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019-01-03 10:40
中国金属通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资源生态环境

杨 红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陕西 西安 710054)

近几年来,某地区虽然也在不断地普及宣传环保知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但在当地经济迅速的发展下,生态环境遇到了较严重的破坏,并且生态的环境恶化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从而也阻碍当地产业的发展,只有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协调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某地区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探讨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涵义

1.1 协调性的概念

协调性是指,整个系统里的各个要素之间要有互相合作补充的多种关系,并且通过这些关系可以使整个系统是协调的状态、协调的结构。整个大系统里各个要素在外部环境里,总会存在各种矛盾,必须通过有效调节,才能使整个大系统保持平衡的状态,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1.2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指,两个子系统的内部,要按照一定的量数与结构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合理、有效运转。整体的目标就是在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来提升当地人的生活水平。

1.3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

(1)结构协调。经济发展的子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子系统以及内部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数量与结构组成具有功能的有机整体,并能够和谐统一,恰到好处。

(2)层次协调。经济发展的子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子系统的内部从微观层次上来看,经济发展的子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从宏观上看整体的协调性。

(3)空间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仅涉及到国家之间、区域之间,还涉及到区域内部之间的各种要素,所以其协调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在不同空间的有机组合。

(4)时间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从协调到不协调,再到不协调,需要一定的时间,经历一定的过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既是一个周期过程。

2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和均衡点

人类所有的行为活动和经济活动,都是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里进行的,我国现在可持续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环境问题也阻碍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从生态环境角度看。经济的发展是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既是社会生产要从周边环境的自然资源里获取,加工成生活成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其中一部分资源加工成产品,而另一部分资源有可能成为废弃物,返回环境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为经济持续发展提高推动力,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会通过经济发展表现出来,会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保护好生态环境可以生态系统良好循环,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使经济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2)从经济发展开看。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主要两个作用是:一,经济发展作为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可以在环境保护项目投入更多的资金,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承受力。没有经济发展作基础,人类的生活环境条件就无法改善;二对大自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遵循人类的发展要求,通过把自然资源转变为人工环境,建立比较理想的生态和生产环境。

2.1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均衡点

2.1.1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间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当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注重生态环境的问题,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就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经济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特别是落后地区,最主要的就是发展经济,通过生产、加工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资源,生态和经济是相互的,一般会有两种结果:一是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而另一种就是,生态和环境处于恶性循环状态,经济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经济无法发展下去。从而得知,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所承载的范围。

2.1.2 市场配置和政府管控的相互合作

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影响人类的生活,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个关键就是市场配置和政府管理之间的合作,两者之间达成共识可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一要重视起市场配置及市场失灵问题,市场配置指引着市场发展,也可能会引起消极作用,使市场失灵;二要关注政府主导或失灵的问题。市场失灵,政府可以宏观调控管理,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干涉,来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当政府无法指导的地方,就要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通过市场配置来改善市场。所以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均衡点就是市场配置和政府管控之间的合作。

3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解决某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

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后,该地区对周边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近几年经济快速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建立现代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但这些产业对自然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然而某地区的能源资源和城市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的排放,最终会阻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某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该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3.2 有利于推动某地区社会、文化升级

某地区有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浓厚地域特色,在自己所有的产业中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某地区的经济发展,土地资源逐渐紧缺,许多工厂相继建起,树木砍伐,草地面积减少,破坏了大自然基本条件,从而当地的旅游服务质量也在下降,将导致本地的文化输出途径和旅游产业受到很大的影响。

4 某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4.1 某地区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某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加快,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生态系统逐渐遭到破坏,该地区的空气质量也急剧下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一直没有合理的解决措施。

4.2 某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

4.2.1 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当前某地区,随着周边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某地区还要承接其他的重工业,而第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效益的占比比较小,依然是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形成当地特有的产业链,养殖技术欠缺,水产品加工层次低,当地整个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没有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比较薄弱,没有自己特色的景点。

4.2.2 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某地区的环境管理能力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能力,该地区的各个区域性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没有做到位,没有完善的环境保护设施,处理污水没有做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城镇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污泥等没有相应的设备处理,没有达到该地经济发展的目标。在环境监测和监管力度上不足,对污水、废弃物的处理有待完善。

