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非洲猪瘟防控策略探析

2019-01-07 01:55徐晓曦范传园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温病猪瘟中医药

徐晓曦,范传园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1700)

2018年8月,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发生了中国的首次非洲猪瘟疫情[1],此后,非洲猪瘟在中国蔓延,不到半年时间全国多地均发布有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当前的形式是非洲猪瘟无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养猪人恐慌,相关人迷茫,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如何控制非洲猪瘟疫情成为了当前的热点。

1 非洲猪瘟概述

1.1 非洲猪瘟的概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等。

1.2 非洲猪瘟的起源与发展

ASF 发源于非洲,之后逐渐传向其他地区。1914年非洲猪瘟首先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共和国被发现[2],1921年洲猪瘟疫情在东非肯尼亚被首次公开报道;1957年传入到西欧葡萄牙,1971年传入南美洲古巴及中美洲地区,随后一段时期内,疫情较为稳定,2007年传入东欧格鲁吉亚和高加索地区,2017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发生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传入中国并迅速在全国蔓延。

1.3 非洲猪瘟的病原与流行病学

ASFV 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有些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病毒粒子呈20 面体对称,有囊膜;ASFV 是迄今唯一的虫媒DNA 病毒,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野猪- 蜱虫- 家猪),拥有庞大而复杂的基因组((170~194kb)[3]。在猪体内,ASFV 可在几种类型的细胞浆中,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ASFV 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并使其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ASFV 在低温暗室内存的血液中可生存六年,室温中可活数周,加热被病毒感染的血液55℃30 分钟或60℃10 分钟,病毒将被破坏,许多脂溶剂和消毒剂可以将其破坏。

ASF 的易感动物是家猪、野猪,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传播。直接接触包括易感猪和被感染猪之间的接触、饲喂带毒或受污染的猪产品等; 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媒介传播,包括蜱类和蚊子的叮咬。除此之外,野生动物及人的活动、医疗器具、生猪运输车辆、病猪的精液和其他ASFV 的污染物都可传播此病[4]。

1.4 非洲猪瘟的防控

由于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近百年来,仅有13 个国家根除疫情,根除时间多为5年至36年。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一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二是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三是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2 中医药理论对于非洲猪瘟的理解

中国中医药理论有着数千年的丰富经验与实践,笔者尝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药的悠久应用实践经验,谈谈对非洲猪瘟的认识。

非洲猪瘟是一种通过接触传播引起的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并附带一系列生理机能衰退,与中医认为的“温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按照中医理论认为其属于“温病”范畴。

2.1 中医药温病的概念与温病学发展

中医药历史文献中所说的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以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又称温热病。首次提出温病概念的是《黄帝内经》,认为温病发生是冬时精气不顾,伤于寒邪,至春而发;《难经》 的“伤寒有五”明确地把温病和湿温、热病、中风、伤寒等病并列,同归于“冬伤于寒”;张仲景的《伤寒论》认为:温病属于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宋代郭雍说:“或有冬不伤寒,至春自伤风寒而病者,第可名曰温病也”。明末清初吴有性《瘟疫论》创造性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一些独特见解,将瘟疫与其他热性病区别开来;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的《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等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温病进行了更为明确的阐述。

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部分,研究的对象是温热病。《黄帝内经》是最早记载温热病的著作,有病因、病机、发病到对临床表现的描述,说明当时对温热病已有初步认识; 到金元时期,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提出“火热论”,论述对热病的辨证治疗,初步奠定了温病学说的基础[5];清初,吴又可著成《温疫论》,温病学说才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吴又可、戴天章、叶天士为温病学说奠基;清中,吴鞠通、王孟英踵武前贤,使温病研究渐臻完善; 清末,众说纷起,温病学研究渐趋多元[6];新中国成立后,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运用临床,并取得显著疗效,中医温病学理论逐步走向规范。

2.2 中医药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主要包括“六淫”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7]。中医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经验总结-理论研究-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复归临床应用的历程。

2.2.1 “六淫”病因说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是自然界气候反常(六气太过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正常,并影响到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孽生传播而成为致病的邪气[8]。金元以前,论述温病者大多以《黄帝内经》、《伤寒论》为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宋朝郭雍已认识到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亦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直至明代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均以“六淫”作为温病的发病根源。

