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体呈现
——以2017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为例

2019-01-07 06:40孙冠军
视听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务工人员议题

□ 孙冠军

外来务工人员,即拥有非本城市户口却工作在本城市的人群,包括农民工和外出务工的城镇下岗职工等流动人员。在未进入本城市之前,他们的身份大多是农民,随着城乡格局的变迁,他们涌入城市,从事餐饮服务、加工制造、家政保洁、建筑装修等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工作。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无论是城市居民或是城市管理者,都没有将外来务工人员当作是本地市民,而只是将他们看作是城市的“寄居者”。尽管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没有该城市户口,他们不能享受到依附在该城市户口上的各类社会保障服务,往往遭受许多不公平待遇,成为大众眼中的“弱势群体”。

社会上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认知,既有公众的现实认知,也有公众从媒体的报道上所获得的认知。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份的建构过程中,媒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影响了公众的认知思考和想象。媒体对外来务工人员形象的呈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认知和评价,甚至会影响到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因此新闻媒体应本着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原则塑造多元、鲜明、真实的外来务工人员形象。

研究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体呈现可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完成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入,促进城乡更好发展。本文以2017年《人民日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报道为例,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在该媒体上所呈现的形象,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外来务工人员如何更好地完成身份的建构提供有益思路。

一、媒体对外来务工人员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样本整体描述

表1 2017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样本总量

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搜索2017年含有关键词“农民工”的相关报道共计424篇,其中重复和无效数据44篇,共有380个样本。输入含有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后搜索到的相关报道共计67篇,重复和无效数据11篇,共有56个样本,因此样本总量共有436个。

本文主要从这436篇相关报道中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体呈现,从样本总量中可以看到2月和3月是一年当中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的报道数量最多的两个月份。2月是外来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高峰期,关于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情况的报道有所增加。3月正值两会召开,民生问题被频频提及,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如何增进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人民日报》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报道数量也有所增加。

(二)相关报道主题

表2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主题统计表

本次针对2017年《人民日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确立了8个主题。“政府政策”是指国家出台某项和外来务工人员相关的政策或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因某项政府决策而发生改变的议题。“权益保障”是指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如劳资、住房、社保等得到保障的议题。“就业创业”是指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就业或是返乡创业就业的相关议题。“社会互助”是指社会、组织或个人对外来务工人员施以援手,提供帮助的有关议题。“文化娱乐”是指外来务工人员文娱生活的议题。“子女教育”是指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或是留守子女在农村接受教育的有关议题。“道德风范”是指外来务工人员树立道德楷模,为社会做贡献的议题。“失范违法”是指外来务工人员不文明、不道德,或是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议题。

通过整理与统计,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创业与权益得到保障的报道数量最多,两种主题的报道约占报道数量的54.81%。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政府决策的主题报道和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帮扶为主题的报道数量紧随其后,分别占总数的15.36%和11.46%。对外来务工人员失范违法的报道数量最少,2017年仅有3篇。

(三)相关报道信息来源

表3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信息来源统计表

通过分析可知,2017年《人民日报》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报道的信息来源于政府部门的比率最高,达36.69%,在报道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信息来源于专家学者、社会民众和外来务工人员亲属的比例接近,说明《人民日报》较为注重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的献言献策和外来务工人员自己的反馈。

二、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体呈现

(一)外来务工人员的正面媒体呈现

1.作为正能量传递者的媒体形象

在选取的《人民日报》436篇报道中,外来务工人员树立道德楷模,行为示范,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报道共有15篇,这些报道塑造了外来务工人员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媒介形象。例如《请市民一起来“绣花”》(《人民日报》2017年6月17日 06版)中有这样的内容:“5月4日上午,在‘青春志愿行 共创文明城’活动中,西宁市首支农民工志愿服务队崭露头角,活跃在便民服务、助残帮困的现场。‘大家管我们叫新市民。既然是新市民,就要出一份力。’从海南藏族自治州来到西宁打工的刘洪强说。”2017年7月24日登载在《人民日报》21版上的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中也有外来务工人员安树堂在其经营的大众浴池面临拆迁利益受损时首先想到的是将联票款退给顾客的诚信事迹。

在传统的模式化报道和受众的认知中,外来务工人员多是软弱可欺、无所依傍的形象,对外来务工人员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报道无疑可以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外来务工人员在《人民日报》上呈现出正能量形象也是其话语意识增强的体现。当他们敢于自我表达、自我书写时,媒体对该类人群本质的挖掘和形象的诠释也会更加多样化。

2.作为有理想的“新市民”的媒体形象

在笔者通读和统计样本时,发现2017年《人民日报》中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报道中使用了许多积极正面的词汇,如“梦想”“目标”“提升”等,主要分布在“就业创业”“权益保障”“文化娱乐”和“道德风范”等议题中。

