和军事,1925年回国,分配到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负责前方敌情情报工作。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后,朱祺潜回家乡下岳村,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一直隐蔽到1930年。后改名朱履吉加入国民党。曾任潖江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清远县参议长。抗战期间,曾领导潖江12个乡的民众抗日自卫队配合国民党军队在粤汉铁路和广韶公路沿线作战,取得了粤北保卫战的胜利。1945年任第七战区第2挺进队副司令员,1948年任潖江清剿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朱履吉发动民众筹措粮食,积极配合地下党负责人做好人民解放军南下的支前工作。1950年至1951年,朱履吉以开明人士被推选为出席清远县第一、二届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囿于历史原因,后来被控“大叛徒”“反革命”罪,于1951年被捕,1952年被判处死刑。1986年,清远县人民法院经过调查核实,认为朱履吉属于错杀。经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核批复,宣布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余增生

(1901-1959),又名余乐醒,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6年初奉调回国,到广州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工作并到黄埔军校兼课。1927年南昌起义中,余乐醒是“前委”之一,具体负责参谋团的指挥任务。南昌起义部队撤出南昌,余乐醒因奉命炸毁南昌大桥不遂,南下时又与其所在部队失散,从此脱离部队。1932年,加入国民党“复兴社”,1946年脱离国民党特务组织。抗战胜利后,余乐醒任联合国救济总署上海汽车管理总处处长,其间,与中共地下党建立了联络,并在家里秘密掩护中共地下无线电台,但最终暴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余乐醒曾担任一家工厂的工程师。1955年“肃反”运动中,以“潜伏”的嫌疑被逮捕入狱。1959年,在狱中病故。

第四排人物:

穆青

(1898-1930),四川合江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6年回国,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1927年底参加广州暴动。起义失败后,调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夏回四川,先后任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长、临时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3月,不幸在重庆被捕,5月被杀害。

李大章

(1900-1976),四川合江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次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回国,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长、青岛市委书记、河北省委宣传部长。抗战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长、太行分局副书记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牡丹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省长、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

邓小平

(1904-1997),四川广安人。早年赴法勤工俭学,归国后,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1978年和1985年,两次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丁肇青

(1893-1950),河南南阳人。1920年留学法国,获文学博士学位。其间,与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结识,一起从事进步活动。回国后历任北大教授、全国高等教育视察专员、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使用过的课桌

猜你喜欢
回国书记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我的爷爷是村书记
教育部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驻村书记
欧洲激辩“IS新娘能否回国”
海归潮
书记家的狗
巴:穆沙拉夫若回国将被捕
反腐败的度
破格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