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考古发现的玉斧

2019-01-03 02:03牛耕
丝路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罗布泊认识

牛耕

摘 要:罗布泊西部是塔里木河与孔雀河的尾闾,是河水的入湖口。这里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河汊纵横,星海棋布。一两千年以前,曾是林木葱茏、水草丰茂的重要绿洲。位于罗布泊西部的楼兰故城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和门户。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自汉武帝起,汉王朝一直重视对这里的经营。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后,从玉门、阳关建亭障至罗布泊,保障了道路的畅通和行旅的安全。同时派遣军队屯垦戍边。修水利垦荒田,储粮草供军需,并参与征战,惩治叛逆。直至魏晋时期,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长史还驻扎在此,以统辖西域的政治和军事。但是约在四世纪中叶,楼兰这块富饶的绿洲逐渐沦为废墟。

关键词:罗布泊 遗址采集 玉斧型制 认识

19世纪末开始,先后有俄国、瑞典、英国、美国、日本等国“探险家”来这里“探险”考察,在一些古遗址内掘走大量珍贵文物。1900年3月,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楼兰城遗址,并于翌年春再次到楼兰城进行发掘,之后公布了一些资料和消息。1931年4月,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克服重重困难来到此地,发现了著名的土垠(居卢仓)遗址及一批汉简,进一步揭开了风沙掩埋的历史。同年春,另一位中国学者陈宗器也到罗布泊进行调查。他们一行从敦煌玉门关出发,调查了直至罗布泊的楼兰古道和古遗址。1934年4月,黄文弼、陈宗器等再次到罗布泊考察。1979~1980年,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曾三次组队到楼兰古城和孔雀河沿岸调查发掘。这是新中国专业考古工作者开始涉足罗布泊,取得了一批重要资料,提出了一些新见解。以后文物工作者又数次进行调查,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一、调查情况

从手头现有的资料,我们知道前人在罗布泊地区采集玉斧的大致情况是:斯坦因采集品里有玉斧1件、碧玉叶58件,碧玉片33件、碧玉块4件、碧玉核3件、碧玉箭镞1件。贝格曼的《新疆考古记》,介绍斯文赫定、陈宗器、霍涅尔等,在罗布泊采集的玉(石)斧共计11件,但是他说其质地大多是角岩。黄文弼的《罗布淖尔考古记》里,计有玉斧2件,玉刀2件。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采集到一批玉斧,但由于资料未完全公布,其数量暂时尚不清楚。

巴州博物馆于1988~2006年在罗布泊周缘一带,即楼兰(LA)故城、LK古城、罗布泊西岸和小河墓地附近在历年调查中采集到不少玉斧,这也是迄今为止在罗布泊地区乃至新疆采集玉斧数量最多的一次。这批玉斧,2002年经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伯达先生鉴定认为:迄今所见新疆史前玉斧均采自于楼兰故城遗址周边,为无孔玉斧,从其采集地点及其玉质观察,均为昆仑山东端及阿尔金山河流或戈壁滩下的仔料。采集时已不能看出其层位关系,仅从器形判断可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之物,大约距今4000年上下,说明此地原始人群已从河滩或戈壁滩上寻找到坚韧耐用的玉材以制造斧头用于生产,尚不具备装饰或祭祀的功能。

二、遗迹概况

1988~2006年共采集玉器64件,其中玉斧57件,玉鏃5件,玉刀1件,玉璧1件。其中1997~2006年采集的玉斧为新发现采集点,共62个,采集标本种类、数量也较多,其地理位置较为明确,均为 GPS定点。

(一)玉斧2件

1988年若羌县楼兰故城采集。地理坐标:东经89°54′49.36″、北纬40°30′54.98″,海拔约796米。玉斧(1988LAC︰5),略呈三角形,基本完整。色泛黄,刃部有使用痕迹。玉质较杂。高5.3宽5厚1.7厘米(图1-1);玉斧(1988LAC︰1),梯形,微残,浅棕色,通体磨制。刃部有使用的痕迹。表皮局部剥落。高7.4厘米,宽3.8厘米,厚1.4厘米(图1-2)。

