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观察

2019-01-05 15:16刘松瑜
医药前沿 2019年19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人员研究组

刘松瑜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急诊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病之一,多因过度疲劳、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寒冷刺激、便秘、情绪异常激动等因素所致。该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速、致死率高等特点,因此,临床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方案和护理配合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才能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和改善其预后[1]。以往,临床在急救中多采用传统护理配合,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甚理想,我院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2)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风湿性心脏病等其它心脏疾病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4:6,患者年龄分布:44~76岁,平均年龄(59.4±2.6)岁,病程分布:1.0~8.5h,平均病程(5.2±0.4)h;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2:8,患者年龄分布:45~74岁,平均年龄(59.6±2.3)岁,病程分布:1.2~8.4h,平均病程(5.3±0.5)h,上述一般资料对比,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路径干预,主要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给患者提供用药、体征监测护理。研究组施行急诊护理路径干预,(1)快速分诊护理,患者入室后,护理人员需快速、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与身体状况,以及时根据患者病症情况将其推至相应的急诊抢救室进行急救,分诊时间一般控制为3min内;(2)诊断配合护理,急诊科护理人员接收患者后,需快速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根据心电图结果传输至胸痛中心微信群,主治医生明确最终治疗方案,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和吸氧,心电监护,指血糖监测,抽血急查血常規、血凝、輸血前全套、心机标志物(四项),并遵循医嘱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用药护理,诊断配合时间控制在15min内;(3)转运护理,完成患者的诊断配合护理后,护理人员还需将患者转运至介入室,导管室进行治疗,并协助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的判定标准为:经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均恢复稳定,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0.6±0.2)min、急诊停留时间(9.5±2.4)min、抢救时间(39.7±6.0)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5±0.8)min、(21.4±5.3)min、(62.2±6.9)min,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41,t=9.528,t=8.156,P<0.05)。

2.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5.0%(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16/2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7,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持续性或急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疾病,其不仅会引发患者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压榨性胸痛、伴出汗、濒死感等症状,同时还易诱发其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不仅规划了各项抢救护理措施,还明确规定了相关抢救工作时间,因此,其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从而有助于提高其预后效果[2]。

本研究中,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施行传统护理路径及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0.6±0.2)min、急诊停留时间(9.5±2.4)min、抢救时间(39.7±6.0)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5±0.8)min、(21.4±5.3)min、(62.2±6.9)min,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研究报告中得出的急诊护理路径干预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0.7±0.2)min、急诊停留时间(9.5±2.6)min、抢救时间(39.9±5.2)min均显著短于传统护理路径干预组(2.4±0.6)min、(21.8±5.5)min、(61.4±7.7)min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急诊护理路径干预,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还能提高其抢救效果。

综上所述,与传统护理路径相比,急诊护理路径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护理人员研究组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