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计算教学“三部曲”

2019-01-11 16:09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俞鸿雁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7期
关键词:三部曲个位形象思维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俞鸿雁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穿始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它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更加明显。必备的计算能力不但是后续学习数学及其他课程的基础,而且低年级计算学习中培养起来的核心素养及浓厚的兴趣、严密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意识等更是将来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数学品质。如何使计算在低年级教学中更有效,笔者试从以下三步展开。

一、爱计算:变枯燥抽象为生动形象

计算教学内容枯燥、抽象,但低年级的学生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不匹配导致学生在计算教学中缺乏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发生的兴趣。”可见,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首先应变枯燥抽象为生动形象,让学生爱计算。

1.赋予情景,引发兴趣

计算教学可以赋予一定的情景,如教学《口诀求商》,可以创设情景:老师用10 元买了2 支钢笔,帮我算算,老师还有5 元,够不够再买一支?低年级的学生都乐于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而且买东西的情景也是学生较熟悉的,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时产生了“10÷2”求商的愿望,于是引发了学习新知的需求。

2.巧妙比喻,深刻理解

心理学上认为,当学习材料与生活经验高度相关时,最易于理解知识。如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可以运用巧妙的比喻:乘除法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加减法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因为要尊敬长辈,所以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一个巧妙的比喻不但赋予了枯燥的计算更多的乐趣,更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深刻理解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

3.比赛游戏,趣味答题

为了提高计算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低年级的计算可以设计成各种比赛和游戏的形式,如开火车、夺红旗、投信箱、找朋友、连连看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类型。这样的计算富有趣味性与挑战性,学生乐于在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答题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

二、会计算:因理解算理而掌握算法

算理是由概念、定律及性质等构成的基础数学知识,在四则运算的实施过程中,算理是理论依据,而算法是方法和程序。我们在计算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即学会算法;也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理解算理,也就是说掌握算法必须建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笔者以《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为例,说明因理解算理而掌握算法的三个过程。

1.初步感知于动作思维

如何计算根据题意列出的算式“50-26”,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操作小棒,先摆5 捆,再从这些小棒中拿走26 根,其中2 捆好拿,那6 根如何拿呢?引发学生思考,于是学生想到拆开1 捆变成10 根。再次启发学生思考:拆了一捆还剩几捆?这里思考的两个问题正是让学生建立在动作思维上去初步感知“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再减”的算理。

2.逐步深化于形象思维

操作完小棒,可以用计数器演示“50-26”的拨珠过程,先在十位上拨5 颗珠表示50,再拨去26,关键要引发学生思考:个位上一颗珠也没有,怎样去掉6 颗?有了刚才的经验,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可以从十位拨去一颗珠,在个位上拨上10 颗珠。再次追问:为什么十位上一颗珠能换成个位上的10 颗珠?结合刚才拆开一捆变十根小棒的操作,学生不难理解退位减法中运用“一个十是10 个一”的算理来退位。而计数器演示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竖式计算的算理进行形象的展示,也是从直观到抽象,从理解算理到掌握算法的过渡。

3.深层理解于抽象思维

在经历了操作小棒、观察计数器的演示后,再学习列竖式计算“50-26”。这时学生不难理解:当个位0-6 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 作十再减;为了不忘记十位已经退了1,可以在它的上面点一个小圆点提醒自己。像这样,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的算法是深刻的,它是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逐步上升成的抽象思维。在经历理解算理到掌握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相应的计算。

三、巧计算:从算法多样到算法优化

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它不但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平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生活背景不同,对一道题的算法必然存在差异。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很难辨别这些算法中哪些简单,哪些烦琐,哪些对后续学习有用,哪些无用,所以在计算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交流算法,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算法优化。笔者以《十几减9》为例,说明从算法多样到算法优化的过程。

1.多种算法并存

一道题的计算方法往往有很多,如“13-9”有多种算法,主要可以归结为四类:一个一个数、破十法、平十法、想加算减法,这几种算法的难度和思维层次的要求不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第一,不是每种算法都得在新授课时一一呈现。第二,不同的学生可选不同层次的算法,基础不同的班级选用的算法也是有差别的。第三,当学生已选择思维层次高的算法时,就没有必要再去追问“还有其他的算法吗”。有些思维要求较高的算法,也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马上掌握,应给予他们时间慢慢理解。

2.选择合适的算法

交流算法后要引导学生充分比较,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此时原则上应该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应选择哪些简便又对后续学习有用的算法,摒弃那些烦琐又毫无思维含量的算法,但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如计算13-9 时,即使有学生选择一个一个数的方法,也应尊重他们,同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当他们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在相关计算中经常发现比别人算得慢时,就会主动放弃自己原有的方法,而选择更优的算法。总之,从算法多样到算法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与积累,在计算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计算能力与思维层次,所以应放慢脚步,慢慢培养,因材施教,各有所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变枯燥抽象为生动形象,让学生爱计算;因理解算理而掌握算法,让学生会计算;从算法多样到算法优化,让学生巧计算。通过这三步,让低年级的计算教学更有效。

猜你喜欢
三部曲个位形象思维
牢记方法大量练习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