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线上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分析

2019-01-03 02:00曹江素李丹钰童玉李普华胡嘉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1期
关键词:线上学习问卷调查本科生

曹江素 李丹钰 童玉 李普华 胡嘉波

【摘要】线上学习以开放、自由、受众广的优势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以江苏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用百度云-问卷调研进行线上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传统课堂教学已经受到线上学习的影响,高等院校本科生理想的教学方法是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线上学习  本科生  问卷调查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810299022Z)、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SJB1080)、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C-b/2016/01/40)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003-02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指人们通过网络自由参与、开放式访问的在线课程[1]。我校在线教学改革紧跟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智慧树平台上线了21门校重点在线开放课程,其中有5门属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了解我校线上课程教学成果,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调查了部分本科生线上学习情况,从而为高等学校在线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2018年5月,通過百度云-问卷调研平台对江苏大学在校本科生随机进行了在线课程学习的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560份答卷,其中550份为有效答卷。

二、结果

550份有效答卷中,男生占41%,女生占59%,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1。

三、讨论

2018年全国高教处长工作会上,教育部提出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并计划到2020年认定建设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2017、2018年教育部共认定了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上线MOOC数量达到8100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人数突破1.4亿人次,超过4300万余人获得MOOC学分[2]。线上课程建设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弯道超车、跨越发展”重要战略。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本科生选修线上课程学习还是以教师要求为主,主动寻找选学占37.4%;接近50%的本科生线上课程学习的动机是为拓展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34%的同学是迫于学分要求,不得不选;在线上课程学习过程中,少部分本科生积极主动;在线上课程学习效果中,虽然对线上课程吸引人与否的选择几乎各占一半,但近95%本科生认为线上课程能学到知识。我国线上课程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主体因素——学习者自身,包括学习者学习动机等;二是客体因素——教学与管理[3]。线上课程主讲教师是教学与管理执行者,决定着线上课程是否吸引学生。在此次问卷调查对于线上课程任课教师的偏好方面,大多数同学更重视老师是否知识丰富、讲解透彻、讲课易于理解,对教师的个人形象等外在要求最低。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了线上课程已经在高校中普及,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从许多同学还停留在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积极主动性还不够,为教师而学,为学分而学,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随着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实施, 线上课程资源呈爆发性增长态势,线上课程已经渗入到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但在校学生主要学习方式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这就要求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既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排斥线上课程,也不能“赶时髦”,不顾中国大学生成长、教育实际,认为线上课程将全面取代传统课堂教学。从这次本科生对理想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受欢迎。

MOOC是“互联网+”和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产物,它促进了世界教育范围内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虚拟教育不是传统真实大学教育的替代品[4]。教育者职责除了教书,还有育人,在共同的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彼此理解的能力,这显然是MOOC无法做到的[5]。线下课堂教学则弥补了线上课程这一缺陷,回归到课堂,让课堂的教、学、做、 管、评形成一体,让网络规则规范和管控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教师和学生,让教与学通过线上课程平台融为一体[6]。学校应通过加强线上课程宣传让更多学生了解线上课程,提高参与线上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线上课程的每个学习主题所提供的资源都非常多,面对这些海量的资料,如果学生不会选择,就会陷入课海之中,盲目学习[5]。线上课程平台应加强线上课程资源的审核,提高线上课程质量。学校应推荐、引进高质量线上课程资源,鼓励本校那些自己认为不“上镜”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积极参与线上课程建设。加强教师在线学习理论与实践技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参与度,学习者与教师、同学直接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7]。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传统课堂教学已经受到线上课程的影响,高等院校本科生理想的教学方法是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文礼.从慕课1.0到慕课4.0:创新和颠覆[J].现代教育技术,2018(07):92-98.

[2]吴岩.2019全国高教厅长处长会议资料.2019.1.

[3]孙田琳子,沈书生.影响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原因分析——基于CNKI 2011-2016年实证研究的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7(10):55-62.

[4]申灵灵, 韩锡斌, 程建钢. “后MOOC时代”终极回归开放在线教育——2008-2014年国际文献研究特点分析与趋势思考[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3):17-26.

[5]李帅. MOOC时代下职业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研究[J]. 职教论坛, 2018(2):50-53.

[6]黄双成, 梅二召. MOOC存在的缺陷及改善途径[J]. 继续教育, 2018(07):40-41.

[7]李丹丹,徐迎,闫妹.大学生慕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J]. 价值工程,2018(23):276-278.

作者简介:

曹江素(2000-),女,江苏大学医学院17级本科生。

李普华(1986-),男,助理研究员,硕士,教研科科长,研究方向:大学教育原理及管理研究。

胡嘉波(1969-),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干细胞分化发育和在线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线上学习问卷调查本科生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频电子线路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案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