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科技创新需求的探讨

2019-01-08 17:45金森森
农村.农业.农民 2019年18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加工农产品

金森森

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个经济过程,与人类其他的经济行为一样,表现为生产和运用新知识追求预期收益。人类为追求农产品产业各环节的预期收益,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而利用资源所产生的生产成本和最优产量的决策,影响着收益的大小,也构成农产品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农产品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多层次联动的活动,科技创新主体的多样化、科技创新工作的立足点、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广和转化。农产品科技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特性也要求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新技术应用效果的不确定性更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来的收益提出挑战。因此,分析农产品科技创新需求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探索科技创新推进农产品供给优化途径的前提。

一、农产品科技创新需求的特点

(一)因地制宜,提高资源利用率

由于我国人口多、资源少,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全社会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的总产量和质量层次逐步升级,加大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然而,受自然因素差异的影响,气候、水资源和土壤资源承载力较差的地区生产能力有限,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承载力。同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与农业、城镇和农村之间围绕耕地、劳动力、水资源和能源的竞争激烈化,导致农业资源的可得率下降,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影响了农产品种植者和加工者的盈利水平。另外,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产生的水资源浪费、土壤污染问题对现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制约。这迫切需要新型农产品生产技术、治污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这也是我国农产品科技创新需求的立足点。

(二)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演变趋势,未来较长时期城乡居民的口粮消费量逐步减少,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消费量会逐步增加。农产品需求的转变要求农产品科技创新的方向有所调整。科技工作者需要将更多精力投放在口粮之外的作物生产和加工中,结合我国资源利用的特点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调整生产结构。同时,立足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引进国外食品安全监测技术,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发,壮大我国农作物育种体系,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

(三)面向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影响着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部门产业链条较长,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不强,链条之间的协同性不强。从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过程来看,农资、良种、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都是农产品加工业的薄弱环节。因此,农产品科技创新需要紧紧围绕农产品加工业的薄弱环节,跳出传统产业发展的思维,融合资金、互联网技术和品控体系等内容,形成全产业链形态的现代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延长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鼓励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直供配送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增强农产品期货市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适时利用金融市场规避交易风险。

(四)重在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产品科技创新的主体集中在教学科研领域,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教学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工作往往立足科研项目的研发进行,而很多科研项目的审批受到科技部门和政策制定者主观意识的作用,偏离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所需。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中最活跃的群体,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动向,但是科技创新能力还未能被充分利用和开发,很多大型企业存在科研人员素质不高,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调动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总量的比重,进一步丰富科技创新的主体,壮大科技创新队伍,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综合竞争力。

二、农产品科技创新需求的主要内容

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包括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二是如何科学地多出成果和快出成果;三是如何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四是如何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就农产品市场而言,农产品科技创新活动仍然离不开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以下结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运营各个环节,重点分析农产品科技创新工作的首要问题——基础研究的方向和重点领域、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等。

(一)农产品生产方面

一是农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凸显。高产粮食作物品种的推广种植面积还有限,区域种植品种和种植结构单一,优良品种的繁育和选择体系不健全等。因此,追求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成为科技创新的首要目标。二是农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良种技术运用还不够广泛,培育新型作物品种数量较少;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优良品种的质量难以留存,优良品种的生命周期不够长;另外,质量检测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使用复杂化,农产品质量品级提升较慢。三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技术使用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应驱动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经济利润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

(二)农产品加工方面

培育和发展农业技术市场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径,利用网络交易平台,把科技成果及时从卖方转移给买方,既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又能让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及时得到体现,回报科技创新者,激发其从事科技创新的动力。一是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需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构筑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合作、共建项目为载体的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利用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等机构的科研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网络交易平台,实现地区之间平台的链接,打通科研成果交流和交易的时空隧道,让科研成果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求高速衔接,提升科技成果的价值和转化率。二是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方面。随着消费者对食物、食材的营养健康、美观越发注重,初级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研发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应重视调动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建设,尤其是企业的加工技术研发。

(三)农产品销售方面

农产品销售需要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各类农产品市场的经营主体可以利用线上销售端,采取多样化营销手段如社群营销、媒体营销、网络营销等推广自己的产品,创新产品的营销方式和手段,缩减经营成本。一是利用已有的网络平台,开展多渠道销售。二是鼓励农户和个体经营者走出去,广泛拓展其他新的销售模式。

(四)农产品市场运营

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根据企业员工素质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熟悉度,采用多样化管理手段,注重制度选择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努力消除“搭便车”现象,并恰当处理“个体最优”和“社会最优”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既需要多方面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从绩效角度考核企业的科研业绩、财务业绩等,又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制度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体制和服务机制,提升科技创新的活跃度。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加工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农产品争奇斗艳
新中国60年重要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