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大白茶一年两季留穗技术

2019-01-06 18:18叶昌博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茶苗九龙大白

叶昌博

(松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松溪 353500)

九龙大白茶原产于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九龙岗。1958年前后,松溪县茶叶技术人员对九龙岗茶园进行观察鉴定,通过单株选育,逐步育成九龙大白茶品种。并于199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闽审茶1998001。2009年被福建省农业厅批准为省级优异种质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闽HW008)。

九龙大白茶萌发早,产量高,发芽较密且壮,持嫩性强,茸毛特多。松溪县茶科所品种园长期观察发现,九龙大白萌芽比福鼎大白平均早5天,比政和大白平均早20天。2010年和2011年在福建福安社口观测,九龙大白一芽二叶初展期分别出现于3月24日和4月2日,政和大白一芽二叶初展期分别出现于4月8日和4月17日[1]。近5年松溪县范围内九龙大白茶每667m2产干茶平均230kg以上。在福建福安社口取样,九龙大白一芽三叶百芽重109.0g,2年平均春茶一芽二叶含茶多酚13.0%氨基酸4.1%,咖啡碱3.6%,水浸出物44.1%;福鼎大白一芽三叶百芽重63.0g,在福建福安社口取样,2年平均春茶一芽二叶含茶多酚14.80%氨基酸4.0%,咖啡碱3.3%,水浸出物49.8%[2]。

九龙大白茶制成绿茶,色泽翠绿,白毫多,带花香,醇厚鲜爽,回甘好。松溪选送的九龙翠芽、九龙雪芽、九龙玉叶等产品多次获评福建省名茶。九龙大白制作工夫红茶,色泽乌黑油润,壮结,露毫有锋苗,汤色橙红明亮,醇厚鲜爽,有花果香,得到业界认可。近年来白茶热销,九龙大白茶因萌芽早,产量高,芽肥壮、显毫,制作的白茶芽毫肥壮、白毫显露、底色翠绿、汤色嫩黄明亮、毫香显、甘和鲜爽醇深受市场欢迎,被各地茶企大量收购,茶农也进行改种。但九龙大白茶种植面积小,穗条稀缺,市场茶苗缺口大,单株茶苗最高价曾达9毛。2018年松溪县出台《保护和推广地方优质茶树品种资源实施意见》,计划5年内种植2万亩九龙大白茶。松溪县茶科所与育苗大户、茶企承担省科技厅《九龙大白茶规模繁育及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集成示范实施方案》项目(闽科技[2019]2号,编号2019S00471),在松溪县郑墩双源村九龙大白茶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渭田东边村茶园,选取5亩纯度较高的九龙大白茶茶园进行两季留穗,并在松溪县茶平乡进行扦插繁育,基本实现九龙大白茶一年两季快速繁育,为市场提供大量苗木。

1 九龙大白茶一年两季留穗技术

松溪县茶科所40多年来一直从事茶树扦插技术研究,建设有九龙大白茶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并与松溪茶平乡育苗大户、茶企合作实现两季扦插的商业化生产,提高了茶苗成活率、商品率。本文主要基于生产实际并参照部分实验数据探讨介绍九龙大白茶留穗园管理技术,找到最佳留穗时间、剪穗时间、穗条成熟度判断、穗条产量、扦插穗优良率。

目前,大白茶繁殖技术趋于成熟,传统生产模式多为春茶销售茶青,夏秋茶留穗,10月进行扦插。袁弟顺认为白茶系列品种短穗扦插每公顷可育苗150-250万株,繁殖系数为50-250,成活率80%以上。一丛茶树多可取插穗1000个以上,每千克枝条可剪300-400个插穗,取穗园和苗圃比值约为1:1.0-1.5。[3]2016-2018年,松溪县留穗示范基地亩产插穗550-650kg/年,每千克枝条可剪350-450个插穗左右,其中春穗250-300kg,夏秋穗300-350kg,优质率约为88%,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插穗。生产中的成活率65%(松溪茶农扦插密度太高,近30万株/亩),大田条件比实验条件下各项指标都有明显下降。实际生产中严格控制成本,近年来节省人工成本在留穗园管理,扦插、苗圃管理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1.1 九龙大白茶留穗园的越冬管理

