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的产业优势及关键生产技术

2019-01-05 19:18李学国
中国果菜 2019年5期
关键词:有机农药蔬菜

李学国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农业农村局,河北承德068250)

有机蔬菜是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添加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产物等物质的蔬菜。国际蔬菜标准把蔬菜主要分为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1,2]。如今,消费者日渐注重食品安全,有机蔬菜因其生产过程可追溯、销售过程透明和可持续环境生产措施而受到人们青睐,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日本的有机蔬菜普及率高达80%,美国高于85%。2018年我国有机蔬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蔬菜总种植面积的0.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价格高、消费人群较少、购买量低等,生产过程技术要求严格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3,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市场对无公害、有机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有机蔬菜生产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分析了有机蔬菜的发展前景,并针对有机蔬菜普及率低的现状,从生产技术层面提出了有机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

1 有机蔬菜的优势

1.1 营养丰富

有机蔬菜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均比普通蔬菜高,而且无农残,口感佳,常吃有机蔬菜能改善体质。有机蔬菜的营养品质主要指蔬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包括各种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以及一些具有抗氧化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如类黄酮含量会成倍增加,该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资料显示,有机蔬菜中抗氧化剂的含量比普通蔬菜高200%,可以降低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5]。

1.2 安全性高

有机蔬菜是在农作物栽培技术不断成熟的情况下推广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蔬菜中的有毒物质,如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都被严格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食用后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并且营养价值较高。有机蔬菜种植讲究的是安全、自然的生产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和维持生态平衡。因为有机蔬菜不施化肥、农药和催熟剂等,常吃有机蔬菜,可减少吃入有毒污染物的机会,减少患病的机会[6]。如果食用一般的蔬菜,里面含的农药长期累积在人体,可能会导致肝的病变,而有机蔬菜不含化学肥料和农药,对人体比较健康、安全。王健等[7]比较分析了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的营养品质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蔬菜各营养品质指标均普遍高于普通蔬菜,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极显著,亚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普通蔬菜,且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1.3 经济效益高

国内的有机蔬菜市场总体来说是供低于求,致使部分外国有机蔬菜进入到中国市场。目前美国、日本、德国都在向中国出口有机蔬菜,此外加拿大、澳洲等也有意向中国出口有机蔬菜。进口有机蔬菜要能在中国市场销售不但要通过出口国当地的认证,还要通过中国的有机蔬菜认证标准,根据国际惯例还要求出售方提供由有机认证机构出具的销售证,证明其出售的产品是经过该认证机构认证的,并且在认证的数量范围之内[8]。进口有机蔬菜因为要经过多个关卡才能进到国内市场,品质有保证,但价格却相对较高。本来有机蔬菜就是高端高价产品,外国进口的有机蔬菜由于运输等环节,成本价会更高,市面上进口的有机蔬菜价格就更加昂贵。因此,我国自己生产的有机蔬菜成本降低,面对巨大的需求市场,经济效益可观。

1.4 发展空间广阔

有机蔬菜大部分是出口国外,国内的有机蔬菜市场在2000年才开始启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食品需求的日益强烈,国内有机蔬菜不断地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机蔬菜质量要求很高,生产、加工、运输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而且涉及的蔬菜品种和参与的经销商较少,因此,目前国内有机蔬菜销售仍只是集中在超市卖场,虽积极向专卖店和餐饮进军,但只集中在全国少部分发达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有机蔬菜价格平均比普遍蔬菜高出4~5倍,还不能普遍地走上大众餐桌。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有机蔬菜是大势所趋,但尚需时日。

2 有机蔬菜关键种植技术

2.1 品种选择

在种植前选好品种是有机蔬菜种植的首要一步。种植有机蔬菜宜选择病虫害发生较轻、生长期较短的作物,如菠菜、胡萝卜、萝卜、蒜薹、毛豆、牛蒡、芋等[9]。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生长势、抗逆性、抗病虫害强的优质品种种植。选择正规厂家没有经过化学物质和转基因的处理的种子,严禁使用不正规的或经过化学物质处理的种子。

2.2 地块选择

生产有机蔬菜,要求土壤无污染。作为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田,要远离有污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工厂。选择生产基地事先要采集土样,送往有关单位化验,检查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如果超标则不宜用作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城区、矿区以及工业区等污染区的土壤中砷、镉、汞、铅等重金属含量较高,种植出的蔬菜农残等严重超标。而且地块最好有一个转换期,将常规的地块转换为有机场地,一般需2~3年时间,经过转换后的地块种植出的蔬菜才能叫有机蔬菜。

