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新技术的应用

2019-01-04 16:20王明微张雨桐王圣博吉林省安信食品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致病菌食物食品

□ 王明微 张雨桐 陈 晨 王 璐 王圣博 吉林省安信食品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食品安全关系着社会上每一名公民的身体健康,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应当加强在此方面的工作。政府部门需要在食品检测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财力,引进新技术改善当前食品检测现状,确保食品安全再流入到市场中,为我国人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避免发生食品中毒事件。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包含的内容

食品微生物检测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①致病菌。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本身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想确保检测工作具有较高质量,保障食品自身的安全性,应当明确检测项目。对致病菌进行检测主要目的是避免发生食物中毒问题。根据临床医学显示,之所以会出现食物中毒现象,主要是因为食用了含有致病菌的食物,所以在检测时需要对食品中所包含的致病菌数量进行检测,将食品中所包含的有害生物识别出来,确保所有食品能够满足相关标准[1]。②指示性菌种。对此部分内容进行检测主要是为了确定样品当中所包含的菌落数量,并以此为依据对食品污染程度进行确定。通过对食物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了解食物本身的质量,避免存在危险的食物流入市场中而导致发生食物中毒现象。

2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新技术”

2.1 分子生物技术

在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时分子生物技术也是当下十分“新”的技术,该项技术是以基因为依据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尤其是针对相对较为难以培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技术:①PCR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待定的DNA片段放大,因为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灵敏度,并且目标本身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使得其在微生物检测上得到了普及。现阶段,此方法主要是应用于乳制品和乳酸菌等方面[2]。②PCR衍生技术。如今,由于科技水平的提升,将新技术与PCR技术两者进行结合,如此便出现了PCR衍生技术,其相较于传统PCR技术存在明显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对各种食品的检测中。③多重PCR检测技术。利用此项技术进行检测要加入非常多的引物,如此在混合物中出现多种DNA段。由于该技术拥有一定的经济性,并且在操作上也相对较为简单,对微生物进行检测时具有非常高的效率,应当对此项技术进行推广。

2.2 生理生化技术

生理生化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①ATP生物发光技术。此项技术在应用时主要是通过对菌体代谢产物进行检测,以此来确定菌种,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应用该方法能够对被检测食物中ATP浓度进行检测,而该检测工作通过使用光度计来完成,并对荧光强度进行检测,如此便能够确定食品之中所包含的活菌。由于该方法在应用时操作十分简单,耗费的时间也很少,被应用于乳酸菌等方面的检测[3]。②微量生化法。该项技术中还包含了微热量技法、放射测量法等等方法,其中前者主要是根据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热变化加以鉴别,而后者则是利用放射性标记物对微生物生长时所形成的碳水化合物进行检测,以此完成食品含菌量的测量工作。该检测技术在应用时通常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并且检测速度也相对较快。

2.3 免疫学检测技术

此项技术在检测食品微生物时也常常会使用到,通过该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检测主要借助抗体与抗原的特殊反应。免疫磁性微球法是该技术中较为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检测速度非常快,而且检测效率也很高,主要是应用在果蔬、肉类等食品的检测中。此外,酶联免疫吸附法也是该技术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是利用酶本身的特性,以在微生物检测中实现定量与定性,检测中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

3 总结

我国人口众多,食品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紧密联系。在食品快速发展过程中,保障食品的安全性,避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我国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我国常常爆发各类食品中毒事件,主要在于监管检测工作并没有做到位,这便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为了能够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相关工作人员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引入其中,以便能够做好食品检测工作,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致病菌食物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食物从哪里来?
食物也疯狂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