2.2.2 “疠气”病因说

疠气,在中医药文献中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乖戾之气”等,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葛洪《肘后备急方》:“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认为温病的病因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不同于其它病因,这种特殊的物质疠气,致病传染性强;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认识到:温病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不同于一般病因的致病因素;明清吴又可著《温疫论》,首创“疠气”学说,脱却“六淫”致病因素,说“温疫…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是感触疠气而引起,邪从口鼻而入,伏匿膜厚,迨其溃发则有九种传变,具有“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的传染性。

清朝的温病学派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是温病学的集大成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使温病学趋于成熟,温病学在理论证治上形成完整体系,对于温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和辨证论治。

2.3 中医药温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药温病学辨证体系包含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辨证理论,其中,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最为独特。

2.3.1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叶天士在《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生理与病理等方面论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临床上对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观察和总结,把卫气营血的概念用于对温病病机的演变规律、病程发展阶段性的分析,以温邪伤害卫、气、营、血的病理表现,来辨认温病之浅深层次、证情轻重及其相互传变之一般规律,从而形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以之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叶天士提出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温病基本疗法。

2.3.2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在《黄帝内经》三焦学说的基础上,参考了历代医家运用三焦理论进行热性病辨证的论述,并结合其诊治热性病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理论,主要是用三焦( 包括上焦肺与心、中焦胃与脾、下焦肝与肾)以阐述温邪在病变过程中由上及下,由浅入深所引起各种病证的发展变化规律,并用以说明病邪所犯脏腑的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特点,作为指导温病临床辨证论治的依据,三焦辨证实际上是脏腑辨证在温病学上的运用。吴氏提出温病“始上焦,终下焦”、“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的病理发展规律。同时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温病基本治则。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在温病的辨证意义上是一致的,均用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辨别病变部位,掌握病势轻重,认识病情传变,归纳证候类型等,二者纵横交错,相辅而行,相得益彰,从而为确定治疗原则提供依据,形成了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

2.4 中医药温病理论对非洲猪瘟防控策略浅析

2.4.1 中医药理论的“治未病”

中国传统中医对于疾病的防治基本原则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标本兼治,其中未病先防是最为理想的积极措施。中医讲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外邪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正气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机体抗病能力,《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增强体质,使气血阴阳充盛和协调,培养正气,提高抗病力。《诸病源候论》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故预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可以适宜服用补益类中药黄芪、刺五加、党参等和清热解毒类中药板蓝根、金银花等用以预防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

2.4.2 中医药温病理论对非洲猪瘟病因的认识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所致,病因为一种外感病原微生物,各种类型和生长阶段的猪(怀孕、待产、产后母猪、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均易感染。从中医药理论出发,可广义认为其病原是侵入机体的“六淫”邪气;其与中医药温病学中的“疠气(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病因完全一致,正如《温疫论》所说“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2.4.3 中医药温病理论对非洲猪瘟辨证的认识

非洲猪瘟的临床典型症状可总结为发热(高热)、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脉搏动快、咳嗽、呼吸困难、呕吐、斑疹出血等。按照中医药温病理论,发病的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病邪侵犯肌表,卫气功能失常,病浅而轻,病位在于皮毛,为温病初期阶段。初起症状表现为憎寒而后发热,猪只则见打颤、扎堆、乍毛、发热等症。这是由于疫毒侵犯体表或由口鼻自上而下,疫毒伏于膜原,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故初起憎寒而后发热,这也符合“凡病温者,始于上焦”的说法。

第二阶段:邪气入里,由卫入气,侵犯脏腑,病情较重,病位主要在于心、肺等,为温病的极期阶段。邪热雍肺,肺失宣降,秽浊蕴积于内,气机壅滞,猪只则见精神沉郁、高热、身灼热变红、咳喘气粗、泄泻等症。

第三阶段:邪气内陷,传变内营,病情深重,病位主要在于心、脾、胃等,为温病的深重阶段。营行脉中,内通于心,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猪症状为身热夜甚、皮肤赤红、斑疹隐现、神昏肢厥、舌鲜降等症;里热炽盛,充斥于外,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猪症状为壮热、厌食、痞闷、肢体困重、泛恶呕吐等。

