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创建实践研究*

2019-01-10 03:00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图书馆建设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客图书馆空间

朱 荀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创客运动,让“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1]。之后创客空间快速发展起来,各地相继开展各种创客活动。创客空间运动属于大众创新,比较起精英创新和社团创新,在普适性和认同性上更有优势,深入覆盖社会不同阶级和层面。图书馆成为创客空间重要平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图书馆面向民众并且服务于民众。创新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理念。从宏观角度来看,图书馆创客空间是为了使用户通过实践从而在知识学习中得到创新,并且使得创意得以发挥和实现而提供资源、工具与交流的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馆创客空间从微观角度上看是为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能够聚集起来共同实践创新而建立的一个空间场所,并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源、工具以及服务等内容。

目前大部分的创客空间都是固定化的,服务对象限于来馆用户。这种被动的服务模式无法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创客空间中来。如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流动化,服务不断向外延伸,创客空间也能够突破传统的固定化模式,类似于“流动图书馆”一样延伸出去,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使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最大化得以利用,移动创客空间应运而生。

1 移动创客空间及其特点

1.1 移动创客空间(Mobile Makerspace)概念

传统创客空间中,固定化的场地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摆放着很多大型仪器设备,Makerspace Playbook一书中详细罗列出了创客空间建设所需的要素,其中包括固定的场所、工具、创新主体、项目等,这些是一个创客空间能够顺利运作的标配[2]。而罗格斯大学的一位图书馆管理员则认为创客空间不必非得具有固定场所,可以是可移动的、可方便装建拆卸或是可以支持短暂的、临时的活动的空间[3]。也有学者直接提出可以从“流动图书馆”中学习运作模式,认为其“流动”的理念也可以适用于创客空间,进而提出了由“makerspace”向“mobile makerspace”发展,也就是向移动式创客空间转变[4]。

具体来说,移动创客空间是利用改装后可以承载用户所需设备的运输工具作为空间载体,不定期在站点移动,从而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空间。移动创客空间消除了地域上的限制,为用户的交流创造提供了更多便利,这与图书馆一贯追求的服务理念一致。移动创客空间的产生源自固定创客空间的快速发展,为满足用户创造需求而诞生的,突破了创客空间存在特定空间的观念,打破了为用户服务上的时空限制,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提高了用户在创新实践中的效率,使得知识在时空、主体之间更好的融合。

1.2 移动创客空间特点

1.2.1 延伸服务范围,增加受众人群。

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方面,IFLA在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一所图书馆所服务的半径不得超过4公里。一般图书馆仅靠到馆服务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图书馆一般通过流动服务来延伸范围,扩大受众人群。移动创客空间与馆内固定空间相比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民众提供创客空间的设备,尤其是流动性非常住人口。美国蒙蒂塞洛高中图书馆(Monticello High School)负责人谈到图书馆开展移动创客空间活动时认为,创客运动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让更多用户能够参与到创客运动中来,创客运动也要主动“走出去”,传统的创客空间虽然在固定的场所上有许多的设备仪器和大量的项目研究,却不能满足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并且激发更多的人使其能产生更多创意与灵感,而在不同的环境中和不同的人讨论研究更能激发潜能[5]。移动创客空间的意义也在于此。

1.2.2 成本较低,相对灵活。

图书馆内或其他场所的固定创客空间拥有较大的空间场所,配备有目前主流的创客设备与工具,一般为体型与重量都较大、耗能量也较大的激光切割机、大型3D打印机、数控机床等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使用。所需要的设备费用、维修费用、管理费用都不菲,且很多图书馆创客空间的使用都需要预约。

移动创客空间的使用要灵活很多,所需成本也较低。因为移动创客空间的空间一般较小,而且空间具有一定移动性与扩展性,所以引入的工具设施应符合小巧、便携、轻便的原则,如小型3D打印机、扫描仪、计算机、开源硬件平台、电子产品等。还可以采购一些廉价简单的软件资源,包括开源程序代用软件、计算机编程、3D设计建模软件等,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意见反馈更新设备工具。可以说这种装置在改装后的公交大巴、集装箱、货车房车上的“车轮上的创客空间”集灵活便捷、技术和共享于一体[6]。

