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习作”有意思

2019-01-11 18:29江苏省睢宁县官山中心小学朱向明
小学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刀削面舌尖老妈

江苏省睢宁县官山中心小学 朱向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版)对中高年段作文有这样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而“‘舌尖上’的习作”就是最好的“纪实作文”一种。

之所以提出“‘舌尖上’的习作”这个概念,源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节目的启示——原来,孩子的最真实感受和体验莫过于“美食”,要写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简单的纪实作文”,不妨从最感性的“‘舌尖上’的习作”开始!

可惜的是,虽然苏教版教材也关注了“‘舌尖上’的习作”这个点,但安排的习作点实在偏少,仅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三《舌尖上的美味》算是真正一篇。事实上,加强“‘舌尖上’的习作”指导非常重要。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有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儿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大多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他们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他们关注更多的是有意思。”显然,对小孩子来讲,作文‘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而“‘舌尖上’的习作”,恰就凸显“有意思”——毋庸置疑,让孩子喜欢下笔的习作常常耐读!

一篇“有意思”的“‘舌尖上’的习作”往往凸显以下四点中的至少一点——美、情、趣、爱。

一、凸显“美”

“美”在百度中的一种解释是“指味、色、声、态的好”。关于“美”与“食品”的关系,不少材料佐证了它们之间联系太紧密了。从“美”字的“会意”上看,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就是“味美”。《说文》中这样解释“美”:“美,甘也”。《管子·五行》中这样解释“美”:“然后天地之美生。”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中这样定义“美”:食必珍美。

基于以上资料,“‘舌尖上’的习作”的“美”至少函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习作中应体现食品的“色、态的好”,即外观美;一是指习作中应体现食品“味的好”,即味道“美”。食品的外观“美”,通过眼睛这个感官器官用心观察,就可以描述出来;味道“美”则是通过嘴巴等味觉器官感受出来。

在指导孩子进行这类题材习作时,教者除了让他们在“味、色、态”诸方面下功夫外,还应指导孩子尽可能从“传说”的角度挖掘出美食的“文化美”。当然,在指导一篇“‘舌尖上’的习作”的“美”时,也不是所有“美”的方面在每一篇“‘舌尖上’的习作”都面面俱到,要根据各人的喜好及不同美食特点有所侧重。教者应强调不能平均用力,要抓住其中一至两方面的“美”来着细描述,其余的可以简略描写。如此,生成出有质量的“‘舌尖上’的‘美’的习作”来当属正常。

下面是陈利同学发表在《小学生作文》上的《“天下第一粥”——“菜妈糊”》,请大家欣赏其中蕴含的“甘言美语”。

“菜妈糊”是家乡特有的一种粥,也是我最喜欢的粥!只要我有“要求”,妈妈一定满足我。因此,我的早饭总伴有一大碗绵甜醇香的“菜妈糊”。

名字好怪! 为什么叫它“菜妈糊”呢?我问了好几个大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全都不清楚,只说大家都那么叫。不过,它的别名“菜豆腐”倒是让人能觑出个一二来——一种含“菜”的“豆腐”罢!

“菜妈糊”的食材很简单,仅黄豆、胡萝卜、小青菜而已。

“菜妈糊”的熬制也不复杂,我就曾在妈妈指导下尝试着做过——将大豆浸泡半天左右,再洗净胡萝卜、小青菜,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放入碓窝里捣碎,最后将糊状混合物加入适量的水后,盛入电饭煲中熬熟就可。

当然,熬好的“菜妈糊”仅是“原粥”罢了,它还可以根据各人的不同口味进行一些必要的调制。奶奶喜欢清淡的,刚出锅的原味就好;爷爷和我喜欢有点儿淡淡的咸味儿,撒些细盐末即可;爸爸喜欢甜食,往往会往盛好的碗里放上少许砂糖;妈妈喜欢芝麻香,她是不是会在“糊面”上抛上几粒香芝麻……

之所以说“菜妈糊”是“天下第一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楚汉相争时,刘邦被项羽打败后,避难于家乡一戚姓人家。躲过追兵后,刘邦饥肠辘辘,向主人讨吃的。主人家正好煮着“菜豆腐”,便随手舀了一大碗给刘邦。刘邦狼吞虎咽地吃下后,感觉那真是人间第一美味,远胜于那些所谓的山珍海味。便赐了“菜妈糊”“天下第一粥”的美名!

从此,“菜妈糊”便声名远播了去。

哦,唠叨了半天,你对“菜妈糊”也心动了不是?心动不如行动,赶紧自己动手学做一下吧!

