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环境改造的思考与实践
——以骑行区环境建设为例

2019-01-11 11:33闫德芳刘婷婷江苏省泗洪县育才幼儿园
幼儿100 2019年30期
关键词:纸筒交通标志骑车

文/闫德芳 刘婷婷 江苏省泗洪县育才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户外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扩大了的活动中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从而得到身心放松的美好天地。在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中,针对户外环境的建设,我对所承包的骑行区环境进行了如下改造。

环境从“新”开始

骑小车一直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游戏,近期我们发现在骑行区幼儿会自取一些纸筒放在马路中间,增加游戏的难度,还有一部分幼儿会到其他区域推几个轮胎、搬几块建构区的单元砖过来设置路障,让游戏的幼儿感觉到游戏具有了挑战,从而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这样一来,参与到骑行区游戏的幼儿越来越多,在骑行区逗留、等待的幼儿也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并没有直接干涉,而是在思考如何能让骑行区的游戏环境变得有序。

户外游戏场所应是一个动态的环境,需要定期和幼儿进行讨论与变化,于是,针对前一天的游戏状况,我们和幼儿展开了讨论。

提问1: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骑行区呢?

多多:我喜欢有挑战性的、高难度的。

萱萱:我喜欢整齐的环境,有时候骑行区人多,不方便骑车。

齐齐:能和好朋友在一起合作骑车。

乐乐:没有车的小朋友可以选择到其他区域,要不然站在马路中间很危险。

……

提问2:那我们怎样才能营造一个有序的骑行环境呢?

媛媛:骑车的时候,我们可以排队,不能抢。

涵涵:没有骑到小车的小朋友不要在骑行区里等待。

天天: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领证处,领到证的小朋友才能去骑车,没有证的小朋友就到其他区域里玩,这样就不会乱了。

……

根据幼儿讨论的结果,我们在操场中间用轮胎、纸筒设置“公路障”和“赛道迷宫”,还把幼儿园门口的一段路程也纳入骑行区范围。这样,小车不但可以绕行,还可以拐弯,增加了路线的起伏变化,保证了活动的充足空间,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技巧性。为了让骑行区的环境更加有序,我们和幼儿一同制作了驾驶证,驾驶证由幼儿自己设计、创意。就像幼儿说的那样,在骑行区设置领证处,只有领到驾驶证的幼儿才能参与到骑行区的游戏中,对于没有驾驶证的幼儿可以选择另外的角色,或者到其他区域游戏。

玩车游戏新“烦恼”

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我们在第二天的游戏中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从幼儿的游戏状态可以看出,整个游戏环境是具有挑战性且有序的。幼儿自由地在操场上骑车,在宽敞的场地上玩得非常欢畅。没有驾驶证的幼儿也没有出现消极等待的现象,整个骑行区的环境变得有序起来。随着新环境的改变,我们也发现了新的问题:游戏过程中,部分幼儿会把车骑到附近的区域绕行,或者绕着操场边的区域行驶,有时小车会卡在其他区域的游戏材料中间,暴露出一些安全隐患。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和安全状况,游戏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了讨论。

教师:在今天的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涵涵:有几个小朋友把车骑到其他区域了。

秒秒:还把别人的材料撞倒了。

翰翰:没有按照交通规则行驶,很不安全的。

……

教师:谁有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

天天:可以添加护栏,把骑行区围起来。

多多:一般马路上都有交通标志,来提醒车辆如何行驶。

米米: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交通标记,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玩了。

……

这次的讨论中幼儿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们开始想办法制作交通标志,为了能够统一和美观,我在材料的选择上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了纸板、木棍、PVC管等多种材料。幼儿通过主动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交通标记的制作,并投放到骑行区内。交通标志的投放,有助于保证幼儿活动进行时的安全。例如:设置骑行方向的指示牌、迷宫入口和出口的指示牌、拐弯减速路线指示牌、下斜坡禁止左转的指示牌等,由于图示明确,幼儿逐步熟悉并自觉遵守规则,有效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互相碰撞的意外事件,保证了游戏环境的安全。通过幼儿自主探讨和设计标志,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宗旨,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活泼地游戏,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骑行”新体验

随着游戏的不断开展,游戏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设置障得物已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兴趣。在幼儿的提议下,大家一起用轮胎和纸筒合成“赛道迷宫”。在设计迷宫的时候,幼儿总会有很多想法,“这里的路宽点”“这里可以窄一点”“我想要一个大转弯,这里可不可以有分叉路”……根据幼儿的意愿,在不断地尝试中,赛道迷宫也在不断地完善,赛道迷宫为平整的操场增添了曲折的路径,并增强了游戏的技巧性。幼儿在骑车的过程中要平衡拐弯,不能撞倒纸筒,这对他们的控制、协调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们还要注意观察和分析路线走出迷宫,这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全方位思考,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及沉着冷静、敢于挑战的品质等。

我的游戏我做主

为了让幼儿参与到区域管理中,我们从游戏前的准备工作到游戏后的整理,所有的工作全部交给幼儿。游戏前幼儿合作把所需的材料摆放到固定的位置,如在各个路口放上适合的交通标志,在赛道迷宫和斜坡的入口处投放自制信号灯,把交警服装放在指定的位置等。游戏中,我们还设置了很多的角色,如小司机、乘客、小交警、修理工等,其中小交警们要根据进入游戏场地的人流,在信号灯里插入“红灯”或“绿灯”的指示,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超速等等。发生了“交通事故”,小交警们还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如果车辆坏了,可以到附近的“修理厂”进行维修,那里每一位“修理工”都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加油站”的建设更是丰富了游戏的趣味性,让游戏的角色扮演更加生动、和谐。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幼儿又提出可以加入洗车点、超市等一系列的服务场所。在和幼儿的共同商讨中,骑行区的多个功能也在不断调整着。

通过骑行区的游戏,让幼儿学到了相关的交通知识,角色之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成为区域的主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幼儿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游戏,并且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我们还看到了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体现出来的责任感,会主动帮助小班幼儿摆放纸筒,提醒小伙伴注意安全。在游戏区,幼儿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尽情游戏,可以在赛道迷宫里自由探索不同的路径,也可以在公路障碍里自由地骑行。我们和幼儿一起创设了既有规则,又有自由的游戏环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对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有着精辟的观点,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骑行区的环境改造,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敏性的发展,锻炼了肢体力量,幼儿的平衡能力、胆量意志和耐力也获得了相应的提高。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交通标志,学会基本的交通规则,懂得遵守纪律。同时在挑战性的游戏中体验并磨练了勇敢、果断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幼儿不仅获得了运动技能和运动品质的发展,还在混龄的环境中收获来自同伴的支持和鼓励,在骑行区中幼儿是快乐、自主、不断进步的。

猜你喜欢
纸筒交通标志骑车
基于双向特征融合的交通标志识别
纸筒
结实的纸筒
结实的纸筒
纸筒
Itoly: TOwn Poys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意大利小镇:骑车上班可赚钱
交通标志小课堂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我们欢迎你!
骑车环岛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