1.2.3 活动丰富,服务高效。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借助这些人们可以将各种创意转化为产品,全民创新的热情被进一步点燃,移动创客空间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各式个性化服务,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满足不同用户的创造需求。移动创客空间内的设备工具可以外借,用户在家也可以进行创造。移动创客空间可以开展的活动包括机器人设计大赛、摄影技巧学习、电影制作、乐曲创作等活动。甚至开展一些技巧学习体验活动,比如雕刻、烘焙、木工、插画、烹饪等,激发创造欲,让创作融入到创客的日常生活中去。

2 国外移动创客空间案例与分析

2007年8月,麻省理工大学数字与原子中心成立了第一个移动式创客空间“Mobile Fab Lab”。这个移动创客空间装载在一个当年生产的拖车上,车长宽高分别为32米、8米、7米,车尾的车门打开后整个空间还可向外延伸6米[7]。Mobile Fab Lab在芝加哥第四届国际个人制造实验上首次出现在世人眼中。之后,世界各地开始探索建立移动创客空间。学校、图书馆、各级科研机构和企业作为建设主体均有参与。各种建设主体发起的移动创客空间的用户群多锁定在学生和弱势群体。欧洲第一所移动创客空间FryskLab最初建设的目的就是让农村居民能够通过创客空间也享有共同平等的创造机会;美国纳什维尔的一所儿童医院建造的移动式mini创客空间Project M@CH,使得患病儿童的无聊生活得到极大丰富[8]。下面将对国外若干所图书馆的移动创客空间进行分析介绍。

2.1 荷兰弗里斯兰省FryskLab——欧洲首个移动图书馆创客空间

FryskLab成立于2012年11月份,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建立创客空间、移动创客空间的高潮期。FryskLab由荷兰弗里斯兰图书馆委员会BSF(Bibliotheekservice Fryslan)发起,其目的是为了给弗里斯兰偏远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改变与进步,探索移动创客空间为未成年人的创新、创业、科技发展带来的作用。

FryskLab移动空间由一辆图书馆流动卡车改装而成。该卡车大小为 10.33×2.55×3.85米,可以容纳 10 ~ 12名成人或者15~20名未成年人。除了车内空间外,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扩展至户外空间。FryskLab装备有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切割机、乙烯基切割器、3Doodler涂鸦笔以及各种组合手工工具。空间还配置有10台苹果笔记本电脑、15台Dell手提电脑以及一台苹果电视机用于用户的设计、存档以及编程、展示等不同目的的使用。除了硬件设备外,空间还配备有各种类型的软件,如Scratch儿童编程软件、Cura3D打印软件、Inkscape图形编辑软件等。FryskLab安装有4G的网络路由器,可以在任何地方与互联网连接。在动力方面,该空间装备有可以单独维持运行4个小时的电池组,包括照明和供热[9]。管理方面,图书馆提供专职人员,包括艺术、计算机等方面的指导人员。

表1 “Make It,Take It Kits”主题套件工具箱[12]

FryskLab移动创客空间诞生后,为当地的创新创造提供了巨大帮助,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了社区民众知识创造的便利性。该项目获得了2014年的荷兰图书馆创新奖。在项目资金支持与可持续发展方面,FryskLab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一是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与发现人才的场所与空间,从而募集资金;二是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各类教育性活动。参加FryskLab创客活动是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方式,移动空间与中小学进行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美国爱达荷州图书馆委员会移动式可借阅“套件工具箱(Kits)”

美国爱达荷州图书馆委员会(Idaho Commission for Libraries,简称ICFL)在2013年发起了名为“Make It,Take It Kits ”的迷你移动空间项目。ICFL 是州政府下属的分支机构,职责是协助爱达荷州各类型图书馆履行为民众、社区服务的职能,主要负责全区图书馆协调、组织、筹款等事项。“Make It,Take It Kits ”项目鼓励与支持创客活动以及用户DIY。ICFL实施该项目时采取图书馆加盟模式,2013年项目发起时只有5家图书馆。截止到2018年,爱达荷州加盟该项目的图书馆已经达到121家,其中2017年和2018年分别有45家图书馆加入,包括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10]。