例如,《人不亏艺 艺不亏人》(《人民日报》2017年11月30日 05版)中有这样的描述:“农民工邹彬用一把泥刀砌筑着梦想,宋彪靠焊接夺得最高分……他们无不带有‘一定要把专业走下去’的信念,无不秉持一份对职业的热爱,无不有着无怨无悔的付出。”

这表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保障的不断完善,新一代农民工的行为方式和目标都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赚钱养家和娶妻生子,他们更期待有尊严有权利地提升自我,实现梦想,从“生存型”向“生活型”转变。

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融入到自己生活城市的氛围之中,不再呈现出游离于生活和居住地,体制意义与文化意义边缘的生活状态,逐渐从城市的边缘走向中心。例如《和美浙江》(《人民日报》2017年8月18日06版)里面有这样的描述:“在宁波,当四川阆中籍农民工苟洪才在‘外来务工人员电影节’上意犹未尽地享受了一顿又一顿‘文化大餐’时,喜形于色地宣布:‘在这里打工,硬是要得!’”

传统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经济条件和体制的限制难以去满足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随着有关这个群体的文化平台日益增加,外来务工人员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城市生活的氛围,打破了旧观念和制度束缚的他们更像是该城市的“新市民”和“准市民”。

(二)外来务工人员的负面媒体呈现

1.作为权益受损者的媒体形象

在2017年《人民日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436篇报道中,关于农民工权益得到保障的报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28.90%,多以政府或社会组织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讨薪为主。这展现了外来务工人员是被同情和被呵护的“沐恩者”形象,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缺少相应的法律意识,经常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依然社会眼中的“弱势群体”。

如《按月领薪 建筑业不该例外》(《人民日报》2017年8月4日 17版)针对建筑业农民工总是被欠薪的评论中有这样的内容:“建筑业欠薪是个老问题。一轮轮治理、一次次攻坚,每到年关,欠薪依旧。欠薪原因林林总总,但建筑业之所以成为重灾区,跟其农民工工资支付方式大有关系。相当一部分工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不是按月领取工资,而是等到年底或者工程完工时由雇佣方集中支付,有的每月能领到很少一点生活费,有的只是‘包吃住’。这种集中支付的方式增加了欠薪风险,也使讨薪变得格外艰难。”一语道出了建筑业农民工权益所面临的风险,在许多新闻报道中,外来务工人员都不太注重自己的权益保护,出现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知道让企业为自己购买保险等现象。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外来务工人员无疑是权益受到侵害的那一方。

2.作为子女教育缺席者的媒体形象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也是2017年《人民日报》的重要议题。很大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成为了留守儿童,其父母在城市务工,而孩子则留在农村接受教育。还有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在城市里生活,但是却不能享受到依附于本城市户口之上的优质教育,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这样的报道塑造了外来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上无力参与的媒体形象。

在《今天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深观察)》(《人民日报》2017年3月30日 17版)中有这样的内容:“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荣,不久前在重庆市对31所小学1万多名小学生调查发现,39%的留守儿童最多半年至一年见父母一面,17%的留守儿童一至两年没见过父母,12%的留守儿童长达两年以上没见过父母。‘我们还发现,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内容更多是问学习成绩、是否听话和安全健康等,成长的烦恼几乎无处诉说。’段成荣表示。”

城乡二元制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设了一道屏障,让外来务工人员无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导致很多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父爱母爱,学习成绩较差,生活散漫,甚至有个别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报道中,外来务工人员呈现出缺少对子女的亲情陪伴和教育的形象特点。

三、外来务工人员的媒体呈现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形象的缺失

2017年《人民日报》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报道中,对外来务工人员区域性群体或是全体的报道数量要远多于对农民工个体的报道,这种只对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形象单一平面的描绘和叙述,造成在媒体呈现外来务工人员形象时缺失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个体特性。这样的信息,使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形象的了解较为“脸谱化”和“笼统化”,难以消解对他们的刻板认知。

公共话语空间中外来务工人员话语的缺失也是导致外来务工人员个体形象缺失的重要原因。随着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兴盛,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是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自身话语意识的缺乏以及接近和使用媒介的条件与能力的限制,外来务工人员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个体的特质和生活状态难以通过媒体传播和放大,只能通过群体“被定义”,这样的媒介呈现导致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了解还处于模糊的群像阶段。

(二)主动形象的缺失

通过分析2017年《人民日报》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角色较为被动,在许多报道中,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这样的媒介呈现会加深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贫困、背井离乡、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只能出卖劳动力的刻板印象,导致社会对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能力的怀疑,甚至造成外来务工人员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

报道外来务工人员的议题框架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主动性缺乏的媒体呈现。在抽取的436篇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报道中,关于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扶持,社会、组织或是个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所占的比重更大,而媒体却对“道德示范”“主动维权”等能够反映外来务工人员克服困难和障碍,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进步,有尊严有权利的生存状态的议题着墨甚少,这些缺乏主动形象的报道使得外来务工人员被动消极的媒体形象进一步加深。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务工人员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