松溪县茶科所多年实验发现,坚持做好茶园越冬管理,施足基肥,增大磷钾肥比例,来年新稍生长旺盛,腋芽饱满[4],对穗条品质影响大。基肥采用菜籽饼与羊粪发酵做基肥,每亩施用基肥50 kg,碳氨10 kg、15-15-15复合肥40kg[5]。冬季修剪深度在顶芽以下40cm左右,并用石硫合剂封园,商业化生产施肥量较实验低,管理也更加粗放。

1.2 九龙大白采穗园的春季管理

春茶留穗,不采摘。茶芽萌发时,每亩追施30-50kg复合肥。在留养时注意品种提纯,春茶生长至二三叶时,要将茶园中间杂的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福安大白、福云6号等品种标记,并及时摘除,并标记(双源村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种植于1987年,混杂部分其他品种)。传统生产中春茶留穗至5月中旬,穗条长至一芽四五叶时,五叶居多,依据木质化程度分批进行打顶,摘除生产长旺盛的茶芽,适时打顶能抑制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和嫩茎木质化[6]。近年来,大部分茶农生产穗条时将打顶时间控制在穗条采收前10-15天,甚至不进行打顶,以减少劳动力投入。他们认为打顶以后,穗条侧芽迅速发育,侧芽过度生长,大量增加剪穗工作量。不打顶穗条除顶部1-2叶的顶梢不够成熟,无法扦插,其余部分整体嫩度高、活性好,扦插成活率更高,而且能防止穗条底部过度老化,明显提高基部插穗的优质率。松溪县茶科所育苗经验也认为适当缩短打顶后穗条的生长时间,可防止穗条过度木质化,九龙大白茶无需提前打顶,刻意促进穗条木质化。注意5月期间一般不宜施氮肥,据梁月荣[7-8]等研究报到,母叶内的淀粉、非蛋白氮含量和母茎内的碳氮比高,母叶内蛋白氮含量低的品种,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松溪县茶科所90年代留穗实验也发现,过度施用氮肥会延长穗条成熟期,导致木质化不足,降低优质率。

病虫害方面,研究发现九龙大白茶平均叶蝉虫量比值为2.23-2.38,对小绿叶蝉的抗性弱;平均螨量比值为0.08,对茶橙瘿螨的抗性强;见有红锈藻病、赤叶斑病、圆赤星病[9]。九龙大白茶留穗茶园结合福建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进行管理,使用部分物理防治手段(未采用有机茶园管理标准)。留穗茶园由于没有分批采摘,主要危害嫩叶的病虫害更容易发生。3月下旬打开天敌友好型LED杀虫灯,光源距茶树顶部40cm,一般建议以20亩/台的密度在茶园安装(留穗茶园面积小,无法完全利用)。在茶园布置灰茶尺蠖等害虫的性信息素诱捕器,若灰茶尺蠖较多,可施用联苯菊酯、氯氰菊酯;4月上旬发现象甲后及时浅耕,清除杂草与落叶,4月间雨后喷施白僵菌。4月中下旬放置茶小绿叶蝉数字化色板(RGB=255,215,0),以高于茶丛0-20 cm的高度,20-25块/亩的密度悬挂,5-6月为茶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推荐应急化学农药茚虫威、虫螨腈、唑虫酰胺。茶树螨类施用虫螨腈、联苯肼酯等药物[10-12]。留穗茶园位置孤立,周边无大规模连片茶园,2015-2018年未爆发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病害,各类害虫虫口数也稳定在药物防治指标以下。

1.3 九龙大白采穗园的夏季采收

剪取适当的插穗是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九龙大白茶插穗主要选择粗短、含完整单叶、饱满单腋芽、3-4cm绿色木质化插穗[13-14]。生产中夏季采收最佳时间有争议,5月下旬到6月中旬都有,采收较早,穗条产量低,整体活性更强,其中半木质化插穗较多,过熟穗条少,5月下旬天气较6月凉爽,方便扦插和田间管理,减少人工成本。新插穗对高温和强光照有一定缓冲时间。采收较晚,穗条产量明显提高,整体活性降低不大,过熟穗条稍有增多,6月天气炎热,增加了人工成本,新插穗直接面对对高温和强光照。鉴于目前九龙大白茶种植面积小,穗条贵等情况,示范基地留穗茶园2016-2019年都选择在6月上旬或中旬采收,具体时间依照当年穗园长势和天气做决定。2018年郑墩双源村九龙大白茶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渭田东边村茶园的春穗产量1628.6kg间,剪单叶短穗约66.8万条。穗条有6-8张叶(6-8节),节间距3-5cm,80%长度在4cm左右。插穗不宜过长,生产中扦插密度高,普遍接近30万株/亩,扦插基质表层黄土粘重,不利于呼吸,短穗扦插有利于穗条呼吸,促进生根。成熟穗条整体以绿色木质化部分、黄绿色半木质化部分为主,占总量88%,穗条底部为棕红色。生产实践观察到半木质化插穗生根活性最高,但容易失水,且抗性弱,苗圃管理难度大;棕红色插穗过度成熟生根能力最弱,出苗率最低。

