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情,提高教学设计实效的关键要素

2019-01-06 03:37金虹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情感过程课堂

金虹霞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做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概念中“基于”二字奠定了学生在教学设计环节的重要性。操作中,老师常以成人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致教学设计在课堂实践中出现生硬、脱节现象。因此,教师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重视学情分析,借以让设计适应学生的需求。

一、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实现同化与迁移,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进行备课,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了解知识间的联系,重点思考: 1.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2. 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3.哪些学习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等。4.确定好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同时结合学生具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其积累的语言和文字并不多,社会实践经验也不足,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们就要避免一些相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过高的要求。类似于比喻句的使用方法、作用等就不适合在一二年级的课堂中作为重点。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如果在课堂上只停留在让学生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低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二、发现学生知识的盲点,妥善使用教学方法

在对学生学情把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及时地发现学生知识的盲点,并采用一些教学方法,为学生架起学习的桥梁,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所成。

如在设计《莫高窟》一文时,关于飞天的一段内容不仅文字优美,更具写作借鉴的作用。练习写话正好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写作为了一个训练的重点。但是,如果仅仅让学生来照样子写,不做具体指导,学生很难得到提高。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具有梯度性,要给学生一个逐步认识、逐渐习得的过程。

老师预设在学生不能回答到位时,及时点拨,前面是对飞天动作的描写,后面四字则是作者的一种想象。通过老师这样一种“重构”课文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所学的重难点加以重现,使学生学有目标,真正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把准学生情感的脉络,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力是一种源自学习者内心需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课堂实践是分不开的。有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时刻关注好学生的情绪和情感,通过联系生活、情境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设计《学会学习》一课时,为了活跃了学生的上课初紧张的情绪,同时也为本文的学习提供了鲜活的事,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

利用班队课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看清自己的左右手拉着的是谁?确认后,松手。随意走动,等老师喊停时,大家站定,而后双手再寻找原来相牵的手(左右手牵的要与原来牵的一致)。这时学生所处的位置往往会很乱,有的可能还出现交叉的现象。接着,学生再想各种办法使学生恢复原来的位置(拉成一个圆圈)。(注:手不能松开)

师:同学们,记得那次老师让大家玩的那个游戏吗?

生:记得。

师:谈谈你们完成这个游戏过程的心得。

生:我觉得活动中,大家要一起动脑筋想办法。

生:如果有个同学步调不一致,那这个活动就无法进行。

生:我觉得在玩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大家要互相合作。

师:是啊!看来你们都有所体会,总结得真好。****,你们男生最喜欢踢球,你们说说要取胜关键在哪?

生:老师,取胜的关键当然是大家要配合好。

生:是啊!只有后卫、前锋在传球、助攻等环节都配合默契,才能取胜。

师:其实,不管是游戏还是踢足球,合作都是最关键的。(板书:学会合作)生齐读课题

新课标中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教师善于发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设计并组织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体验与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是为了学,只有让学更具成效,教才更具实际意义。教师在完成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实行因材施教,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民主和諧的课堂,温馨快乐的情感氛围;应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充分挖掘和显现教学内容中的教育成分,更要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道德表现。这样一来,伴随知识的积累,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也得到发展,使学生知识与人格同步健康成长。

总之,在教学设计时心中有学生,才能设计出适切于学生的教学方案来,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更具实效。

【作者单位:太仓市双凤镇新湖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情感过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