(二)玉斧(1994QMC︰1)1件

1994年且末县西北沙漠采集。梯形,完整。淡绿色,通体磨制而成。刃部规整锋利,两侧似存原玉璞的玉花和糖色。高7.7厘米,宽5.1厘米,厚2厘米(图1-3)。

(三)玉斧(2002LXC2︰147)1件

2002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约27.5公里。地理坐标:(E89°39′20″,N40°34′56″),海拔约790米,东南距62号点约2公里。此处地势平坦,近处有一条干河床呈东西走向。河岸旁多红柳沙包,有洼地、流沙堆积,时而裸露出沉积土地,东面洼地有一些枯死的胡杨。周围红柳沙包随处可见。在约2公里范围内采集有:石核、石叶、石箭镞、铜箭镞、敲砸器、铜镜残片、玉斧等。主要集中在河的两岸及洼地。1997年首次调查,2002年又到此做了调查。

玉斧,梯形,基本完整,柄微残。浅灰色,双面磨制,直刃,刃锋利。高4.7厘米,宽4.1厘米,厚1.1厘米(图2-1)。

(四)玉斧(1997LXC4︰1)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4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北约7.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38′34″,北纬40°36′28″,海拔约800米。北距孔雀河古河道约3公里,东南距5号遗迹地点约5公里。遗迹地点在一台地,呈东西向,面积约200平方米,地面为流沙遮掩,芦苇丛生,西面有枯死的胡杨。遗迹为一原木搭建的房屋建筑,位于台地的东部。此外,台地的南北两侧是东西走向的干河道,四周是雅丹地貌。

原木搭建的房屋建筑已坍塌,坐北朝南,为树枝篱笆墙,宽约3米,进深约2.5米。在其东南1.5米处的台地下面,散见5块胡杨木板,均系人为加工而成。木板已变形,长2.5米,宽0.25米,厚0.05米。木板之间以榫卯结构相连,用途不明。在遗迹地点周边采集有玉斧、铁锛、石磨盘、夹砂红陶片等。

玉斧,长条形,刃部稍残。深绿色,有瑕疵。高5.3厘米,宽2.9厘米,厚1.1厘米(图2-2)。

(五)玉斧(1997LXC8︰9)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8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东北约14.2公里。地理坐标:东经90°01′02″,北纬40°36′52″,海拔约801米。北距孔雀河古河道约2.5公里,东距LE古城约10公里。有红柳包及盐碱滩,低洼处有芦苇残根,偶见成活的红柳。遗物散见于土堆及低洼处,在约1.5公里范围内采集有铜箭镞、玉斧、铜簪、石核、石箭镞等。

玉斧,长条形,基本完整。深绿色,刃部锋利,玉质较杂。高6.2厘米,宽3.4厘米,厚1.25厘米(图2-3)。

(六)玉斧(1997LXC11︰14)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1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东约7.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90°01′06″,北纬40°29′01″,海拔约801米。南距12点约2.5公里,西距41号点约2.5公里。风蚀土堆地貌,北临干河床,东面为盐碱滩地形,地势低于西面。遗物散见于土堆或土堆之间的沙滩里。在约1公里范围内采集有石叶、砺石、石核、玉斧、玉璧、铜刀等。

玉斧,基本完整。浅绿色,上窄下宽,玉质较杂。高5.8厘米,宽3.4厘米,厚1.6厘米(图2-4)。

(七)玉斧 4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2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东南约8.2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90°01′32″,北纬40°27′39″。海拔约784米。西距42号点约4公里。风蚀土堆地貌,北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干河床,东面是较为平坦的盐碱地。在约1.5公里范围内采集有石叶,砺石、石核、玉斧、玉箭镞、铜箭镞、石箭镞等。2002年又到此调查,共采集玉斧4件。

