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型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2019-01-08 09:48郭东阁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验型景观设计景观

郭东阁

(河南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当今城市绿地资源匮乏,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如何通过有限绿地空间营造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增强人的体验,实现减压以及人与自然的交流。因而如何运用景观要素,在有限的小空间内营造出更多、更能满足人多种需求的环境,成为当今景观设计师空间塑造的突破口。植物作为景观设计的最重要要素对体验型空间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1 体验型植物空间

体验型植物景观设计是将体验设计的思想融入到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本身与体验者之间不是看与被看的单向输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体验者在游览体验过程中收到多种感官刺激,从而形成难忘、独特、美好的景观体验,进而影响植物景观空间的设计。

2 体验型植物空间设计原理

2.1 感官体验的分类

体验型植物空间强调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因而应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考虑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作为体验的主体,人在景观中的感受是多元的、立体的,多感官体验式园林景观主张以人为本,提高景观体验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趣味性,在视觉体验、听觉体验、嗅觉体验、触觉体验、文化联想等感官体验同时,还可以加强时间、季相、天气、光影、云雾场景等体验[1]。

2.2 不同植物空间类型及体验

设计时注意植物体量、大小与人的尺度和距离的关系,既要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效果,又不能使人感觉空间压抑[2]。参考建筑空间将植物空间进行解析。(见表1)

表1 植物空间类型及体验感解析Table1 analysis of plant spatial types and sense of experience

3 体验型植物空间设计要点

3.1 植物要素本身

3.1.1 视觉体验区

人对外部环境的信息的80%来自于视觉,视觉是五感设计最为重要的手段。彩色能够引发人的情绪反应,使人视神经最感舒适的颜色是绿色,设计应尽量以绿色为庭院基调色彩,互补色红色与整体绿色形成3:7或2:8的比例较好[3]。视觉体验区可分为花、叶、果、枝干、树皮、整体树姿等。花的视觉体验主要体现在花形和花色上,不同花色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这在园林中尤为常见,例如花朝节等;庭叶的视觉体验主要体现在叶色和叶形上,叶色可分为常色叶、秋色叶、花叶等,例如红枫、银杏、金边黄杨等,特殊叶形植物如银杏、马褂木、八角金盘等;果实的金黄色会带给人硕果累累的丰收的喜悦感;白皮松白色而光滑的树皮和树干,雪松之挺拔、红枫之摇曳也会带给体验者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3.1.2 听觉体验

设计中应促进积极声音的正影响,消除声音的负影响。可选用一些引鸟的结果植物,增添自然之音,也可利用植物增强风声效果,如种植梧桐、枫树、竹子等枝条较柔软、枝叶较蓬松的植物或叶片宽大的植物如荷花来烘托雨声效果。[2]在设计声景观时,需把控好声音的量与度,控制好距离与声源关系,营造优良庭院声景观。听觉体验还借助风吹、雨淋作用在植物上发出的声响,营造一种意境,带给体验者听觉上的享受,留得残荷听雨声和雨打芭蕉都是听觉体验的极致。

3.1.3 嗅觉体验

嗅觉体验主要体现在寻味上,杀菌净化空气,驱赶蚊虫,刺激呼吸中枢,促进新陈代谢等医疗效果;主要运用香花和香叶植物来吸引体验者,形成愉悦的嗅觉体验,例如闻木樨香;使用茉莉、丁香、洋甘菊、薰衣草、松柏科等有治愈功能的香花香草植物,达到治疗的效果;也可使用有特殊气味的植物遮盖一些不利因素。

3.1.4 触觉体验

触觉体验在残疾人专类园、儿童专类园中应用更为广泛,通过触摸来感知植物的粗糙与光滑、大小、高矮、厚薄,实现对自然的互动,激发体验者的探索精神,充满趣味。主要运用的植物有腊梅、紫薇、白皮松、龟甲冬青、海桐等,选择植物时应考虑无刺、无毒、无害。如在体验区种植含羞草、驱蚊香草,既可以达到让儿童体验触摸的乐趣,还可以进行科普教育活动。

3.1.5 味觉体验

设计中建立味觉体验较难,可以通过通感手法,建立条件反射,常用的手法就是种植果树,如柿树、桃树、樱桃等,果实可带给体验者甘甜爽口的味觉记忆,以及饱满和收获的成就感。

3.1.6 活动觉的体验

活动觉是体验的重要方面,设计中往往结合使用者年龄、活动规律等特点进行,以郑州植物园儿童活动空间为例,设计结合某一年龄段儿童好奇、探寻的心理特征,设置高于该年龄段儿童身高的龙柏造型迷宫,更多引导儿童参与活动觉的体验,是很好的设计案例。