往年松溪县茶苗生产以乌龙茶品种和福云6号居多,形成一批职业化的苗农和插苗工,他们习惯于高密度扦插。由于九龙大白茶穗条较贵,且为中叶种,不适合高密度扦插,2019年夏插已将密度控制在每亩30万条以下(县茶科所逐年引导降低密度)。扦插密度过高使成活率较实验条件下有明显降低。夏季扦插成活率约60%,底部老化的棕红色插穗成活率约40%。松溪县茶苗生产习惯,夏插茶苗次年3-4月出圃,苗高15cm,松溪县出产得茶苗以根系较发达,植株壮,移植成活率高,丰产快,成为育苗市场后起之秀。

1.4 九龙大白采穗园的夏季留养.

春穗6月上中旬采收完成后.让茶树自然生长至7月上中旬再进行修剪。松溪县茶科所2015年扦插发现6月春穗采收后,马上开始留穗,则夏秋穗条生长至9、10月成熟度过高,虽然产量较高,但优质率低,扦插成活率下降,底部插穗尤为明显。2016年6月春穗采收后,让茶树自然生长至7月中旬,再进行修剪,开始留夏秋穗,10月夏秋穗成熟,产量虽有所降低,但穗条优质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夏秋茶园每亩追施30-50kg复合肥,不宜过度施氮肥。10月上中旬穗条成熟,2018年夏秋穗条产量约1796.3kg,剪单叶短穗约70.5万条,规格与春穗相差很小。秋季扦插新插穗避开夏季高温、强光照和极端天气,若做好越冬保暖,则成活率更高,普遍达到70%,底部老化的棕红色插穗成活率约45%。秋插茶苗次年10月出圃,苗高20cm以上,根系发达,植株壮,市场认为是最优质茶苗。

2 讨论

目前学界对扦插时间的最优选择没有定论。生产中,由于需计算各项成本,且大田条件下天气变化等因素,最优扦插时间难以达成共识,且对生产得影响较小。

九龙大白属中叶种,以单叶短穗扦插,密度相对乌龙茶、福云6号低,2018年松溪有苗农因九龙大白茶叶片较大,尝试半叶短穗扦插,以提高扦插密度,结果成活率估计低于40%,插穗价格高,合算成本发现半叶短穗扦插的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单叶短穗扦插。

松溪以轮种的模式选择苗圃,每亩约30万条插穗(九龙大白茶插穗价格较高,且是中叶种,扦插密度相对较低,但由于插苗女工多年生产习惯,实际上难以大幅度降低扦插密度)。春穗6月中旬扦插,生根快,但天气炎热,气候多变,管理成本高;要注意灌溉、排水、遮蔽、真菌性病害等诸多问题。2018冬季、2019年春夏降雨量是往年3倍,松溪县各苗圃虽未遭受洪灾,但降雨频繁,空气湿度高,土壤含水量持续在饱和状态,茶苗无法正常生根,部分地块真菌性病害失控。雨后,没有及时遮蔽的苗圃在阳光暴晒下大量死苗。夏秋穗10月中下旬扦插,管理成本较低,插穗生长速度慢。冬季注意搭棚保暖,特别注意快速降温的情况。2017年初冬,降温快,入冬早,有部分苗圃未能及时搭棚保暖,导致未搭棚保暖的茶苗发育缓慢,植株细弱,出苗率明显降低。

猜你喜欢
茶苗九龙大白
九龙口:超然江淮间,敢为天下“XIAN”
大白
九龙璧之魂
遇见九龙口 遇见最美的自己
寻找“九龙子”
虎头虎脑的“大白”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大白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