玉斧(1997LXC12︰35),长三角形,基本完整。浅绿色,柄部呈尖状。刃部锋利,玉质较杂。高9.7厘米,宽5.4厘米,厚1.6厘米(图3-1);玉斧(1997LXC12︰36),梯形,刃部一角残缺,泛灰色,仅刃部磨制,有使用痕迹。玉质较杂。高11.2厘米,宽6.1厘米,厚1.9厘米(图3-2);玉斧(2002LXC12︰107),矩形,完整。天蓝色,仔玉,两侧和刃部磨制。加工精细,刃部锋利,有使用痕迹。高8.9厘米,宽6.2厘米,厚2.2厘米(图3-3);玉斧(1997LXC12︰34),长方形,刃部残。浅绿色,双面磨制。高7.9厘米,宽5.7厘米,厚2厘米(图三3-4)。

(八)玉斧(1997LXC14︰12)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4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东南约11.5公里。地理坐標:东经90°02′06″,北纬40°23′07″,海拔约799米。西南距15号点约5公里。风蚀土堆地貌,红柳土包此起彼伏,干枯的胡杨倒伏在地上,东南为较为平坦的盐碱地,已临近罗布泊岸边,在方圆约500米范围内采集有铜饰、石核、石叶、玉斧、石箭镞、铜箭镞、刮削器等。

玉斧,三角形,柄残。浅绿色,有使用的痕迹。高4.2厘米,宽2.8厘米,厚0.7厘米(图3-5)。

(九)玉斧(1997LXC15︰12)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5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东南约12.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9′22″,北纬40°20′44″,海拔约802米。西南距16号点约4公里,西北距44号点约4公里。风蚀洼地,周围皆为风蚀土堆,干枯的胡杨倒伏于地,红柳土包此起彼伏,东南为较为平坦的盐碱地,已临近罗布泊岸边。在方圆约300米范围内采集有铜饰、石核、石叶,玉斧、石箭镞、铜镜残片等。

玉斧,三角形,基本完整。浅绿色,直刃,上部稍圆。玉质较杂。高5.9厘米,宽5.6厘米,厚1.1厘米(图3-6)。

(十)玉斧 4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6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南约16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5′37″,北纬40°21′12″,海拔约802米。西北距45号点约4公里,风蚀土堆地貌,东面干河道内流沙沉积,螺壳较多。遗物散见于台地之上或风蚀沟内,在约1.5公里范围内采集有铜饰、石核、石叶、玉斧、石箭镞、铜纺轮、敲砸器、铜耳环、铜镜残片等。1998年又到此做了调查,共采集玉斧4件。

玉斧(1997LXC16︰5),长条形,上部稍残,色微黑,玉质较杂。高5厘米,宽2.4厘米,厚0.8厘米(图4-1)。玉斧(1997LXC16︰1),梯形,稍残。色泛黄,玉质较杂。高5.3厘米,宽3.9厘米,厚1.4厘米(图4-2);玉斧(1997LXC16︰2),长条形,泛黄,玉质较杂。下端残。高6.3厘米,宽3.5厘米,厚1.3厘米(图4-3);玉斧(1997LXC16︰3),刃部一侧稍残,浅绿色,基本呈方形,有使用的痕迹。高3.5厘米,宽3.1厘米,厚0.9厘米(图4-4)。

(十一)玉斧(1997LXC18︰1)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8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东南3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90°09′21″,北纬40°13′32″,海拔约784米。湖边盐碱地,地势较为平坦。采集玉斧一件。

