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福泉 让医疗系统活力四射

2019-01-04 15:31陈松能
中国卫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总院院长薪酬

近年来,贵州省福泉市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按照“突出公益、综合配套、积极推进”的总体思路,从摘“官位”下手、在改“身份”上着手、在制度上入手,有效改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不健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局面,创新管理机制,破解人事薪酬难点,激发卫生事业发展新活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模式。

创新机制满盘皆活

福泉市将人事权下放到医院。在医院组织架构上,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和医院班子,形成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医院为独立法人的“三权联动”管理体制,并设立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摘掉院长“官帽子”,实行院长聘任制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了管办分离,“管”者指导有力、“办”者科学自主。

福泉市县级公立医院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院岗位设置方案和人员聘用方案,采取院级聘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聘工作人员的“两级”聘用制开展中层干部等全员聘用。所有公立医院实行用编备案制度,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总量,根据医院发展情况重新核定医院编制床位数和人员总数,由公立医院根据业务需要面向社会自主公开招聘医务人员。

同时,优化薪酬发放结构,打破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统一工资制度、工资政策和工资标准,结合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和功能定位,以及医、护、技、药、管等不同岗位职责要求,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结构,全员全部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制,调整薪酬整体水平。

此外,福泉市突出功能定位、职责履行等指标,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绩效考核方式,实行考核结果定院长绩效年薪、定医院考核奖励、定医院绩效工资总额“三定”模式,将考核等次作为经费奖励、扣减及院长续聘依据。该市还创新考核方式,引进第三方考核,既保障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又能指导业务中的不足。

“活”用人事权和灵活的分配与考核制度,打破了公立医院薪酬分配中存在的歧视现象与平均主义,让整个系统“活”力四射。

城乡联动提升服务能力

通过下放基层管理权,建立市域紧密型医疗共同体,福泉市将基层乡镇卫生院人、财、物权全部下放至总院,实行城乡联动同步发展。立足资源布局合理化、管理同质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差异化“四化”改革路径,按照“全面帮扶、资源共享、提升服务”的原则,把全市17家医疗机构按照业务关联、区域相近的原则组建医疗共同体制。同时,实施总院分级考核制,将日常督导考核权下放至总院,利用绩效分配机制及分级诊疗奖惩杠杆作用,促进分院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另外,建立健全岗位设置,发挥总院技术优势帮扶,建立医共体管理组织构架,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福泉市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三个回归”,实现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好、服务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医生满意、政府满意“三好三满意”改革目标。在贵州,“福泉模式”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暨示范创建推进现场会上,这一模式被全省推广。

猜你喜欢
总院院长薪酬
让科研活起来
——中海油研究总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纪实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矿冶总院:以创新为使命践行创新发展战略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