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2019-01-11 05:54山东省日照海曲高级中学刘洪营
中学政史地 2019年32期
关键词:琉球解体鸦片战争

◇山东省日照海曲高级中学 刘洪营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本专题内容是新课标全国文综高考卷历史试题考查的重点之一。从考查内容方面看,主要集中考查晚清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主干知识,对近代中国外交观念的变化也有所涉及。具体考查的知识点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等。从命题的方向方面看,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注重对价值观的引领。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28题,以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洋货日益增多为背景考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28题,以晚清时期一外交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外交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例1】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一外交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外交观念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结束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中国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阻止琉球国进贡这一事件属于涉外事件。地方督抚在上奏中提议按照“万国公法”来评判日本阻止琉球国进贡这一事件,说明当时国人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念。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日本阻止其向中国进贡。这说明当时朝贡体系依然存在。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方督抚只是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这一事件奏提建议,并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干预”说法错误,故C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前,受“华夷观”思想影响,清政府实行朝贡外交或者宗藩外交。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体系”迫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市场,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晚清时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史料二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川沙县志》

分别对上述史料进行解读。

解析:同学们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对于历史事件的研究,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时空中。史料一中,“除了……还应当有……”说明,作者认为旧的生产方式逐步解体产生苦难的同时,新生产方式也诞生了。史料一告诉我们,对自然经济解体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史料二反映了洋纱盛行背景下,中国妇女传统技能荒废,当地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古老的中国发生变化,开始向近代社会缓慢转型。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晚清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同学们要注意用辩证的眼光多角度地分析,一方面要痛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外交等方面发生的近代化变化。备考建议:①运用唯物史观,从新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等。②注意归纳单元特征,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在平常的学习或者复习中,同学们要善于总结概括专题的共同特征,还要以某一线索构建知识体系。

猜你喜欢
琉球解体鸦片战争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鸦片战争史料拾零——《道光辛丑宁波赎货纳税章程》
THE DRUG WAR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
悲愤琉球
破译《琉球国书》碑
反思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