玉斧,稍残。浅绿色,上窄下宽,弧刃。高6.9厘米,宽4厘米,厚1.8厘米(图5-1)。

(十二)玉斧3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0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约12.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47′53″,北纬40°28′01″,海拔约803米。西距26号点约4公里,北距53号点约6公里。此处为一干河道,呈东西走向,深约3米,宽约8米,河道地面流沙沉积,伴有盐碱地。在沿河道及岸边约1公里范围内采集有石叶、玉斧、铜弩机、石核、石箭镞、敲砸器、铜箭镞等。1998年、2006年又到此做了调查,共采集玉斧4件。

玉斧(1997LXC20︰4),长条形,基本完整。泛黄色,磨制。玉质较杂。高3.8厘米,宽2.1厘米,厚1.1厘米(图5-2);玉斧(2006LXC20︰22),梯形,基本完整。浅绿色,通体磨制,有使用的痕迹。玉质较杂。高7.6厘米,宽5.2厘米,厚1.3厘米(图5-3);玉斧(2006LXC20︰23),长方形,刃部残。浅绿色,通体磨制,有使用的痕迹,局部有瑕疵。高6.1厘米,宽3.8厘米,厚1.6厘米(图5-4)。

(十三)玉斧(1997LXC21︰4)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1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南约1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3′35″,北纬40°25′08″,海拔约804米。南距45号点约4公里,西南距48号点约6公里。北临干河道,两岸枯死的胡杨有的倒伏在地上,有的立于土中,遗物散见河道或岸边。在1.5公里范围内采集有玉箭镞、石箭镞、石核、石片石器、石叶、铜箭镞、红陶罐等。

玉斧,长条形,上端残。泛黄,玉质较杂。高3.4厘米,宽2.1厘米,厚1.1厘米(图5-5)。

(十四)玉斧3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3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约17.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48′21″,北纬40°18′44″,海拔约802米。西北距24号点约4公里,东北距22号文物采集点约6公里。遗物采集处地势与四周相比略低,面积约300平方米。其间低矮的土堆较为坚硬,遗物大多裸露在地面,陶片较多。采集有石核、石叶、玉斧、礪石、彩陶片、骆驼纹铜饰件、铜镜残片、铜刀、陶纺轮。其中彩陶片、骆驼纹铜饰件半埋于风蚀土堆之中,共采集玉斧3件。

玉斧(1997LXC23︰2),长条形,刃部稍残。色微泛黄,有使用痕迹。高3.5厘米,宽2.2厘米,厚0.5厘米(图6-1);玉斧(1997LXC23︰1),上窄下宽,稍残。深绿色,仅刃部磨光。有使用痕迹。高9.5厘米,宽5.7厘米,厚1.4厘米(图6-2);玉斧(1997LXC23︰3),三角形,刃残,表皮剥落,深褐色。有使用痕迹。高5.6厘米,宽4.35厘米,厚1厘米。(图6-3)。

(十五)玉斧2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5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约14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46′04″、北纬40°22′44″,海拔约806米。北距54号点约4公里,东距48号点约4公里。东北两面临干涸的小河沟,西面有红柳包,地势较为平坦,有流沙,沿岸有枯死的胡杨,遗物多在碱滩地上,在1公里范围内采集有石球、陶纺轮、石叶、玉斧、铜箭镞、石棒、玻璃珠等。滩地上多见夹砂红、灰陶片和红烧土、硫化物等估计是一处制陶遗址,共采集玉斧2件。

玉斧(1997LXC25︰8),三角形,基本完整。色微泛黄,通体磨制。高3.8厘米,宽2.4厘米,厚1.2厘米(图6-4);玉斧(1997LXC25︰9),长方形,柄残。墨绿色,仅刃部磨制。玉质较杂。高8.3厘米,宽5厘米,厚1.5厘米(图6-5)。

(十六)玉斧(1997LXC31︰2)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31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约26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40′16″、北纬40°22′33″,海拔约806米,南距32号点约4公里,东北距56号点约4公里。此处为一风蚀洼地,周围有高大的沙丘和沙梁,无植被,在约1公里的范围内采集有玉斧、坩埚、石核、石叶等。