2.3 栽培管理

2.3.1 合理安排茬口

蔬菜田多年连作会产生连作障碍,重茬连作往往会造成病虫害的严重流行,加剧病虫害发生。合理轮作是利用寄主和外寄主植物的交替,切断专性寄主性病虫的食物链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防治病虫。有机蔬菜生产中可进行水旱轮作,这样会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的小气候规律,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此外,应根据作物特点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将作物主要生长期安排在病虫危害较轻的季节,避开病虫的危害。

2.3.2 加强田间管理

有机蔬菜的栽培必须严格管理,通过播种育苗、合理密植、植株调整等技术后,再提供蔬菜适宜的生长环境,如光照、温度、湿度等,才能实现高产和优产的目的。生产上要注意推广滴灌技术,降低空气湿度,高畦栽培,加强中耕除草,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增强通风透光性能,并注意轮作换茬[10,11]。

2.3.3 加强病虫害防治

有机蔬菜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方法有很多,如选择合适的地块,封闭管理,与其他地方要有安全隔离区或者缓冲带,作业工具专用等,以防虫卵病菌进入到有机蔬菜地块。优先选择嫁接技术进行土传病害的防治,合理布局蔬菜作物,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

有机蔬菜的物理防治方法常用的有防虫网、粘虫板、捕杀灯、性诱捕剂、利用天敌等。防虫网主要用于夏秋季小白菜、菜心、夏萝卜、甘蓝、花菜以及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的育苗和栽培,可提高出苗率、成苗率和秧苗质量[12]。利用天敌也可以防治病虫害,可利用的天敌主要有赤眼蜂、丽蚜小蜂、蜘蛛、食蚜瘿蚊、食蚜蝇、草蛉、瓢虫等。防治蔬菜的菜青虫可以在害虫卵初盛期,每667 m2地放1~3万头赤眼蜂,隔2 d放一次,连续放3~6次,可以有效控制为害。粉虱、蚜虫、叶螨等害虫的天敌有食蚜瘿蚊、小花椿等。

此外,有机蔬菜生产中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有机蔬菜并不是不能使用农药,而是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可以使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易降解,不会残留在植物体内,对人畜无污染、无危害。常见的植物源农药有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植物激素、苦参碱、茴蒿素、印楝素等,如印楝素对昆虫具有很强的胃毒、触杀、拒食、抑制害虫生长发育、驱避、抑制害虫呼吸、抑制昆虫激素分泌、降低昆虫生育能力等多种作用。苦参碱是天然植物性农药,对人畜低毒,是广谱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一些作物上的黏虫、菜青虫、蚜虫、红蜘蛛有明显的防治效果[13]。

2.4 施肥

有机蔬菜和其他蔬菜的最大区别就是施肥不同,普通蔬菜为了降低种植成本,通常使用价格较为便宜的化肥。而有机蔬菜不能使用这些化肥类的化学物质,其肥料主要来源于动物的粪便、植物制肥以及多种矿物质粉等,还有其他经过认证的有机肥。施肥时要注意均衡搭配,以施足基肥为主,追施为辅。施用充分腐熟的各种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如人畜粪便、植物茎叶、豆科绿肥、草木灰、豆饼、蓖麻饼等。经发酵腐熟,作基肥或追肥。有机蔬菜生产允许使用有机肥料(包括动植物的粪便和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和饼肥等,通过有机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和部分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和氯化钙等物质)。

2.4.1 施足基肥

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时,应做到种植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使用动物肥与植物肥的比例以1:1为宜。将施肥总量的80%用作底肥,结合整地将肥料均匀混入耕作层内,以利根系吸收。结合整地施腐熟厩肥或生物堆肥45~75 t/hm2,有条件的可使用有机复合肥作种肥,使用量为1 500 kg/hm2。方法是在移栽或播种前,先开沟或穴,将肥料放入后填土,再种植或播种,施肥深度以5~10 cm为宜。

2.4.2 巧施追肥

结合浇水、培土等进行土壤追肥,主要是使用人粪尿及生物肥等。也可进行叶面施肥,在生长期选取生物有机叶面肥,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铺肥追肥方式,当蔬菜长至3~4叶时,将经过晾干制细的肥料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距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追肥;对于种植行株距大的蔬菜,可采用开穴追肥方式。注意施肥时应根据肥料特点及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同的蔬菜种类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灵活搭配,科学施用,才能有效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有机农药蔬菜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奇怪的蔬菜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蔬菜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