4.2.3 自然资源战略地位有待提升

某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但该地对直接经济较低的生态系统资源的认识不够,从而忽略了其战略的意义。这些资源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是观赏、教育、娱乐等多个方面的功能集于一身,从生态系统上来看,维护好生态系统稳定,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例如该地的树木为生态环境第一道生态屏障,但由于眼前短暂的利益,而大量的砍伐,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并加重,近些年来的保护一直处于被动保护状态,开发的层次比较低。

5 某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5.1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该地要继续加大建设区域性核心重化工业基地,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根本,逐渐优化该地区的工业结构,不断完善高效率的产业链,提升高新制造出口转移过剩而将该地区的优质重工业运输出去。与此同时,也要把重点产业尽快转型并升级,即通过低消耗、再利用、资源化来推动以高端的经济发展产业为目的的绿色发展,包括了推进已有的传统大型产业和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化。还要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建立起集约型的各种产业基地,加快当地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重视起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的高新技术的优势,不断完善该地区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改善当地产业服务与现代化建设,使该地区的产业链成为未来发展的推动力。

5.2 凸显生态资源的战略地位

某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在不断发展,“生态城市”成为了该地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整个地区的大环境下,生态资源显得尤为珍贵,生态资源地位更加重要。全面认识生态资源的战略地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做好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是该地区生态城市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某地区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确权处理,建立清晰的归属地,各职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以及自然资源监管的体制,完善生态公益补偿的体制,充分发挥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的主要作用,让其回到生态最原始状态。优化当地生态系统的建设结构,逐渐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5.3 区域合作机制完善

某地区应该着眼的周边地区,使之互动共赢,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镇化、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上,加强与其他市区资源共享人世,来进一步完善周边城市的合作机制,争取各个地区叠加的优惠政策,使不同地区之间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提高经济的综合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力,也可以提高各地区的资源利用率。增加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建设优质的生活环境。

5.4 推行清洁生产模式、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当前某地区主动推行清洁生产的工业或企业还很少,这和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不相称。所以,要尽快建立起推行工业清洁生产模式的制度,宣传或者强制推行生产模式向生态化转变;分析、研究、开发以及推广应用相关的清洁生产和先进的污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为推行清洁生产和实现无害污染物提供先进的技术,在短时间内无法实施清洁生产向生态化建设转型的工业,要及时采取停产、搬迁甚至关闭等措施;对工业园区,要制定管控工业项目准入的制度,对那些对环境有危害的工业项目禁止进入,有的经济效益好、治理污染技术比较先进的工业项目,也要有生态化转型的计划,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转型。

5.5 加强环保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环境资源也存在着保质和增值的问题。一般,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的质量,并且可以使环境在长期的时间持续保变好,也加强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提高了周围环境的承载力,在保证了环境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使环境资源有增值的可能。如果,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那么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也会下降,从而环境资源就会得到贬值。所以在加强环保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发展当地的经济,这是平衡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

5.6 引入市场机制,提倡发展循环经济

5.6.1 引入市场体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环境属于公共资源,是由政府来进行管理的。市场上的环境资源配置可以实现低成本有效的污染治理。所以政府要合理引入市场机制,改变以前传统的环境资源配置方式,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有用的资源浪费。把排污权交易和排污达标控制相结合,来推动结构合理地调整,一方面提高了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益,也使企业在扩大产业规模时有多个环境资源使用的渠道,对那些效益高、排污少的企业会自觉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并加强高效益、低污染的发展;在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因为排污不达标被限制,不得不进一步改造调整,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同时,最直接的效益是降低对减排污染物的投入,从而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5.6.2 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提倡循环经济的发展,使该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得更有效的保障,循环经济是,让物质或能量可以循环使用,把起运用到环境中,就是一种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运行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把清洁生产和废气物综合利用进行相结合,根据生态学的规律,考虑自然资源容量和实际环境的空间,将经济发展和生态循环系统充分融合起来,来构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产循环经济,就要引导该地区的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更多进行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把企业改造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从而解决了当前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的问题。

6 结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社会的进步,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也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某地区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入深入研究,从本地的基础产业、城市建设等出现的问题探索一条既可以经济持续发展,又能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道路,完善合作机制,调整产业机构,提倡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生态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