玉斧,梯形,稍残。深绿色,通体磨制,弧刃,有使用痕迹。高4.9厘米,宽3.8厘米,厚1.5厘米(图7-1)。

(十七)玉斧2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35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约4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48′27″,北纬40°06′29″,海拔约788米。西距LK古城约12公里。东、南面为盐碱地,碱壳坚硬,西、北面为风蚀土堆,有干枯的胡杨及红柳,在约1.5公里的范围内采集有石叶、敲砸器、石斧、玉斧、铜斧、铜箭镞、“五铢”铜钱等,共采集玉斧2件。

玉斧(1997LXC35︰11),长条形,基本完整。淡绿色,表皮崩落,有使用的痕迹。玉质较杂。高8.3厘米,宽4.3厘米,厚1.35厘米(图7-2);玉斧(1997LXC35︰8),三角形,基本完整。深黑色,直刃,刃锋利,有使用的痕迹。高6.9厘米,宽4.6厘米,厚1.6厘米(图7-3)。

(十八)玉斧(1997LXC37︰9)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37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约7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13′04″,北纬40°12′09″,海拔约843米。周围有大沙丘蜿蜒起伏,无植被,遗物散见于沙丘之间的平地上,在约1公里范围内采集有敲砸器、石球、石核、玉箭镞、玉斧、砺石、石叶等。

玉斧,尖柄,基本完整。深绿色,弧刃,刃部锋利,玉质较杂。高10.4厘米,宽5.8厘米,厚1.7厘米(图7-4)。

(十九)玉斧2件

1998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9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约6.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1′23″,北纬40°29′08″,海拔约801米。西南距20号点约7公里。地势平坦,四周为风蚀土堆,干枯的胡杨倒伏在地上,多被流沙所埋,东侧有枯死的胡杨林,在约500米的范围内采集有石叶、石核、铜箭镞、五铢钱、三足铜釜、玉斧、石箭镞等。1998年、2006年又到此做了调查,共采集玉斧2件。

玉斧(1998LXC19︰10),长方形,柄、刃部残。浅绿色。高5.7厘米,宽4.5厘米,厚1.5厘米(图8-1);玉斧(1998LXC19︰11),楔形,柄残。浅绿色,弧刃,刃部锋利,玉质较杂。高17.3厘米,宽5.7厘米,厚2.6厘米(图8-2)。

(二十)玉斧(1998LXC39︰7)1件

1998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39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东北约3.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5′22″,北纬40°32′24″,海拔约788米。北约1公里有一条古河道,呈东西走向,风蚀土堆环绕四周。此处为佛塔建筑遗址,佛塔残高约6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塔基,似呈正方形。塔身是土块垒砌的圆形建筑,残高约1.6米,直径约2.5米,中心有一根直径0.32米的木柱,有火烧的痕迹,木柱周围有3根用芦苇捆扎的圆木桩,高0.35米,直径0.1米,塔身西南两面残存有土块垒砌的墙,残高1.58米,宽0.5米,墙内壁有厚0.3米草泥层,仅能看出黄、红、黑三种颜色,似为壁画,但已看不出原貌。南墙有门框,在西墙与南墙相交处有一土台,高0.2米,土台上立一木桩,高2.2米,用意不明。在佛塔地面周围采集有石箭镞、楔形石核、“五铢”铜钱、“货泉”铜钱、玛瑙珠、陶盏、陶砖、玉斧等。

玉斧,梯形,柄部残断。色泛黄。弧刃,刃部有使用痕迹。高7.1厘米,宽4.7厘米,厚1.7厘米(图8-3)。

(二十一)玉斧(1998LXC42︰11)1件

1998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42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东南11.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9′34″,北纬40°26′03″,海拔约799米。西南距44号点约4公里。风蚀土堆地貌,南面有一条干河道,地面多为黄沙沉积,芦苇残根裸露地面,在约50米风蚀洼地上采集有石叶、石核、铜箭镞、玻璃珠、“汉佉二体”铜钱、玉斧等。