“Make It,Take It Kits”项目主要是为用户提供配备有不同主题内容的,帮助用户获取、学习某种技能的“主题套件工具箱”(Kits)。每款主题的工具箱可视为一个“迷你移动创客空间”,能够为用户开展创客活动提供各种工具资源和信息资源方面的支持[11]。目前已有40个不同主题的工具箱可供借阅,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套件工具箱主题涉及机械、电路、厨艺、科学、数学、艺术、生活等多个主题内容,除了工具外,每个主题工具箱还配有相关的图书馆资源,比如文献、杂志以及光盘、在线视频等电子资源,并指导用户如何使用。如“造纸术”工具箱中,配备有300份造纸配方、书籍The Papermaker's Companion、使用说明书、手工制模与浓缩套件、海绵状物、再生纸、铜压花线等工具,在图书馆网站上还有相关的视频指导使用工具箱。

爱达荷州图书馆委员会移动式可借阅“套件工具箱(Kits)”项目的特色是空间“移动”的载体不是“车轮”,而是“用户”自身,用户通过完成对工具箱的借阅实现迷你创客空间的“移动”,工具箱可在用户之间循环使用。这些不同主题的“套件工具箱”已经和文献资源一样,成为图书馆资源之一,同时在工具箱的配置中,将馆藏资源融入其中,多元资源结合起来,将固定创客空间服务与移动创客空间服务结合起来,支持用户在全开放环境和协作方式下获取信息与服务[13]。用户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借阅”进行实践创造,提升自身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技能的训练与技巧的获取。对图书馆来说,迷你移动创客空间这一类型投入成本小,用户使用率高,主题多样,使用灵活,成为图书馆开展创客活动与创新项目的有效方式。

2.3 美国圣何塞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Maker[Space]Ship

美国圣何塞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Maker[Space]Ship是为了克服用户利用图书馆障碍于2016年创建的移动创新工作坊。空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创造性思维,用科技连接用户,并鼓励解决问题、协作以及发现。Maker[Space]Ship创客空间活动尤其鼓励学生使用STEM工具,同时结合艺术、语言、历史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用户在使用创客空间时,需要遵守图书馆的相关规定,如空间人数限制、爱护创客设备等[14]。对于Maker[Space]Ship移动创客空间每次停留的位置,用户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进行在线申请。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组织,所在的位置需要预留足够的户外空间供移动空间载体停留,并且需要告知该区域主要的目标用户类型(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家庭、成人等)、多语种地区使用语种、服务时间等内容。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地的主要用户类型调整创客空间的设备与主题资源。在线申请提交的每次截止日期分别是2月1号、5月1号、8月1号以及11月1号。图书馆经过审核后,Maker[Space]Ship会在该区域定期停留6个月的时间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圣何塞公共图书馆为了更好地鼓励未成年人利用创客空间,培养其创造与探索能力,结合馆内文献资源专门列出了与创客空间使用相关的书单:STEAMhome(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and Math at home),这些书籍可以借阅回家来指导未成年人使用创客空间设备以及在家进行创造,对图书馆来说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推广方式。

3 国外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发展特点

3.1 成为美国图书馆服务的新常态

近年来兴起的“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在全球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与地区中迅速蔓延,大中小学、社区、商业机构、图书馆、家庭都成为创客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其中,图书馆成为人们创造与学习的最佳场所。在图书馆,用户能够以免费或极低的成本获取使用这些工具设备,而普遍均等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则发挥着缩小社会数字鸿沟“平衡器”的重要作用。目前美国大部分图书馆,包括中学图书馆都专门投入资金用于购买3D打印机、台式数控机床等创客设备供用户使用。图书馆逐渐从信息媒介中心转变为用户“自我导向,互相协作”进行学习、创造、发明、创业的场所。如地处美国硅谷的圣何塞公共图书馆开展的“STEAMstacks”创客空间项目,为居民提供了当地企业中利用率较高的硬件软件资源,供其学习各类及技术与技能[15]。而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开放了13个创客实验室以及移动创客空间,创客活动已经成为该馆的日常服务。图书馆在这次创客运动的浪潮中积极迎接挑战,抓住了机遇,开展不同形式的创客服务,从固定到移动,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创造创新需求。创客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新常态,推动着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转型。

