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肖王庙街道雷竹高产栽培技术

2019-01-05 14:02毛永桥童振杰吕道坤陈云奇庄晶晶郎玲玲郎进宝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竹鞭松土竹林

毛永桥 童振杰 吕道坤 陈云奇 庄晶晶 郎玲玲 郎进宝

(1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农林(海洋渔业)局 315500;2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农林局315600;3《新农村》通讯组调研协作组,浙江省宁波市 315500)

早竹在宁波地区一般被叫作雷竹,其产出的竹笋也被称为雷笋,由于雷竹出笋早、出笋期长、产量高,且雷笋风味鲜美、营养丰富,有开胃、减肥、美容和预防肠癌之功能,还能被加工成多种食品,故雷笋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雷竹种植方便,可小面积种植,也可大规模发展经营,且竹林投产后,只要管理好,每年都会出笋,也没有大小年之分,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不大。此外,雷竹还可用于建筑用材。因此,雷竹的发展前景较好。过去雷竹在奉化区肖王庙街道是小面积栽培,近年来,随着雷竹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雷竹在当地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雷竹在肖王庙街道21个行政村均有种植,合计种植面积达213.33 hm2,其中云集村种植面积为73.33 hm2、云溪村种植面积为48.33 hm2。为进一步推进肖王庙街道雷竹产业发展,提高当地雷竹种植水平,笔者将雷竹在肖王庙街道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建 园

选择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坡度平缓、土壤pH微酸性到中性的红黄壤或沙质壤土田块建园。

2 母竹的选择与栽植

2.1 母竹的选择

一般宜选择当年生或一年生的母竹,且要求母竹保留竹枝5~7档、去除主梢、高2~2.5 m、有鞭芽、抽鞭发笋力强、枝叶繁茂、没有病虫害。选好母竹后,将其带泥球挖出,要求泥球直径35~40 cm,并用草绳包扎,以利于母竹栽植后生长旺盛、竹鞭发生快。

2.2 母竹的栽植

母竹栽植时间以5月底至6月中旬为宜,遵循深挖穴、浅栽植的原则,每667 m2栽植70~80株,行株距3 m×3 m。具体方法为:栽植前穴底施入腐熟有机肥50 kg/穴,然后填入表土10 cm,再放入母竹解去草绳,以使竹鞭自然舒展,然后填入疏松的泥土,并压实(压实时要注意不伤竹鞭),最后将泥土堆成馒头状,要求堆高至高于地面10 cm以上,防止雨天积水。

3 栽植后管理

3.1 前期管理

前期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母竹成活率,促使母竹早发鞭、早出笋、早成株及竹园早成林。具体管理措施为:(1)防止积水烂根枯竹。母竹栽植后1~2年,为避免栽植穴内积水而导致烂根死竹,要开好畦沟,确保排水畅通。(2)加强台风期间的田间管理。母竹栽植后1~2年,为避免遇台风后竹子斜倒而导致竹鞭断损,应尽可能用支撑杆绑固稳定母竹。(3)做好松土、除草和施肥工作。竹园每年需松土1~2次,5月下旬深翻土,9月下旬浅松土。同时,为避免杂草为害,可喷施草甘膦防除杂草。此外,在竹林产笋前期,施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以促使竹鞭快速生长,能尽早成林和产笋。

3.2 竹林管理

雷竹栽种后第4年即可开始产笋,第5年开始旺产笋,此期间的管理目标是促进竹林早出笋、产量高,提高雷笋品质,合理调节新老母竹的关系。

3.2.1 更新母竹

要及时更新母竹,按每667 m2立竹量700株左右的要求,每年每667 m2栽植新母竹200~250株,每667 m2保留老母竹230株左右,且四年生的老母竹要及时伐除,以使整个雷竹林都具有强大的分生繁殖能力。

3.2.2 浇水保鞭

雷竹怕积水也怕缺水,尤其在雷竹抽鞭生根、侧芽分化为笋芽、抽笋等关键时期,都要确保水分充足,及时做好浇水保鞭工作。具体浇水时间为8月鞭笋芽分化期、9月底10月初第1次覆盖砻糠前、11月中旬第2次覆盖砻糠时、冬季笋体肥大期。

3.2.3 适时覆盖砻糠

雷竹出笋的最低温度要在9~10 ℃,最适温度为20~24 ℃。因此,要适时覆盖砻糠2次,以提高地温、保持湿度、提高肥效,争取早出笋、出好笋。

3.2.4 科学合理施肥

具体为:(1)3月下旬至4月上旬,待覆盖物搬出后立即每667 m2追施尿素30 kg。(2)5月中下旬,结合松土每667 m2深施碳铵40 kg、过磷酸钙40 kg、硫酸钾20 kg、菜饼150 kg,肥料撒施后松土,要尽可能少伤鞭根,然后每667 m2施鸭泥5000 kg,以促使发鞭壮鞭。(3)7月下旬施岔鞭肥,每667 m2施尿素30 kg。(4)8月—9月施笋芽肥,每667 m2施碳铵30 kg、复合肥40 kg,肥料施用时要求加水喷浇。(5)10月施雷笋膨大肥,每667 m2施碳铵40 kg、过磷酸钙40 kg、硫酸钾20 kg,肥料撒施后要松土,然后给合砻糠覆盖每667 m2施鸭泥7500 kg。(6)1月中旬施笋期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尿素25 kg,以促使笋体增大。(7)2月中旬施延长产笋肥,每667 m2施尿素25 kg、复合肥20 kg。

3.3 病虫害防治

具体为:(1)农业防治。主要采取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更新母竹等措施,以提高竹林的抗病虫能力。(2)化学防治。竹锈病可于5月用粉锈宁或敌锈纳等药剂防治,介壳虫、蚜虫、竹螟可用快克或杀虫双等药剂防治。应注意在产笋期要尽量少用农药。

4 铲笋和雷笋保鲜

4.1 铲 笋

竹林产笋初期和产笋末期一般每隔1 d铲笋1次,产笋盛期每天铲笋1次,产笋旺期每天铲笋2次。要注意尽可能地防止雷笋窜出覆盖物而影响雷笋品质。

4.2 雷笋保鲜

具体方法为:(1)沙藏法。在缸或桶内放湿沙(以不粘手为宜)8 cm厚,雷笋尖稍朝上排列于缸或桶内,然后置于阴凉处,可保存雷笋30~50 d。(2)封藏法。将雷笋放入缸内,缸口用薄膜封好,置于阴凉处,可保存雷笋30 d左右。

猜你喜欢
竹鞭松土竹林
基于有限元法的松土器结构分析*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寻访竹林隐士
引种竹子竹鞭扦插繁育技术体系优化研究
天然苦竹林竹鞭及根构特征研究
清晨
竹林野炊
为什么竹子开花后会死?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