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良 医改惠民敢为人先

2019-01-04 15:31李昆,唐德春
中国卫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行动计划短板市民

在谭伟良看来,医改的关键就在于围绕百姓健康需求深化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制度合力。

谭伟良敢为人先,2015年苏州肩负在全省率先实施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重任,以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和改革财政补助政策为突破口,引导医院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转变公立医院角色。2016年,他积极协同推进各项改革政策落地,如儿科夜间门诊诊察费收费试点改革,物理治疗与康复项目按单元、按床日定试点工作,着力推动医保支付总额控制公开公示、谈判协商及精细化管理等。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谭伟良聚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空间、功能、发展、基层等短板,加快卫生资源补缺补短优化配置。通过迁建市疾控中心,新建市妇幼保健院和太湖新城医院,提升附属医院、市属医院和公共卫生、基层卫生机构的发展能力水平,补齐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区域缺乏综合性大医院的空间型短板,补齐妇幼、肿瘤、康复、精神卫生、临终关怀等功能薄弱的功能型短板,补齐院前急救、血液供应、疾病控制等领域发展滞后的发展型短板。在人力资源短板上,他以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政,加快推进科教强卫工程,策划实施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引进计划,成功引进53个国内顶尖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入驻苏州。

谭伟良着力改革医疗服务供给模式,谋划统筹解决健康问题的综合策略,先后启动实施健康市民、健康城市、健康卫士、健康场所、健康市民倍增系列“531”行动计划,从急病救治、慢病防控、健康促进、信息监管、公众参与等维度,共同搭建市民健康综合服务体系,建立了“无病要防、急病更急、慢病更准”的健康管理有效供给新格局。

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主要瞄准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5个方面,建立市、县(区)两级疾病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大大缩短疾病救治时间,提高疾病救治效率,“急病更急”的救治体系初步形成;在急病协同救治的同时,同步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起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妊娠三大筛查机制,并开展针对慢阻肺及儿童喘息性肺炎、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炎、睡眠障碍、代谢障碍临界人群、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的五大干预策略,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基于人群主要健康问题的精准配置及有效供给,“慢病要准”的防治体系初步形成;实施健康城市、健康卫士、健康场所系列“531”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开展五大重点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人群、疾病干预项目,全力构建现代卫生计生综合监管体系,实施公众健康教育“百千万”行动计划。至2017年年底,苏州市民人均期望寿命在83.04岁,居全国第二;苏州市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39%,上一年提高了3.63个百分点,处全国前列,“无病要防”的综合干预体系初步形成。

猜你喜欢
行动计划短板市民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成都“五大行动计划”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