这是一篇颇有意思的“舌尖上”说明性美文:一道简单的普通的农家小粥,在小作者灵动的笔下成了一道令人垂涎的“菜妈糊”——“美”在“绵甜醇香”,“美”在“可以根据各人的不同口味进行一些必要的调制”,“美”在“一种含‘菜’的‘豆腐’”,“美”在有皇帝刘邦赞其为“天下第一粥”的传说,让人不由对“菜妈糊”产生神往。粥名的考究、食材的选择、小粥的熬制、美好的传说等,“美不胜收”。

二、凸显“情”

“情”字,百度的意思是“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礼记·礼运》中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新课标中年段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新课标对高年段习作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最受感动”、“感情真实”是课标对儿童习作的一再要求。而一本编自民国的《小学作文科教材和教法》中有这样一段话“作文是要发表我们的意思,以及各种情绪的。但是一定要有意思或情绪, 才有发表的需要。”——显然,“情绪”是“发表的需要”。在指导孩子进行“‘舌尖上’的习作”时,我让孩子在“情”上着力,将自己的情感饱蘸在“美食”中,这样的习作,怎能不耐读?

“情”绝不是一种口号式的外显,它主要隐在习作的细节描写中,往往是孩子在描写美食时的自然流露,不能刻意为了凸显“情”而强写“情”,不然,那习作就不是一篇让人舒服的习作。下面是彭晶晶同学发表在《创新作文》上的《刀削面的滋味》,读来“情意绵绵”!

那是三年级的一段旧事,每每想来,颇令人回味。

一天放晚学后,我和邻村的一个好伙伴结伴回家。路上,她不停地向我“显摆”自己刚跟大人在集镇上吃了一碗叫“刀削面”的:“啧啧,汤是红的,有辣椒,有肉,那味儿……”直说的我口水直流。

“真有这么好吃的面?”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尝尝这种削面的美味不可!

机会来了,不几天刚巧元旦放假,我便缠着正要上集卖鸡蛋的妈“跟集”,妈犹豫了一下,好一番叮嘱后才放行。

早饭草草吃完,锅碗还没来得及刷洗,妈就骑上刚买的电动三轮车,带上我和一竹篮子鸡蛋匆匆地往20 里外的集市赶去。一路上,我满脑子晃荡的都是那“面”,不知不觉就到了集市。

可能是节日的缘故,老觉着那天的人特多,眼前到处都是“腿”。我牢牢地坐在妈的车上一点不敢造次——这是妈来时的叮嘱之一,眼角却左飘右忽,希望发现那心中的目标,可惜没几处冒烟的地儿。

记不清在车上蹲了多长时间,直到一个人一股脑儿地把鸡蛋都买走了,我才觉着太阳到了头顶,肚子里的馋虫也开始闹将起来。

“妈,我要吃‘刀削面’。”我低低地央求道,人声虽然嘈杂得很,还是被妈听到了。

“好,妈也去尝尝鲜!”妈似乎顿了一下,仅仅一小下,便笑着灿然地答应了我。

我们转过另一条街的街角,远远地闻到了一股奇特的香味——是“刀削面”香?我鼓圆了双眼张望,果然,在十字街北角,一个天蓝色的帐篷门脸上方,“刀削面”三个红字大而醒目。

我们赶紧挑了个好位子坐定,妈轻声地对一位和她差不多年龄的老板娘说:“两碗!”“好嘞,能不能吃辣?”妈迟疑了一下望着我,我点了点头。“那就少放点儿吧。”

只见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左手托着一个表面光滑的面团,右手持着一个特制的弧形刀——“嚓、嚓、嚓……”一刀接一刀,削出的面片如流星般划出一道道弧线,“扑通、扑通”地准确落入汤锅。汤面翻滚,翻起的面宝宝犹如一个个可爱机灵的小鲫鱼,真有意思!

碗面端上来,我仔细一瞅,又薄又宽的削面浸在鲜美的汤汁里,上面散漂着几小块闪着亮点的五花肉及几叶绿澄澄的小青菜和香菜,着实令人垂涎!

我先舔了舔香浓醇厚的卤汁,接着轻轻地夹起两三片面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真嚼出了削面那特有的“外滑内筋、软而不粘”的味儿,最后,我囫囵地将大碗卤汁一呼噜而光,直吃得满嘴流油。

临走,妈将她吃剩的半碗打了包。“哈哈,晚上又有得吃了。”我满足地爬上车。事实上,现在想来,那不过是妈看着她憨儿子馋样,舍不得吃罢了!

