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2019-01-04 03:04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9年1期
关键词:海区赫兹宽带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覆盖北方海区海上定位进入“厘米”时代

2018 年12 月12 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获悉,该中心历经4 年,总投资2596 万元,初步建成了覆盖我国北方海区沿海水域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北方海区沿海水域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分两期进行建设,由26 个基准站、1 个海区数据处理服务中心和1个全海区数据处理服务中心及专网通信链路组成,是中国沿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有效覆盖范围内,定位精度平面优于3 厘米,垂直优于4 厘米,我国海上定位进入了“厘米”时代。

中国沿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于2015 年启动,拟在全国沿海建设约150 个北斗基准站,3 个海区数据处理服务中心和1 个全海区数据监测服务中心,整个项目预计2020 年完成。下一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将开始实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三期补点建设项目,提供均等化服务能力,让广大用户享受到“厘米级”的服务。

国内首款太赫兹雷达研制成功

2018 年12 月17 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获悉,由该所研制的我国第一部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进行了飞行试验,成功获取国内首组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成果。太赫兹雷达成像系统能弥补光学、红外、传统雷达等对慢速动目标探测的不足,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可判读性。

SAR 是一种主动式的对地观测系统,可安装在飞机、卫星、宇宙飞船等飞行平台上,全天时、全天候对地实施观测。因此,SAR 系统在灾害监测、环境监测、海洋监测、资源勘查、农作物估产、测绘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发挥其他遥感手段难以发挥的作用。

太赫兹波长介于毫米波和红外线之间,相对传统低波段的成像雷达,太赫兹雷达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更高,成像时间更短,可实现类似光学摄像的视频成像效果,极大提升地面慢速移动类目标的探测识别能力。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星

2018 年12 月22 日7 点51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虹云工程技术验证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虹云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研制的覆盖全球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将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融合低轨导航增强、多样化遥感,实现通、导、遥的信息一体化。此次成功发射的技术验证卫星是虹云工程首发星,后续将以此卫星为基础开展低轨天基互联网试验与应用示范。

根据计划,虹云工程将在“十三五”末再发射4颗业务技术验证星,并最终在“十四五”中期完成天地融合系统建设,具备全面运营条件。

猜你喜欢
海区赫兹宽带
北方海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站自定位精度研究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装宽带的人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基于双频联合处理的太赫兹InISAR成像方法
太赫兹低频段随机粗糙金属板散射特性研究
太赫兹信息超材料与超表面
黄瑜航??《年年有余》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断送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