3.2 重视未成年人的创新创造,STEM思维蔚然成风。

国外创客空间无论是固定式还是移动式,均鼓励未成年人的创造,尤其是注重对未成年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探索。美国各类型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中的固定创客空间与移动创客空间都明确了各类创造工具与资源用于培养未成年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思维,鼓励创造创新与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学会使用这些工具。创客空间鼓励各个年龄段的用户使用和体验,没有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则需要看护人的陪同或许可。如旧金山公共图书馆科技移动图书馆空间(TechMobile)规定了12岁以下未成年人要在得到家长许可后方可使用移动空间内的设备与工具。芝加哥公共图书馆专门为未成年人设立了独立的创客空间——YouMedia空间,对所有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旨在培养未成年人在音乐、视频制作、2D、3D设计、摄影、艺术、STEM项目等方面的兴趣而构建的专门的创造性空间,鼓励其彼此协作、独立学习与探索发现。各个项目均有专业导师协助进行[16]。美国各类创客空间包括移动创客空间无论在空间布局、设备资源还是主题内容设计上都有围绕STEM思维的培养训练内容,甚至有的图书馆创造空间直接以STEM命名,如菲尔普斯社区纪念图书馆的STEM Lab。在服务内容方面,图书馆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与需求而提供服务,如旧金山公共图书馆科技移动图书馆空间(TechMobile)中有针对低龄儿童的乐高机器人、儿童初学编程。芝加哥公共图书馆YouMedia空间分别有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编程项目。费耶特维尔免费图书馆的创造实验室中专门为儿童打造了一个小型创造空间,供其使用 Goldieblox、Roominate、Bionic Blocs、Lego等创造性建构类玩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创客运动、创客文化正在风靡全球,个人创新、数字创造势不可挡,STEM思维成为现在以及未来社会人们认识社会、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基础与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图书馆创客空间STEM思维的培养与训练蔚然成风,值得我国图书馆借鉴。

3.3 移动创客空间在多校区、总分馆间流动

国外图书馆很多移动创客空间的设立都是在本馆已有固定创客空间的基础上,为了方便不同校区、各地分馆用户的体验与使用而发起设立的移动式(流动式)创客空间。如美国蒙蒂赛洛高中图书馆的移动创客空间“Makers on the Move”是当地所有中小学中唯一一所开展移动创客空间活动的学校,目的就是为了使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移动创客空间接触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创客活动中来,促进学校间的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播、交流与互助。美国大城市公共图书馆如旧金山公共图书馆、爱达荷公共图书馆、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等在全城设有多个分馆,移动式创客空间成为大城市公共图书馆在总分馆体系中延伸图书馆服务范畴、扩大受众范围的重要方式。

4 国外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创建经验与启示

4.1 经费:多渠道的经费保障

任何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经费问题,包括启动、运行、车辆养护、人员等方面的费用,维持空间的持续性发展也需要经费的保障。目前国外很多图书馆会将创建、运行创客空间纳入图书馆预算而向政府申请拨款支持,这是作为公共机构的图书馆最主要的经费来源渠道。

另外一个经费保障的重要渠道就是利用图书馆基金会的筹款。美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设有图书馆基金会或图书馆委员会、图书馆之友等非营利机构作为专门的筹款部门。基金会是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中极具特色的产物,是图书馆系统中一个非营利的组织,并向政府申请合法的免税资格。其成立宗旨便是为图书馆筹募经费,来维持馆内各项活动、服务和开销。美国图书馆众多创客空间或移动创客空间项目就来自于基金会的支持,如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YouMedia空间的经费就是来自于芝加哥麦克阿瑟基金会对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基金会的定向资助。图书馆基金会有独立的网站页面,长期通过在线或线下的方式举办募款活动,而向图书馆基金会捐款支持图书馆活动已成为美国民众、众多商业机构和公益组织的习惯性行为。图书馆基金会的支持成为移动创客空间发展的重要保障。

除了政府资助和基金会募款外,社会力量也是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图书馆与企业合作,获得设备资金的支持,作为回馈,图书馆可以将其公司Logo印在移动空间载体上,用于鼓励,也就是出售或出租“冠名权”以获得支持。还有荷兰弗里斯兰省图书馆委员会(BSF)发起的移动创客空间FryskLab项目,当地企业进行了资金设备的支持,而作为回报,FryskLab教授学生数字制造课程,并且推荐创客到赞助企业实习和工作。为了移动式创客空间更好地持续运行,有的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采取收费模式,收取部分消耗性材料费用,用于保障空间的正常运行。多渠道的经费保障能够有效维持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的正常运行,发掘更多资金来源渠道,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是图书馆任重道远的任务。

