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以前的医学流派概述*(续完)
——兼论医经与经方的关系

2019-01-06 00:58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杂病论仲景经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刘文平 王庆其△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学科《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社会文化》项目(编号:A1-U151904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庆其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2013)

△通讯作者,E-mail:wang_qin_qi@sina.com

(接上期)

医经与经方的关系诸说

章太炎先生曾言:“讲国学而不明派别,将有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之感。”[28]中医学作为国学的一个分支,讲中医学而不明派别,不知衍变,往往得之玑羽,失之鹏鲸。所谓不辨门径,何窥堂奥?循流派之门径而入,则所入愈深,所见愈奇,所得愈多。然而中医历史上流派纷呈,诸家叠出,各家各派融合裂变,厘清诸家关系,殊为不易。特别是医经家与经方家的关系,前辈诸贤,各有高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医经、经方,自古有别

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医经传于世者多矣。原百病之起愈者,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者,本乎神农;汤液则称伊尹。”[29]他认为医经、本草和经方(汤液)分别起源于黄帝、神农和伊尹,医经与经方有不同的理论来源。明代俞弁推衍其说,如《续医说》载:“医之为道,由来尚矣。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芳尹。此三圣人者,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也认为医经与经方来源不同。

顾漫等[30]认为医经与经方之分,颇如“道”与“器”、“学”与“术”,各有理论与技术传统。医经与经方两大医学流派分别上承伏羲(针灸脉学)、神农(本草药学)两系之遗绪,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理论来源。

2.《伤寒杂病论》源于《汤液经法》,为经方派著作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伊芳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芳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可施用。”宋·林亿等《伤寒论序》也引用皇甫谧的说法,认为《伤寒杂病论》是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而成的。《伊尹汤液》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汤液经法》三十二卷”,可惜是书已经亡佚。

南朝·梁陶弘景《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记载:“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又说:“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 证明了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所云《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的传承关系。

民国杨绍伊、刘民叔以“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为据,认为《汤液经》原文一字无遗存在于《伤寒论》中。因而于王叔和撰次遗论中进行辑复,力求还原《汤液经》原貌,辑复成《伊尹汤液经》一书。是书将条文分为汤液经原文、仲景论广、仲景遗论三类。《伊尹汤液经》一书以较多篇幅论证了《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及“夫天布五行”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段文字为王叔和所加,后来窜入正文。进一步证实了《伤寒论》主要内容来自《汤液经》。刘民叔对中医的源流作了一个梳理,认为中医学在汉代以前主要有两大派别:一个是炎帝神农,即经方学派,该派重在研究汤液、本草、证候,张仲景为集经方学派之大成者;另一个是黄帝轩辕,即针灸学派,重在研究脏腑经络。张仲景《伤寒论》直接来源于《汤液经法》[31]。

现代不少医家认为《伤寒杂病论》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论广”形成的。如李茂如先生在尚未刊行的《医籍序录集稿》一书(见钱超尘引述)中谓:“考医门学派,自两汉以迄六朝,本有医经、经方之别,《汉志》分载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梁阮孝绪《七录》分载医经部八种,经方部一百四十种,典籍具在,昭然可稽。尽管二者至唐宋以降书目日繁,融之衍之,门类别创新例。然当汉末之际,仲景之学固属经方学派殆无疑义。”[32]伤寒学家刘渡舟在其《方证相对论》[33]一文中说:“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中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

任灵贤[34]从《针灸甲乙经·序》、《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及仲景自序、《古本康平伤寒论》等史料,并旁引《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文字与方药,通过分析《伤寒》与《内经》的内容,认为《伤寒杂病论》的确源于《汤液经》等古经方学派的著作。

3.《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无关

众多医家由肯定《伤寒杂病论》源于经方派著作《汤液经法》进而推广其论,否定《伤寒杂病论》与医经派著作《黄帝内经》在理论方面的渊源关系。以吉益东洞、山胁东洋、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为代表的日本古方派医家,推崇《伤寒论》、《金匮要略》,强调方证对应,擅长腹诊,排斥金元医学中脏腑经络、五运六气、升降浮沉、引经报使等学说,否定《内经》与《伤寒》之间的内在联系。近代伤寒注家陆渊雷、余无言等受日本古方派影响,认为《伤寒论》与《内经》并无明显的渊源关系。如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叙例》云:“仲景自序虽云撰用《素问》,今考论中用《素问》者,百仅一二,皆沿其名而不袭其实,旧注援《素问》为释者,回曲穿凿,捉襟见肘,甚无谓矣。”余无言《伤寒论新义·论六经》云:“六经之说始于《素问》,《素问》一书实为战国时人所著,盖其时学说庞杂,纷极一时,人各为书,恐后人不己信也,每每托名于黄帝,观班固《汉书·艺文志》自知之,其时著书立说,托黄帝名者约20家,迨至汉末,仲景集汉以前医学大成,著为《伤寒杂病论》,其自序撰用《素问》,然皆沿其名,而不袭其实,虽有六经之名,但文中无一言及脉络,此可知仲景以六经名篇者,非其本意,只以《素问》六经之说,由战国至汉末,数百年来,信之者众,积习难改,故仲景不得已仍沿用之耳。”

