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怪胎”也能获诺贝尔奖

2019-01-08 03:17任艳
百家讲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密西西比州福克纳曾祖父

任艳

1897年9月,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威廉·福克纳顶着家族的荣光出生了。他的曾祖父是这个家族的高光点,被称为“老上校”,是政治家,也是种植园主,又是企业家——经营着铁路,当地唯一的铁路就是他修建的。福克纳从小就以曾祖父为荣,甚至自认为是曾祖父的孩子。然而,他的表现与曾祖父大相径庭。

福克納对学习不太感兴趣,六年级开始就经常逃学,考大学时毫无意外落榜了。之后,在祖父的介绍下,福克纳进入银行工作,可他对工作一点也不上心。当时正值一战,他谋划着参军上战场,于是报名美国陆军航空兵团,却因为身高不达标被拒,但他并没打算放弃。为了参军,他变成了“撒谎精”。

1918年6月,21岁的福克纳将自己伪装成英国人,又仿造了许多假文件报名英国皇家空军,竟被顺利录取,进入皇家空军的军校接受军事训练。他对人谎称自己出身英国高教会派家庭,还上过耶鲁大学。不过,各种撒谎的福克纳没能如愿以偿踏上战场,因为一战在那年11月结束了,而福克纳的谎言还在继续。

他故意一瘸一拐地回到家乡,四处向人吹嘘,这是他在参加空战时负的伤。“战争英雄”的荣光褪去后,福克纳无所事事地晃荡了一年,最后终于听从母亲的建议,进入密西西比州大学当特殊学员,并成为“啃老族”。如同在中学时代一样,福克纳仍然对学习没有兴趣,在学校到处闲逛,同学送他外号“不顶事伯爵”。一年后,福克纳选择退学,开始酗酒、泡酒吧……

一个朋友看不下去,帮福克纳找了一份工作——密西西比大学邮政所长。然而,福克纳整天酗酒打牌,对来往邮件不闻不问,导致邮件经常“失踪”,投诉不断。于是,仅仅工作两年多,福克纳便被解雇。临走前,他还得意地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听从任何一个有两分钱买邮票的人的使唤了。”

失业后,福克纳跟父母要了一笔钱远赴欧洲。对于这样一个败家的年轻人,他的叔父甚至直言福克纳一无是处,是家族的“怪胎”。然而,这个“怪胎”从小就有一个习惯——阅读,从逃学时期,到“撒谎精”,再到“啃老族”,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并且在“啃老”时期出过一本诗集。只是,他身处的时代以及家族的落寞交织,让福克纳的青春迷茫无措,也让他沾染了不少恶习。

直到有一年,福克纳遇到了偶像——美国作家合伍德·安德森,并与之结为忘年之交。安德森告诉他:“你必须要有一个地方作为起点,然后开始学着写……你所知道的一切就是你开始事业的密西西比州的那一小块地方。”这句话为福克纳拨开迷雾找到方向。

1929年,福克纳结婚并搬出父母家,用稿费陆续购置房子、农场等,安心地当起农夫,在故乡安定下来。他上午埋头写作,下午耕作,饲养牲畜,除了偶尔外出,福克纳的后半生都在家乡度过。牛津小镇成了他安身立命的所在,也成为他15部长篇小说和50多部短篇小说里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的原型。1949年,在与加缪、海明威等多位文学大咖的角逐中,福克纳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还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

谁的青春不迷茫?劣迹斑斑不可怕,重要的是,过往已去,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开始的起点”,并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不言放弃,未来可期。

编辑/羽川

猜你喜欢
密西西比州福克纳曾祖父
有一种感觉叫不舍
痕迹
凝眸深处
“造谣”是善意的提醒
没见到他
重写历史
黑暗之光
一封未开启的信
明特《福克纳的生活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