玉斧,长条形,下端残。浅绿色,有瑕疵。高5.2厘米,宽3.1厘米,厚1.2厘米(图8-4)。

(二十二)玉斧2件

1998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45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南约14.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4′30″,北纬40°23′05″,海拔约804米。北距21号点约4公里,南距16号点约4公里。此处为一台地,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20米。南北兩侧为古河道,北侧河道南北宽约200米,南侧河道南北宽约300米。东面有盐碱红柳土包。采集有石叶、石核、石箭镞、玉斧、敲砸器、玛瑙珠、铜手镯、铜带扣等。

玉斧(1998LXC45︰25),长方形,体形较小,柄残。浅灰色,通体磨制,有使用痕迹。残高3.3厘米,宽2.2厘米,厚0.8厘米(图8-5);玉斧(1998LXC45︰14),梯形,柄、刃残。淡绿色。残高3.95厘米,宽3.2厘米,厚1.3厘米(图9-1)。

(二十三)玉斧(1998LXC47︰12)1件

1998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47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约8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50′04″,北纬40°26′21″,海拔约804米。北距20号点约4公里,西距54号点约8公里。风蚀土堆地貌,西约500米有一片干枯的胡杨树林,在约150米的沙滩地采集有石叶、石核、玉斧、铜箭镞等。

玉斧,体形较小,上端稍残。直刃,色微泛黄。高2.7厘米,宽1.7厘米,厚0.6厘米(图9-2)。

(二十四)玉斧2件

1998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49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南约21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49′59″,北纬40°21′06″,海拔约806米。西南距24号点约6公里,南距22号点约4公里。风蚀土堆地貌,间有沙丘,南北有干枯的胡杨林,在约50米风蚀沟内采集有条形石磨盘、敲砸器、石核、石箭镞、玉斧、石球等。

玉斧(1998LXC49︰18),梯形,基本完整,高5.1厘米,宽3.5厘米,厚0.8厘米。青灰色,通体磨制,弧刃,玉质较杂(图9-3);玉斧(1998LXC49︰11)基本完整。浅绿色,双面磨制,刃部凸弧。高4.8厘米,宽3.2厘米,厚1.2厘米(图9-4)。

(二十五)玉斧1件

1998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56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南23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42′01″,北纬40°24′58″,海拔约806米。北距29号点约4公里,西距31号点约5公里。地势较为平坦,周围是低矮的风蚀土堆,遗物散见洼地及周边台地,在约80米范围采集有石叶、石箭镞、石片石器、玉斧等,并有夹砂陶片散于地面,共采集玉斧2件。

玉斧(1998LXC56︰5),梯形,刃部残。浅绿色,一面磨制,刃部有使用痕迹。玉质较杂。高4.5厘米,宽4.2厘米,厚0.8厘米(图10-1)。

(二十六)玉斧(2002LXC61︰6)1件

2002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61号点采集。采集点位于楼兰故城西北19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9°37′05″,北纬40°35′40″,海拔约796米。北距孔雀河古河道约3公里。东北距1号点约2公里,东南距2号点约4公里。此处地势平坦,周围流沙堆积,时而裸露出沉积土地,东面洼地有一些枯死的胡杨。红柳包此起彼伏。在约1公里范围内采集有石核、石叶、玉斧、铜箭镞、铜带扣、陶罐、石箭镞等。

