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保障农作物高产丰收

2019-01-06 08:29李国芬
吉林农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作物

李国芬

(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吉林公主岭136100)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对于促进农作物高产和丰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及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措施。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技术,从当前的推广程度而言,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新技术,因为已经得到长时间的推广和应用,在很多地区都已经得到了推广使用并取得了实效。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实质就是通过土壤结构的改善,可以减少风蚀、水蚀防治土壤养分流失,有效保护土壤,保证土壤墒情,更好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可以减少劳动的投入,让作业程序简单化,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低损耗、高效率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根据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资源条件等对农作物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对种植环境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通过综合耕作技术对水资源、土壤资源及生物资源等发生积极影响,以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是利用技术对种植土壤环境进行改善,使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在降低作物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作物种植效益。

2 保护性耕作的作用

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可以有效蓄水保墒。以吉林省为例,季节性干旱问题困扰着吉林地区,尤其是西部半干旱地区,情况更加严重,通过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后,可以使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二是降低土壤侵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具有显著降低风蚀和水蚀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避免水土流失,有利于固土,还可降低风蚀,保护土壤水分;三是可以培肥保育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秸秆和根茬直接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充分培肥地力。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打破犁底层;四是可以实现节本增效。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方式种植的玉米可减少耕整地环节,用免耕播种可降低成本500~700元/公顷;五是在干旱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节肥、节水、节省劳力,节省能耗成本750元/公顷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一次进地完成多项作业,节省了清理秸秆、整地起垄、镇压、浇水等程序,降低了能耗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六是可以实现持续增产稳产。因地制宜,科学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有数据表明:在吉林省的敦化市和四平市两地分别实施3年和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增产均达到10%。

3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措施

3.1 适应市场需求 进行机制创新

为使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应市场需求,需要加强农机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通过机制创新,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带头作用,以使农机购置由政府资金扶持向市场化经营转化,最终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

3.2 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平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系统的技术工程,主要通过农业生产机械化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深松技术、机械化少耕技术、机械化联合播种技术和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等。需要根据区域实际生产环境进行技术的研发,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基础上增加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为农作物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中注意事项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