经方医家胡希恕否认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与《黄帝内经》的传承关系,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一书载:“中医的发展原是先针灸而后汤液,以经络命名病习惯已久,《伤寒论》沿用以分篇,本不足怪,全书始终贯串着八纲辨证精神,大旨可见。惜大多注家执定经络名称不放,附会《内经》诸说,故终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律体系,更谈不上透视其精神实质了。其实六经即八纲,经络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书是通过仲景书来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35]后学从之者众,以冯世纶教授为代表的经方研究学者,继承其余绪,认为《伤寒杂病论》主要来自于《汤液经法》等经方医学,《伤寒论》的六经与《黄帝内经》的六经是不同的理论概念。他在《两个六经不能混淆——<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来源》[36]一文中指出:“《伤寒》的方证和内容主要来自《汤液》,张仲景的《伤寒》中的主要理论六经,来源于《汤液》及古代阴阳学说的八纲理论。其他理论,如反映于方证中的气血、营卫、外邪(风寒暑湿燥火)、痰饮、水毒、瘀血等理论概念,亦主要来自《汤液》,部分来自史前的医经。经方《汤液》是《伤寒》的‘祖祢’,医经包括《黄帝内经》不过是其‘东邻’。”六经辨证是伤寒理论体系的框架和核心,胡希恕、冯世纶等经方研究学者否定六经辨证源于《素问》,也就彻底否定了《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渊源。

4.仲景垂妙于定方,撰用《素问》、《九卷》

金·成无己首开以经注论、以经释症、以经释方之先河,以《内经》、《难经》的理论作为指导来阐释张仲景《伤寒论》,从《内经》四气五味和君臣佐使的角度对《伤寒论》112方进行了组方原则及配伍意义的分析[37]。成氏溯源穷流,对《伤寒论》制方之理析微阐奥,认为仲景立方之意源于《内经》。后世伤寒学派中“维护旧论派”的医家,如张卿子、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园等上承成氏余绪,以《内经》之理发挥《伤寒》之论。“维护旧论派”的伤寒著作之中,引用和发挥《内经》之文与《内经》之理甚多。其本《内》、《难》之旨以发《伤寒》之微,至今仍为很多伤寒学者所遵从。

日·山田正珍(1749—1787年)为德川时期著名儒医,其《医书考》曰:“《伤寒论》六经之名,盖据于《素问·热论》者也。其所谓太阳病刺风池、风府者,据于《素问·骨空论》刺法者也。其所谓发汗后脐下悸,以甘煉水煮药者,据于《灵枢·邪客》篇半夏汤煎煮法者也。其所谓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却治其厥者,据于《素问·标本病传论》‘小大不利治其标’之语者也。其他本于《素》、《灵》者不少,孰谓仲景不撰用《素》、《灵》哉!”[38]山田正珍认为《伤寒论》的成书与《黄帝内经》有关。

5.《伤寒杂病论》是集大成之作,医经与经方融为一体

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金匮论》中说:“其论病,皆本于《内经》,而神明变化之;其用药,悉本于《神农本草经》,而融会贯通之;其方,则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证加减之法……”章太炎《医术平议》云:“医经、经方,自古有别。《素问》、《针经》、《甲乙》、《八十一难》诸书,其论病因则详,不及汤剂。孙思邈、王焘之书,汤剂备矣,而论病亦已阔疏。兼综之者,其为仲景叔和耶。《平脉》所次,非独《伤寒》一端。《伤寒论》者,梁世名《辨伤寒》,与《张仲景方》异录。盖《金匮要略》为经方,《伤寒论》即兼医经、经方二事。《脉经》亦略录方剂,书本医经,复兼经方之业。”[39]裘沛然先生在给陈亦人教授所著《伤寒论求是》一书所作序言中言:“《伤寒论》者,汉张机寻汤液之坠绪,阐《素》、《难》之精义,为我国医学树立典范作也。”[40]徐大椿、章太炎、裘沛然等先生肯定了《伤寒杂病论》来源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经方家著作,但也不否认《伤寒》与《内经》之间的联系。

米鹂[41]在其博士论文中写道:“仲景药依《神农本草经》,方选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根据医经家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的理论,取法于《素问·热论》篇,以六经病为纲领,分论外感病证,设置了六经施治的框架系统,将理法方药一线贯穿,‘医经’与‘经方’融为一体。”