玉斧,长方形,基本完整。浅绿色,直刃,玉质较杂。高7.7厘米,宽3.9厘米,厚1.2厘米(图10-2)。

(二十七)玉斧(2002LXHC︰4)1件

2002年若羌县小河墓地北约25公里采集。梯形,基本完整,刃部稍残。墨绿色,通体磨光。高5.5厘米,宽4.7厘米,厚1.5厘米(图10-3)。

(二十八)玉斧4件

2004年、2005年LK古城周边采集。地理坐标:东经89°40′52″,北纬40°05′15″,海拔约796米。

玉斧(1997LKXC︰19),三角形,完整。浅绿色,刃部双面磨制,直刃,有使用痕迹。高4.7厘米,宽3.6厘米,厚1.2厘米(图11-1);玉斧(2004LKXC︰5),上部稍残。浅绿色,直刃,通体磨制并有使用的痕迹,有瑕疵。高4.7厘米,宽2.6厘米,厚0.7厘米(图11-2);玉斧(2004LKXC︰4),梯形,基本完整。局部泛黄,通体磨制。刃部锋利。高5.2厘米,宽3.9厘米,厚1.7厘米(图11-3);玉斧(2005LKC︰10),三角形,柄残。浅绿色,通体磨制精细。刃部锋利,有使用痕迹。残高3.6厘米,宽3.5厘米,厚1厘米(图11-4)。

(二十九)玉镞5件

玉镞(1997LXC23︰17),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23号点采集。上部稍残。墨绿色,通体磨制。刃部稍残,底部凹入。长3.1厘米,宽1.4厘米,厚0.5厘米(图12-1);玉镞(1998LXC55︰1),1998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55号点采集。浅绿色,通体磨制。加工精细,扁平,稍有肩,刃部锋利。长4.1厘米,宽1.9厘米,厚0.4厘米(图12-2);玉镞(1997LXC37︰6),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37号点采集。完整。色泛黄。叶形,压剥而成。周缘刃口锋利。长3.9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图12-3);玉镞(1997LXC7︰15),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7号点采集。完整。墨绿色,压剥而成。有肩,带铤。长3.4厘米,宽0.9厘米,厚0.4厘米(图12-4);玉镞(2002LXC12︰99),2002年若羌县楼兰古城东南3公里采集。完整。色泛黄,叶形,通体压剥而成。底部凹入。长6.1厘米,宽1.6厘米,厚0.6厘米(图12-5)。

(三十)玉壁(1997LXC11︰13)1件

1997年若羌县罗布泊西岸11号点采集。残1/2。墨绿色,边缘有压剥痕迹,中间双面钻孔。玉质杂。直径4.9厘米,厚0.6厘米(图12-6)。

(三十一)玉刀(2004LKXC︰14)1件

2004年LK古城西采集。长条形,墨绿色,双面磨制,直背,弧刃。长10.5厘米,宽3厘米,厚0.95厘米(图12-7)。

三、玉斧的形制

罗布泊玉斧体型都比较小,大多数都在5.8厘米×3.5厘米×1厘米左右。其最大者长17.3厘米,宽5.7厘米,厚2.6厘米;其最小者仅有2.8厘米×1.7厘米×0.6厘米;正面主要为长楔形、钝三角形、梯形、长条形、矩形,纵剖面为楔形。有平背、弧背,直刃、弧刃之分,均为磨制。

玉斧大致可分为A、B、C、D、E五型。

A型1998LXC19︰11,为扁长楔形,尖背,直刃微弧,见有使用痕迹。横断面呈斜三角形,体有崩落,有再次琢磨的痕迹(图13-1)。

B型1997LXC15︰12,为扁平钝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剖面楔形,窄溜背,宽刃,有弧刃与直刃,通体磨光(图13-2)。

C型1997LXC8︰9,为扁平梯形,剖面楔形。有平背或弧背,刃宽于背,有弧有直(图13-3)。

D型1997LXC4︰1,为扁平长条形,平背略弧,一般背刃同宽,或宽窄有差,有直刃与弧刃,通体磨光(图13-4)。

E型2002LXC12︰107,为扁平矩形(或不规则方形),剖面楔形,有平背与弧背,直刃与弧刃,背与刃同宽(图13-5)。

四、玉斧的用料

关于玉斧的用料,在我国诸如《山海经》《尚书·禹贡》《穆天子传》《太平御览》《本草图经》《博物要览》《天工开物》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古人称之为“昆山之玉”“塞山之玉”或“钟山之玉”。

