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觅瑰宝 喜得种质满库仓
——陇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总结

2019-01-05 15:14王志成李世锋李春艳高圣志豆春蕾张新田张立强
中国种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陇县普查种质

王志成 李世锋 李春艳 高圣志 豆春蕾 张新田 张立强

(陕西省陇县种子管理站,宝鸡721200)

为落实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工作任务,丰富国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确保特有种质资源高质量入库,陇县种子管理站于2018 年5 月开展了全县境内传统农家种植品种、名优特异品种、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及国家濒危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站领导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亲自带领下,经过收集人员历时6 个月的不懈努力,于11 月中旬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取得了丰硕成绩。

1 主要创新性工作

1.1 按自然生态特点合理划分片区并确定区域向导在本次行动的前期,即普查阶段,为了更加快速高效地摸清陇县本地特有农家老品种、重要野生近缘植物及国家濒危农作物,普查人员将县域划分为川原区、南北山区、经纬度边缘区、海拔最高与最低区5 个区域,并为各区域聘请了1 名熟悉本地情况的向导,让本地向导负责前期种质资源分布情况的初步调查,掌握基本情况。经过每位向导的悉心搜集调查、登记宣传,在后期收集过程中,可以迅速找到每个珍稀资源的位置,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地向导也为普查人员与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避免了一些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正是这些向导,帮助普查人员找到了关山白玉米、关山大麻子、百年老桑、百年瓜梨、野韭菜、大红袍谷子、磨盘甜柿子、重苔柿子等宝贵的珍稀种质资源。

1.2 把偏远山区作为种质资源收集的重点区域陇县位于关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间,是一个地貌类型多样、地形破碎复杂的山区县。近年来,随着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加上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导致大量地方品种迅速消失[1]。普查人员在通过第1阶段的普查与收集行动后,结合收集过程中的经验,发现越偏远、越落后的山区村庄,各种地方品种越多,资源多样性越丰富。因此,在后期的行动中,普查工作偏重于对偏远山区村庄进行种质资源的普查与收集。正是在这些偏远山区的村庄,普查人员发现了大量的濒危农作物地方品种,经过抢救性收集,并及时整理送样,挽救了部分珍稀资源灭绝的厄运,为国家种质资源库的多样性提供了保障。例如,在距离城区较远的温水镇峰山村收集到了“旱烟”“兰花胡麻”等珍稀资源。

1.3 在同一生态区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进行抢救性收集县域交界的地方往往比较偏远闭塞,但正是这些地方还保留着不为人知的珍贵种质资源。在此次行动中,为了抢救性地收集到一些濒临灭绝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人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打破了行政区域的限制开展工作,使本地的一些种植年代久远已经消失的种质资源,在相邻村落(属于另外一个县区)得到采集,避免了这一资源的漏采。例如,在陇县八渡镇高楼村相邻的陈仓区某一村庄收集到了高楼村以前一直种植的珍稀品种“两头齐胡萝卜”,这充分体现了对于这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和必要的灵活性。

1.4 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农技人员积极参与对于单位目前在岗的大多数工作人员来说,由于初次接触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经验欠缺,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工作难度较大。为了高效开展工作,更加深入了解地方老品种,避免重复收集到库里已有的种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特意邀请了参加过第二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李建忠、马双成同志参与这项工作[2]。在他们的指导下,工作人员很快掌握了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过程中的许多方法,避免了走弯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根据上一次积累的收集经验和多年的从业经历,深度发掘出了许多具有当地特色的老品种,同时指出了一些上次没有收集过的品种,明显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质量。

1.5 在农民群众中广泛吸纳收集爱好者参与工作

在此次行动的前期,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了解到这次行动对国家的重要性,普查组通过张贴海报的形式到每个村庄进行宣传。通过前期的宣传,在收集资源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农户的理解与支持,并且涌现出了一批种子收集爱好者的积极参与,他们向普查人员提供了收集多年的宝贵资源。例如,东风镇南村的蒲玉民老人,在了解到普查人员的目的之后,很高兴地向普查人员提供了种植年代久远的小麦育成品种关东107、野生资源“野大豆”和老地方品种“爆花玉米”“小乌豆”“白荏子”等7 个稀缺资源。他的做法不仅让这些珍贵的资源得以保存、延续,并且为国家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有了种质资源收集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此次行动才会进展的如此顺利。

2 主要成果

经过6 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共计征集粮、油、豆、麻、菜、瓜、薯、烟、果、杂、绿肥、饲料等12 类作物地方品种及其野生近缘品种133 份。符合要求的样品中,农家种122 份、野生种11 份,其中粮食作物40 份、瓜果蔬菜39 份、经济作物28 份、古老与特有的本地果树品种26 份,其中100 年以上的果树品种7 份,圆满完成了此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同时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不仅锻炼了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为丰富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挽救重要种质资源作出了积极努力,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现代种业发展贡献了微薄之力[3]。

3 一点体会

细心之中多收获,细微之处现资源。通过这几个月的“追寻历程”,从偶尔瞥见农家石阶上倔强生长的“铁杆向日葵”、茅草屋上逆风生长的“老洋麦”,到“百年老桑”“百年瓜梨”和农民小屋里保存的稀有品种,这一切,都需要工作人员细心去发现,用心去收集。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细心的精神、细微的视觉,才能让这么多宝贵的种质资源被发觉、被保存、被利用,成为农业科研的宝贵财富。

对于收集过程中和收集回来的样品都会做到及时处理,以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种质资源的完好度。一是对征集回来的各类样品及时进行编号、填表,并对收集到的农作物种子进行以发芽率为主的检测;对于失去活力的种质资源及时剔除,不进行报送,以提高上报资源的可靠性。二是及时整理编号并采取防失水处理。对于灌木、乔木类枝条样品,则及时用湿巾包裹,防止失水。在做好处理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将样品送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便及时入库和更好的保存[4]。三是及时请教有关专家,确保工作质量。在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和保存过程中,对于稀有品种、特殊品种以及遇到的问题,会在第一时间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以确定样品的重要性和对应的保存方法。这不仅促进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濒危种质资源的认定和抢救性征集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陇县普查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成就“养鸡大王”致富梦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泥中打过“滚儿”更识乡村“味儿”——陇县“怀才”青年得遇广阔天地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这样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