现在,我不知吃过多少回“刀削面”,似乎都没有什么印象了,唯有那次吃过的刀削面,那样子,那滋味,一直深深地萦绕在脑子中。当然,更忘不了的还有妈妈那浓浓的爱意。

刀削面的滋味让人垂涎,让小作者难忘,更让她忘不了的是妈妈的那半碗“刀削面”透出的浓烈的“情”——母爱千千万,个个落于平凡屑事间。

三、凸显“趣”

“趣”在百度中的意思是“兴味,使人感到愉快”。

新课标中年段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在孩子的习作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空洞的意义铺陈,而儿童生活应有的意趣却偏偏奇缺。这其实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根本所在——过于严谨、严肃,儿童趣味不足……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完全是带着真性情生活,从不对自己的喜怒哀乐加以特别掩饰,他们眼里的世界就是个处处充满生趣的世界,一个个孩子都是个充满生趣的人,由此,孩子的习作中体现“趣”当属一大特征。

事实上,教材的安排上也体现了这点,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二《童年趣事》等,都可以指导孩子从“‘舌尖上’的习作”来练笔。教者在平时指导孩子进行“‘舌尖上’的习作”时,就应强调要尽量突出“童趣”。

下面是邱天同学获得市级一等奖的《“犟”葡萄》,读来“妙趣横生”!

要说“犟”,你肯定会想到“犟牛”、“犟驴”什么的,甚至可能会想到一个脾气很倔的人,你绝不会想到作为植物的“葡萄”也会发“犟”。这事还偏就让我撞上了!

一天早饭后,我照例来到小院西墙边,细心地“关照”起那几株长势诱人的巨峰葡萄。突然,我发现中间最大一株葡萄的几片宽大的叶子上,不知什么时候被小虫子咬了好多个窟窿。老爸说,得赶紧把那些枝条剪掉,以防止虫患扩大!于是,我就赶紧拿起花剪,将那些有虫眼叶子的枝条三下五除二地给做了“手术”。

嗬,真没想到葡萄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脾气忒大,心眼儿又小如针尖。第三天,我再走进那株葡萄,突然发现它只剩下秃秃的枝干,所有的叶子全落地上了。不用说,肯定是我惹了它,让“不明真相”的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来个英勇赴死以抗争——“你这孩子太坏,剪什么剪?老娘躲不起还死不起吗?不活了!”

不仅这一株难伺候,其他的也不好惹。

那是不久后的一场暴风雨后,我见靠近最南边的那株葡萄“仰八叉”地斜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便小心地扶起,让它转了个小身,又用几截小绳子牢牢地固定在新搭的棚架上。有了上一株葡萄发“犟”的教训,我是小心再小心,手脚轻得不得了,态度也和善得不能再和善。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那株葡萄还是不领情。两天后,那绿叶哗啦啦地落了个净——又一起“自杀”案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硬生生地出现了,而我却手足无措!

“由它们去吧,它发‘犟’不待见咱们,没办法,还是少操心为好!”老爸一手抚着那光杆,一手抚着沮丧的我,似是安慰他自己,又似是对我。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我哪儿做错了?难道真撞上了“犟”葡萄?

那葡萄从此后少有人搭理——我不理它,老爸似乎也没正眼瞧过一回。嗨,你别说,竟出现了奇迹。一个多月后,“自杀者”大约“犟”够了——出够了气,逞足了威风——干枯的茎秆上竟又绽出了一层新绿。这时,它们一定是气色缓和、心回意转了吧!

唉,“犟”葡萄呀“犟”葡萄,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你要再这样“忽悠”我,我这小心脏可受不了!

一个“犟”字,将两棵葡萄活灵活现地描摹出来,两棵“犟”葡萄多像两个有性格的孩童。童趣童真跃然纸上。

四、凸显“爱”

“爱”是一种衍生自亲人之间的强烈关爱、忠诚及善意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如母爱等;亦可衍生自尊敬与钦佩之情,例如朋友之间彼此重视与欣赏;对于国家、集体的发自内心的感谢也是爱。

孩子的“爱”是最简单最纯净的,是最真的情感体现。可能因为“爱”是所有情感的首位,所以“爱”是儿童习作永恒的主题,“美食之爱”当然是儿童习作常见的主题之一。

平时作“‘舌尖上’的习作”指导时,教者应强调孩子要把自己的“真爱”投入进去。一篇没有“爱”的习作就像一道没放作料的硬菜一样寡淡——“爱”是一切“‘舌尖上’的习作”的魂魄!