《汉书·西域传》里有鄯善国(本名楼兰)出玉的记载。这说明生活在库鲁克山之南,阿尔金山北麓的楼兰人,至少在2000多年以前,就有了识玉的经验。我们推测,楼兰人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玉料比其他石头要硬,用此料制成的器物经久耐用,于是从无意识的发现,成为有意识的选用。他们用玉料制成带刃的工具或兵器(如玉斧、玉箭镞、玉矛头等),提高了劳动效率,或更具杀伤力。

五、玉斧的质地

关于和田玉,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伯达先生及《中国和田玉》作者唐延龄等专家,都有专著论述。他们指出:“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具有明确的科学含义,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软玉矿,包括了以白玉为代表的多品种软玉系列。和田玉的特点:它属软玉,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软玉矿床属于接触交代成因类型;地区分布以昆仑山为典型代表。”经地矿部门专家坚定,认为玉斧属于青玉,虽然色有深浅、质有粗细,并且大多含有一些杂质,有的还带有石根或其他瑕疵,再由于暴露于地表年长日久,以至有的玉斧表面已经斑驳、剥蚀,但这些现象并没有改变其和田玉的本质。

六、对楼兰玉斧的认识

因为过去所见到的玉斧较少,我们最初以为它是一种礼器,就像中原商周时期形成的崇玉制度一样,把玉器作为国君、贵族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给玉赋予了神秘的思想色彩,他们的玉斧已不再是实用工具,而是演绎成一种震慑鬼神的威仪之器。因此,我们也将楼兰玉斧当作部落头领或族长用以表明身份和权力的象征物。

通过对这次所采集标本的观察分析,笔者认识到楼兰人并非我们主观想象的那样,楼兰人在物质生活水平极为低下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高水平的思想文化的,也还没有形成尚玉的思想观念,玉器的制作水平也就不可能提高,他们崇尚的是玉的坚硬和使用,而不是玉的审美价值,于是就有较多的玉斧出现。正因为楼兰人没有对玉石美的追求,也没有产生相应的玉雕工艺,所以他们的玉斧才如此简朴无华,连最简单的装饰线条都没有。

从玉斧的实际情况看,有的刃部有崩掉的豁口,有的磨损十分严重,由此看来,楼兰玉斧可能是一种复合型使用工具,镶嵌或捆绑在木柄上,作为砍斫器使用的。总而言之,楼兰玉斧的发现,说明史籍记载楼兰产玉的事实,它是就地采的玉料加工磨制的,并且沿用的时间比较长,反映了古代楼兰人的生产水平和文明程度,这是楼兰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有人考证,在张骞和张骞以前,较大规模地勘察大西北至少有三次:传说中的禹和益是第一次,在《山海经》中有所记录;传说中的穆天子是第二次,在《穆传》有所记录;张骞是第三次,其記录纳在《汉书·西域传》之中。这说明早在传说的夏禹时期,中原与西域开始交往,和田美玉就传入中原。从中原地区发现和田玉的情况看,此说并非无稽之谈。或者最迟在周穆王之前,就开辟了一条玉石传输之路,否则中原地区出现的大量和田玉就令人不可思议。因为有了这条路,周穆王就沿着这条路西巡,到葱岭与西王母幽会。可以认为是他开始了旅游历史的先河。楼兰就当是玉石传输路上的中转站,或者同时是玉石的产地和输出地,大量的玉石就是通过这里传输到中原地区去了。若然,楼兰玉斧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就更大了。

注:玉斧采集地点编号:1988LAC,楼兰故城采集;1994QMC,且末县西北沙漠采集;2002XHC,小河墓地北采集;LKXC,古城周边采集。

参考文献

[1]贝格曼.新疆考古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2]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M].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2006.

[3]杨伯达.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罗布泊认识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