我们的观点

近年来,在回归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中医药界也掀起了一股回归经典、研究经方的热潮。“经方热”的背后,部分学者尊《伤寒》而贬《内经》,过分强调医经与经方不同的学术渊源,夸大《伤寒》与《内经》之间的学术鸿沟。笔者认为这不是对传统的回归,是因门户之见而对传统的误读。固守学术壁垒,否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正是仲圣所批判的“各承家技,终始顺旧”吗?谨略呈管见,以辨章学术。

1.八纲辨证简考

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对辨证纲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丰富的关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论述,但是《内经》有八纲之实而无八纲之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已经将阴阳作为辨证的基本纲领。又《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已经以寒热作为察病和治疗之纲领。《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至今仍然是八纲虚实的界定标准。还有《素问·调经论》的“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此句话虽只有20字,却已经兼具阴阳、虚实、寒热、内外,是八纲辨证的雏形。

《内经》以降,《伤寒论》、《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等著作中逐步发展形成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方法,这些辨证方法当中穿插或渗透着八纲概念。八纲虽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辨证纲领提出来,但是却直接或间接地启发了后世医家。

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凡例》中指出:“是书专以明证为主……有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字。苟能于此八字认得真切,岂必无古方可循。”[42]孙一奎将寒热、虚实、表里、气血作为临证指导之八纲。方隅《医林绳墨·伤寒》说:“虽后世千方万论,终难违越矩矱,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43]明确提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的纲领性作用。张景岳明确提出以阴阳为大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阴阳二纲临证实用之变化,明确了八纲内部的纲目关系。如《景岳全书》载:“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又说:“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指诸掌矣。”[44]张景岳第一次对八纲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清·程钟龄对八纲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在《医学心悟》中说:“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45]指出八纲辨证对其他辨证方法的统领性作用。

近人祝味菊首次明确提出“八纲”的名称。他在《伤寒质难》中说:“夫病变万端,大致不出八纲范围,明八纲,则施治有所遵循,此亦执简御繁之道也。”“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46]此后在各类中医书籍中正式使用“八纲”的提法,八纲辨证成为各类辨证纲领的总纲。

2.六经辨证源自《素问·热论》六经分证而非八纲

六经辨证,准确地说叫三阴三阳辨证,是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提高而得来的。《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很显然,仲景六经辨证是在此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不是来自八纲。八纲辨证作为一种辨证论治的纲领是在明清时期被提出,并且直至近代才被确立。如何能言六经来自八纲?即便如胡希恕先生所言“六经来自八纲”之八纲非辨证之八纲,而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这四对范畴。这四对范畴亦早已应用于《黄帝内经》之中,如何能言“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

3.《伤寒论》方剂的组方法则与《黄帝内经》有关

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所使用之方剂主要来源于《汤液经法》,而《汤液经法》之成方法则与《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有关。近20年来,马继兴等考证了《汤液经法》的内容和《伤寒论》的关系,由《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记载,证实《伤寒论》的主要方剂来自《汤液经法》的二旦、六神、诸大小补泻等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作者陶弘景指出《汤液经法》的组方理论浓缩于卷首的“五味补泻体用图”当中。陶弘景云:“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则医道毕矣”。详细考究此图所蕴含的组方法则,我们可以发现此法则与《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有关。《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提出了五味调补五脏虚实的治法,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味补泻理论秉承《藏气法时论》思想。《辅行诀》本脏之用味为《藏气法时论》中五脏所“欲”之味,亦为补本脏之味,本脏之体味为《藏气法时论》泻本脏之味,本脏之化味为《藏气法时论》宜“急食”之味(注:《辅行诀》所载五脏苦欲条文,有两条与《内经》有异)。《辅行诀》按《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成方,证明《汤液经法》所载方剂其成方理论亦与《黄帝内经》有关。所以,笔者认为传承自《汤液经法》的《伤寒杂病论》,其方剂的组方法则与《黄帝内经》有关。

由此可见,仲景六经辨证体系,其辨证框架来自于《素问·热论》,其所使用的大部分方剂的组方法则与《黄帝内经》有关。因此,如果说张仲景之前的“医经家”和“经方家”确实属于不同的学术流派的话,那么这两大医学流派传承到张仲景这儿已经有渐趋融合的趋势。张仲景将医经家和经方家有机结合起来,全面继承和总结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构建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该辨证体系传承自《黄帝内经》和《汤液经法》,《黄帝内经》实非《伤寒》之东邻,乃《伤寒》之祖祢。在仲景这里实现了医经家与经方家的融合,中医学也因之而传承千载,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杂病论仲景经方
《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定量思想初探*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千年“经方”祛病痛
“老干爹” 难追老干妈
3类人不宜做艾灸
仲景食品首发过会面临经销商流失等多重风险
An Analysis of Medication Rules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Restless Legs Syndrome Based on Data Mining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培养“仲景学子”的几点思考
仲景辛味药配伍规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