下面是吕梦野同学的《皮蛋牛肉粥》,发表在《小学生作文报》上。读来“爱意浓浓”

不知谁说过,女儿和妈是天生的敌人。别人看到这话不知怎么想,于我却深有体会。在家里,用爸爸的话说,我和老妈命中相克,三句话不说,就互相顶牛——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一旦触发,后果有时就很难收拾。

似乎是等了一个世纪,我和老妈最厉害的一次争吵在这个漫长暑假的尾巴上爆发了。那几天,老爸刚巧出差在外,家里便发生了两个女人之间的纯粹战争。老妈从我几天不刷牙说起,一直喋喋不休地说到我的上一学期期末不太体面的数学成绩,八竿子打不到的事都能串起来,说得我忍无可忍。连一个劝架的人也没有,我们吵得天昏地暗。老妈本来不太白净的脸上出现一种奇怪的红晕,比害羞时的颜色还要深上一点,而且一直红到脖子根。看样子我也差不多。

其实,我知道自己有些过分了,就琢磨着想个办法弥补。有了,趁老妈上班去了,就煲个她最爱吃的皮蛋牛肉粥补偿吧!

我紧忙到超市里买了胡萝卜、生菜、牛肉末、西红柿和皮蛋,忙了整整一下午,一锅皮蛋牛肉粥算是煲成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端锅上桌,然后意思一下,道个歉就行了,谁要我是她闺女呢!一直到晚饭前我都这样琢磨。

傍晚时分,老妈下班回来,依旧冷着个脸,没跟我搭讪一句。老妈炒好菜,我们像平常吵完架一样,各自拿着自己的碗盛饭,没有谁给对方夹菜,几乎跟死鱼一样没发出任何声音。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傻,莫名其妙地煲了一锅粥,人家竟然不领情。

老妈再次起身盛饭的时候,我才猛地想到那锅粥还放在厨房的旮旯里。绝对不能让她知道那锅东西的存在,否则她一定明白那是我道歉的证据,她会为此洋洋得意的。

“砂锅里是什么东西?”妈妈的口气很硬,显然,她什么都清楚了。

“没什么,我随便做点自己吃的。”我也嘴硬,很明显,此地无银三百两罢了。

“我给你热一下吧。”然后是煤气的滋滋声。

那一瞬间,我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只想老妈快点儿出来,为我的顶撞,为我毫无道理的发火,为我所有的不对跟她道个歉。

妈妈什么时候热好粥走出厨房的我不知道,只知道当我抬起婆娑的泪眼,桌上已经摆好了两只盛满皮蛋牛肉粥的小花碗……没有谁解释,老妈就是老妈,她明白女儿所有的小心思。

细腻的笔触,深深地刻画了一对“冤家”母女像“皮蛋牛肉粥”一样浓浓的爱,让人不由得想到“血浓于水”的内涵。

想来,写好“‘舌尖上’的习作”对于提升儿童习作水平立竿见影,可怎样落实呢?做好下面三点即可!

认真做好“摘记”。 培根强调了“摘记”的重要性:“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为了给“‘舌尖上’的习作”寻找合适的素材,我引导孩子写美食摘记——每个孩子每周都要在读书笔记上摘录“美食”方面的笔记至少2 次。摘录途径很多,可以是源自老师推荐的涵有较多美食细节描述的书籍如:陆文夫的《美食家》、汪曾祺的《茶干》、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可以是课文中的“美食”片段,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下册《槐乡五月》等;可以是年段必读书目中遇到的“美食”内容。重点关注摘抄其中“美食”片段,其他的略读就行,不一定读懂。这种“摘记”开阔了孩子们“‘舌尖上’的习作”的眼界。

写好随手“札记”。为了让孩子能源源不断地生成高质量的“‘舌尖上’的习作”,我还采取了写好随手“札记”的做法,就是要求孩子每两周至少交送除大小作文以外的一篇“舌尖上”的随笔记事,想写啥美食就写啥美食,只要是自己耳濡目染或亲身体验到的美味都可以随手记下来,不给框框不定调调,只要题材跟“吃”联系上即可。这样的“‘舌尖上’的札记”可以是用心打磨好的成熟的习作,也可以是自己感受到的糙点儿的待打磨的“美食”小片段。这些“札记”,为“‘舌尖上’的习作”提供了选材上的“活水”。

夯实随堂“练笔”。在常态课教学中,凡遇有“美食”片段描写的,除了及时做好“摘记”外,还应及时引导孩子模仿该片段写法进行随堂“练笔”,夯实“‘舌尖上’的习作”的同类型题材的写法指导。如在教学《石榴》时,引导孩子在品读最后一小节石榴籽儿样子和味道描述后,引导孩子学习这种写法写一个相似的水果如橘子、橙子、葡萄、西瓜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版)对中高年段作文有这样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想来,引导孩子们从“美、情、趣、爱”四个关键词上下功夫,紧紧抓住最能引起孩子极大兴趣的“美食”这一常见题材,“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由此,一篇篇有意思的“‘舌尖上’的习作”自然会生成!

猜你喜欢
刀削面舌尖老妈
爱逛街的老妈
“精明”的老妈
一碗酸酸的刀削面
“快点儿”老妈
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
做个新版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