3.1.7 文化联想体验

传统庭院中种植的玉堂春富贵、两桂当庭、庭中石榴,体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松竹梅、花之四君子以及莲,则给人以高洁、傲岸的文化体验。将这些富有寓意的植物运用在体验空间中,意在营造一种意境。曲院风荷与留得残荷听雨声,给人以不同的季相体验。

3.1.8 季相与情景体验

通过植物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游览者体验到的是时间的流逝,植物四季变换形成的空间也会随之变化,尤其是北方地区落叶植物占多数,植物的季相变化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变化的体验。

3.2 其他景观要素的参与

体验型设计要素的选取。设计中需要运用景观要素主要有:植物、道路、广场、地形、水体、山石、园林建筑、雕塑、小品景观等。设计时综合多种要素营造富有特色的体验空间。

3.2.1 植物与道路

植物与道路的关系决定了植物空间的可达性,不可到达的植物空间往往只具备整体视觉体验和远距离听觉、嗅觉体验;细微的体验则需要靠近,道路在景观设计中起到引导交通、串联景观空间的作用,近则可观察细部,也可实现触觉体验;按摩式路面、慢行系统、滑板车道、自行车道、人车分离、立体交通都是很好的考虑,会带给体验者不一样的感受。

3.2.2 植物与广场

道路若线,广场若珠。植物营造的空间则起到强化和塑造空间的作用;广场给体验者提供停留的空间,而停留是观赏和体验的必要条件,负责只能走马观花;鲜明的植物配置可以加深体验者的体验和记忆。

3.2.3 植物与地形山水

地形中山水构架对空间塑造有着重要意义,植物种植在高处,有利于加强高差,反之,削弱地势的围合感;山水地形辅以丰富的植物设计,有利于塑造独特细腻的植物空间。

3.3 园林建筑、景观小品与人

景观小品如座椅等可供休憩、停留,有利于体验者延长体验时间;遵循人的行为习惯,植物空间的塑造重在为人服务,重在与人互动。如意在人的触觉感受,则需要将植物触摸部位高度尽量接近人能触及到的高度,可结合花钵、台阶、花坛等实现;人的行为受环境影响主要需考虑抄近路、高辨识度、逆时针等原则[4],设计时考虑以上因素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3.4 动物及其他参与者

作为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设计时不可忽略其他生物的参与,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更好地生存场所,除了单一的植被类型,还应考虑种群之间、群落结构,对于侵占性植物应限制使用,减少对其他生物的侵害。

4 设计方法及要点

4.1 安全性

植物空间安全性体现在不宜在宜碰触的空间种植有针刺和有毒的植物。如仙人掌、月季、玫瑰、天竺葵、水仙、夹竹桃、石蒜、一品红、飞燕草以及大部分天南星科植物、大戟科能分泌乳汁的植物等应避免碰触其汁液。

4.2 可到达性与可亲近性

体验型植物景观的可达性强调道路的设计,人与植物的互动,如果只是停留在只可远观,不可触摸,就只是停留在视觉角度。设计用道路串联起植物景观空间,方便游览者看、听、触、闻、感受等体验,尤其是触觉体验,可以加强体验者的感受。空间设计时可利用地形、台阶等设计手法来实现人与植物的亲近。

4.3 停留空间的针对性

不同人需求具有多样性,人的需求(安全、舒适、归属、交往性需求)如儿童空间需要考虑的儿童安全、好动、玩水、家长看护;情侣二人空间的私密、小尺度;无障碍空间的设施无障碍、坡道、高度限制,植物种植无毒、无刺、无害等。

4.4 多感官、审美与娱乐相结合

为了强化景观的体验效果,往往我们需要多种感官的协同刺激,当一种或多种感官同时作用时,记忆信号是最为深刻的,因此在体验型景观设计中同样要考虑多种感官的协同刺激,为参与其间的人们营造出一个融汇五觉的丰富体验过程。[2]娱乐体验旨在从放松身心、愉悦情感的出发点去考察人与景观两个单独实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让身处其中的体验者能拥有愉悦的心情,包括兴奋、刺激、冒险、猎奇等[5]。如专为儿童设计的植物迷宫等。

4.5 植物个体与群落

群落结构决定了植物景观的空间形态[6],乔灌草不同形态的植物个体搭配丰富了植物种类,也使植物群落更完善,结合空间中其他生物,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在已有部分植物的改造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生态因素,予以保留。

5 总结

体验型植物空间设计是从体验者角度出发,体验者可参与的一种设计方式。运用设计、植物学原理对植物色彩、种类、体量、空间类型以及其他设计要素的提炼,实现体验者审美、娱乐、参与,更好地实现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

猜你喜欢
体验型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体验型科教式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边缘景观的价值研究
“体验型”实践活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