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学校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

2019-01-07 06:04朱汉楼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实训室基地岗位

朱汉楼

湖州交通学校汽车工程部副部长

基于地方经济与行业人才的需求,我校于1996年成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该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校领导重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体系,拓宽专业内涵,活化专业方向,巩固和加强基础优势专业,大力发展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

经过20年的发展,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得到了国家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重视,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04年被教育部纳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汽修专业实训基地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实训基地;2007年被评为市品牌专业;2010年被评为市实训示范基地;2012年被评为市品牌实训基地、市特色专业;2014年被评为省实训基地;2015年被评为省技工院校品牌专业;2018年被评为省“三名工程”品牌专业。

「深化课改,加快品牌专业发展

2015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省市课改文件精神,以增加职业教育的选择性为主旨,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专业设置、细分培养目标,构建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2015年9月起为课改深化推广阶段,以“将更多的学习权利交给学生”作为选择性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汽修专业作为课改试点专业之一,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构建的“二模二基三群”课程体系大框架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构建了“以企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的选择性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根据“大专业小方向”分别以选择性开设了汽修岗位六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机电维修岗位、农机维修岗位、汽车营销岗位、汽车修复岗位、汽车评估岗位,升学选择性方向课程的学习,并结合汽修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专业拓展课程,创业创新课程,人文素养课程。课程开发是以企业岗位“四以六化”为核心,强化课程建设,依据《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对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结合企业调研,在组织教学和课程专家及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将课程设置落实在实际专业岗位能力应用方面,以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根据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能力为根本,以真实任务为载体,打破传统课程的内容框架和知识结构,知行合一,打造基于工作过程的“四以六化”课证融通课程设计理念。

(2)按照课程设计理念,近3年来,汽修专业教师团队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完成了11门专业课程的建设,汽修专业教师参与编写浙江省中职课改教材2本,这些课程应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通过实践与验证,师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3)行动导向法强化教学模式改革。汽修专业的教学,应以企业岗位工作的目标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创新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辅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汽修专业教师将实践与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进行了《汽修专业实施行动导向法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并获得省一等奖。

「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驾品牌专业发展

学校加大对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托10 000 m2的实训大楼,在理虚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智能实训工程建设,通过“新能源汽车智慧实训室”“理虚实一体实训室”“未来教室”等智能实训室的建设,促进实践性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有效融合。引进具备物联网、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设施设备,建立新能源汽车智能技术实训室。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以“校企双赢”为目标,不断渗透汽车行业,寻找更多的优质企业,促进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汽修专业中采用基地集群式、产业联盟式、教学工坊式、高级研修式等4种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专业领域的企业,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多样化的校企活动。学校长期与吉利集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被授予“吉利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优秀管理团队”“吉利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2014年被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评为湖州市第三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5年获湖州市首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认定。

「信息化教学促进品牌专业发展

学校加大了信息化实训室的建设,大部分汽修实训室添置了智能平板,并建设完成了一套智能录播系统,建立了汽车拆装、汽车检修、汽车电子等仿真实训室。专业教师能通过学校的数字化平台进行课程创建、内容共享、学习过程跟踪和控制、在线测试和作业发布、交流互动、成绩评测和学习成果反馈等教学流程。同时,通过平台,教师可以共享资源库内已有的电子书、视频等教学资源并整合与扩展现有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和备课资源环境,打造本校教学专享的“教学资源云盘”。

我校教师在省教育技术中心申请开设的《汽车维护》网络直播课,得到了中国教育装备网、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和中国教育信息化网等媒体的转载报道。借助此信息平台汽修专业教师轮流开展网络直播课,学生非常感兴趣反响很好,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学方法,再通过信息化培训,提升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给师生带来混合、开放、交互、灵活、智能、人性、生态等新的教与学的感受。

「现代学徒制完善品牌专业发展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科教并重、强化技能、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志向高远、人格健全、技能扎实、富有创新”的社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一个核心和“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与企业共同招生招工(徒)、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的一体化育人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

近几年,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专业对口率90%以上。通过20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我校汽修专业的毕业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我校的汽修专业已经成为“学校有基础、社会有需求、家长有认同”的区域交通特色品牌。

学校每年举办校企合作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习及就业情况,并及时掌握社会上的岗位变化和用工需求。学校与17家汽修单位保持长期的合作,2015年初我院对企业进行抽样调查,企业认为我院毕业生的表现良好以上的为90%;毕业生岗位胜任情况调查满意率达到96%。每年学校在没有召开招聘会之前,学生已基本被用人单位聘走,况且学校承诺每位学生都会推荐2家企业,极大地鼓舞了毕业生的工作热情。

「技能竞赛带动品牌专业发展

我校汽修专业学生在全国及浙江省各项汽修比赛中成绩优异。其中,2014年2人获得全国总冠军、1人获得省一等奖、4人获得省三等奖;2015年2人获得全国二等奖,2人获得省二等奖、4人获得省三等奖;2016年4人获得省二等奖、1人获得省三等奖;2017年1人获得全国汽修大赛一等奖,1人获得全国农机大赛三等奖,1人获得省汽修大赛二等奖,4人获得省三等奖。2018年1人获得全国汽修大赛一等奖,1人获得省汽修大赛一等奖,4人获得省三等奖。

本专业秉承“以赛促教,以点带面”的理念,技能竞赛是对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有利于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带动汽修整个品牌专业的发展。

「社会服务体现品牌专业发展

我校积极开展汽修专业项目的社会培训,在深入行业主管部门和基层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先后成功开发了若干个新的培训和服务项目:一是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培训;二是组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大专生开展非企业员工创业培训,采取“创业导师面对面、成功企业到现场、引导有先进榜样、起步重微小可行”的基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三是开展交通运输企业特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组织专职考评人员,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先后对54家汽运与汽修企业进行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规范运行,且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通过率达100%。3年来累计为汽修企业开展社会培训30余次,多次承办市、区工会汽修技能比赛,开展各类岗位和职业资格培训14 273人次,多次为相关事企业单位提供业务咨询、开展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

品牌专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建设、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在学校建设稳步推进的光环下,汽修品牌专业会发光发热,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实训室基地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