第四阶段:邪热入血,温病传入下焦,病情最为深重,病位主要在于肝、肾等,为温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心主血而肝藏血,血热妄行,耗血、动血;邪热久留,化热入里,伤肝肾阴液。故猪的临床症状为热而不憎寒、皮肤干瘪、斑疹透露色紫黑、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且血流不止、神倦、舌绛、脉虚,后续则见体温下降、脉细数欲绝而亡等,死亡率高。

2.4.4 中医药温病理论对非洲猪瘟防控的认识

《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灵枢﹒口问》说:“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瘟疫论》说:“正气受伤,邪气始张”;《证治准绳﹒疡医》说:“气运则血行…气若则血死”。上述中医药理论强调气不仅是构成机体的最基本物质,而且突出了气的营养和防御功能。在温病的第一阶段,病邪在于表,易于驱除,应以补气、清热解毒类中药服之,以补足正气,防止病邪继续侵入,同时驱除病邪。此阶段亦是温病防治的最为重要阶段。

温病的后续三个阶段主要是温病发展深入阶段,病情恶化多变,此时,病邪深入肺、心、脾、胃、肝、肾等脏腑,脏腑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存在着协同关系和依存关系。在温病深入机体脏腑阶段,应灵活变通,注重整体观念和轻重缓急。此阶段主要是以攻邪为主,达到“邪去则正安”,可以适当选用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补益类等中药,实现标本兼顾的效果。

2.4.5 临床防控“治未病”中药产品推介

参芪粉—由黄芪和党参组方制成。方中黄芪、党参健脾益肺,补气益气,升阳举陷,以滋生气血生化之源、稳固先天之本而扶正祛邪。用于提升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防病、抗病能力,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功。

双黄连可溶性粉—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方制成。方中金银花甘寒,芳香疏散,善清肺经热邪,为君药;黄芩苦寒,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连翘苦微寒,长与散上焦风热,并有清热解毒之功,为臣药。三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辨证属温病范畴的温疫、温毒者。“凡温病者,始于上焦”,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故邪热雍肺,肺失宣降,而双黄连可溶性粉善清上焦邪热,清热解毒。

金叶清瘟散—由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16 味组方制成;方中金银花芳香疏散,善解肺经热邪,又可清解心胃之热毒,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共为君药;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赤芍清热解毒、凉血;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散瘀,为臣药; 天花粉、浙贝母清热生津,柴胡透达少阳之邪,疏散气机壅滞,鹅不食草、白芷、防风疏散风邪、通窍,为左药;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瘟败毒,凉血消斑之功。用于动物温热病的防治,特别是温热病后期阶段瘟毒入血的高热神昏、血热妄行、出血透斑等。

3 传统中医药理论治疗传染性疾病的经验总结

传统中医药理论是人们长期同疾病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关于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历史悠久,从公元前674年我国最早记载霍乱病流行至鸦片战争,我国共发生大的传染病流行500多次,中医药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9];1953年石家庄、1956年北京爆发的流行乙脑,1988年上海因毛蚶大面积爆发流行性甲肝,都是经中医药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3年中医防治SARS 的特殊作用及深远影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同。2003年10月,由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 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中西医科研与临床人员运用中医药抢救了大量SARS 患者的生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在预防和恢复期治疗方面,迄今西医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中医则有其独到之处;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 是安全的,潜在效益很大。”“祛邪”是治病常法,叶天士的“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结,势必孤矣”,可以看作是中医治疗传染病的思想,以祛邪为主,但也重视“正可以胜邪”。

4 结语

按照传统中医药理论,可认为非洲猪瘟病毒是中医病因中的“疠气”。疠气为害颇似火热之邪致病,具有一派热盛之象,其毒热较火热为甚,而且常夹有湿毒等秽浊之气,防控“治未病”宜采取清热解毒、补中益气、芳香化湿等法来实现[10]。目前,在现代医学无确切疗效办法的前提下,尝试采用传统中医药防控策略应该是可供考虑的选项之一。虽然非洲猪瘟已在中国流行,但中医药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关于传染病治疗经验的积累,相信经过广大中医药专家及中西兽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定能推动非洲猪瘟的防控进程。

猜你喜欢
温病猪瘟中医药
伤寒、温病与现代医学疾病对应探赜
——兼与《论流行性感冒与伤寒、温病的关系》一文作者商榷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关于《温病条辨》温病初起使用桂枝汤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