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减贫的探索

2019-01-04 13:21
电脑迷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贫困地区电子商务

韩 啸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

中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七个国际消除贫困日。面对这场攻坚战,中国人民上下齐心,持续奋战,为世界贫困人口“版图”缩小、世界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据资料显示,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较2012年末减少了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大幅降至1.7%,较1978年末累计减贫7.5亿人。中国减贫成就被世界银行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扶贫工作在中国同样意义重大。中国是典型的“大国小农”,受气候、地理条件等多样性影响,农业生产形成千千万万个独特的小产区,其农产品品质、成长周期都不尽一致,相配套的流通渠道链条过长、成本过高。

而近年来,国内农产品电商的迅速发展,有效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其特点是“短链化”,即省略了传统农货流通中的若干中间环节,直接将广泛的消费者与广泛的生产者连接起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了特色产业扶贫的脱贫举措,《决定》也专门提出要实施“电商扶贫工程”。贫困地区抓紧国家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契机,将电子商务视为促进贫困地区减贫发展的重要机遇,探索将电子商务与农村特色产业扶贫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形成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电商+特色产业”扶贫道路。

实际上,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为实施电商扶贫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优质载体。“特色产业+电商”在贫困地区呈现渗透、扩散、融合态势,为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引擎。

近年来,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进行特色产业开发扶贫,“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形成一批特色产业,为了实现特色产业的稳定发展,贫困地区把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起来。

农产品电商带动脱贫发挥显著作用。贫困县农产品电商交易额逐年增加,其在农产品交易总额中的占比也以较高增速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贫困地区引导电商减贫,也要考虑到小农户的接受度问题。英国学者斯科特曾经提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追求的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

因此,这项工程中来自新农人也就是新兴职业农民的带动必不可缺。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脱贫带动,激发更多小农主体参与。一个积极趋势是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农民合作社带动脱贫人数均逐年上升。不少创业者,过去自己种植农特产品,后来成立合作社开网店,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多个贫困家庭就业增收。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为乡村产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突破口。近年来,也有不少电商平台主动参与农村地区减贫工作,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例如,电商企业拼多多提出“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的策略,并通过“多多大学”和“新农人返乡体系”,带动有能力的、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返乡创业,2018年,拼多多平台累计带动18390名新农人,其中超过11000名为返乡人才。

整体来看,发展农产品电商特色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一是打破资金和地域的限制,增加农民增收致富门路;二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力度,推动农产品营销;三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倒逼农业生产标准化,促进农产品经营规模化、提升农民组织化。

目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时期,要应对这些挑战,真正发挥好电商特色产业扶贫作用,还需要在贫困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服务设施、农产品电商的费用优惠、特色产业产品的识别和认证、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农民的组织化和产业链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贫困地区电子商务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河北临城: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