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共明月 中华儿女话团圆

2019-01-11 03:45本刊评论员
中国食品工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蕴含着先民中华儿女

本刊评论员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古时没有日历,人们以观月象数日子。在观象和欣赏中,人们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于是就有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镌刻着历史,始见《周礼》,定于唐代。宋代以后,中秋日盛,与春节、清明、端午并列,成为中国人一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寄托着情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至今口耳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想象力的源泉。

中秋,滋润着味蕾,赏月伴思念;小饼象征着团圆,合家分食月饼,寓意月圆人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每每看到中秋圆月,我们会想到家人,想到故乡,想到亲友……中华民族的月亮文化注满浓浓人伦情义,沉淀在中国人意识里的中秋团圆,成为数千年来中华儿女追求的生命情调、生命境界。

中秋节,不仅仅是吃月饼那样简单,中秋文化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其中,团圆、统一、祭祀、和谐、礼仪、祝福和平安等,就是这个传统节日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也是中华民族生活常态的一个真实写照。中秋文化传递的价值认同感,以其庄重的典礼和仪式形式,堪称为是中华民族的“胎记”,这样的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天,让我们一起接受月光的邀请,望月、怀远、思国,感念亲人、家庭、家族!心怀家乡、故土、祖国!

猜你喜欢
蕴含着先民中华儿女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华儿女 报效祖国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中华儿女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平缓的2020蕴含着不凡的投资机遇
漫画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