4.2 载体:移动载体与空间资源

图书馆固定创客空间只需要在馆内特定区域开展项目即可,而移动创客空间需要移动载体支撑。目前美国图书馆主流的移动载体主要有大巴、集装箱车、货车、卡车等,有的图书馆对原有的流动图书车进行改装。确定载体后,需要确定空间设备与资源。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根据自身特点、空间大小、用户需求以及预算确定需要购置哪些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一般来说,体积小、轻便、易于移动是移动创客空间装备需要遵循的原则。一般包括小型3D打印设备、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摄影工具、小型建构工具、电子电阻组件等,软件资源包括各类型的编程、绘图、设计类软件等,可根据用户类型与需求进行调整。

移动载体还需要考虑安全问题。美国图书馆无论是固定创客空间还是移动创客空间无一例外都强调了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问题,指导用户正确操作设备。未成年人须在家长或监护人的监护下进行此类操作。

4.3 主题: 移动创客空间主题项目多样,尊重用户需求。

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主题项目的新颖性与丰富性是吸引不同群体用户参与的重要内容。国外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发展较成熟,移动创客空间配置的设备资源比较先进,主题项目种类多样,用户可以接触到各种用途的工具,学习不同知识技能,创作也不局限于某一方面,除了常规的3D打印、激光切割、数控机床、电脑编程等技能外,还可以是建构、烹饪、手工缝纫等多方面的创新创造,更具个性化。如旧金山公共图书馆移动厨房(Biblio Bistro)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在公园、广场等户外场所向居民提供免费的烹饪设备、食材和烹饪教程的移动式创客空间。项目内容包括介绍当地食材、挑选食材的技巧、烹饪工具介绍、传授烹饪技巧、开发新菜品实验等。Biblio Bistro被评为美国2016年年度优秀公共图书馆案例[17]。这一富有特色的主题会吸引很多对厨艺感兴趣的用户。而爱达荷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项目“主题配件工具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具箱“借阅”。

创客项目不同的主题与内容确定需要图书馆事先调研分析不同群体用户的需求,开展服务。图书馆同时设有线上线下反馈渠道,用户可以提出建议与感兴趣的主题。图书馆采纳后可推出相关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4.4 合作:多渠道建立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

美国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除了图书馆组织内部的支持外,还有来自外部组织的支持与合作。首先就是图书馆辖区内车俩管理方面的支持,能够帮助对移动创客空间的不同载体——大巴、公交车、集装箱车、货车、卡车等车辆进行改装;其次是与当地社区、学校师生、博物馆、公益机构以及其他机构的创客空间建立联系。这种伙伴关系的建立对移动创客空间日常活动的开展与项目实施非常重要,能够为创客活动带来支持。如与当地社区建立伙伴关系能够获得资金、设备方面的捐助与支持,还可以获得志愿者服务,推广宣传图书馆创客活动。与当地学校的教师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图书馆创客活动作为教学手段。与博物馆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利用博物馆相关展品开展活动。圣何塞公共图书馆在《移动创客空间构建指南》中建议图书馆开展创客活动与社会上其他的创客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如美国移动实验室联盟(Mobile Lab Coalition,简称MLC),能够为图书馆提供专业的创客装备与工具安装、使用的技术指导[16]。良好的伙伴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可持续地发展。

5 结 语

从以上美国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发展构建的情况可以看出,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在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黑客空间(Hackerspaces)、科技空间(TechShops)、工具外借图书馆(Tool-lending libraries)、微观装置实验室(Fab Labs)......这些已经成为图书馆的新职能。对用户来说,传统的书籍资源是获取知识的工具,图书馆就是工具的集合,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新工具”,发展更多的可能。在我国,图书馆也是创客空间发展的理想平台,众多图书馆同样在借助创客空间进行服务转型。上海图书馆、长沙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的创客空间等馆内创客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新馆建设或旧馆改造时都将创客空间纳入馆舍规划中。空间资源与创客文化成为不同类型图书馆转型、创新服务的重点打造内容。

国内图书馆在移动创客空间的建设上缓于固定创客空间的发展,数量比较少。广州越秀区图书馆“盒子空间”类似于爱达荷公共图书馆移动“主题套件工具箱”,用户凭借图书馆卡及积分借用图书馆“盒子工作室”的小型工具、零配件,拼插模块等工具进行创造,是在外借工具上的一次尝试。未来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越来越发展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把创客空间放置在可移动的交通工具上,深入社区为用户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创客图书馆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小创客”有法宝
图书馆
创客
创客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