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2019-01-11 20:50刘海霞
好家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游戏规则游戏

文 刘海霞

一、日常游戏中的随机教育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户外活动种类繁多,如玩球、玩圈、走高跷、跳绳等。户外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却也为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活动前,我们应和幼儿一起检查器械是否完好,讨论活动的注意事项;活动中,提醒幼儿随时留意器械的使用情况及突发事件,学习如何及时巧妙应对与避让危险。如“走高跷”活动开始前,教师引导幼儿检查高跷是否安全,并共同探讨高跷的正确玩法;活动时,教师除了随时关注活动情况外,更应时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一次次的实际操作中,逐渐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区域活动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而设置的一种延伸活动,它强调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力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和活动的主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所以,可以设置“心情小屋”“宝宝点心店”“娃娃医院”“巧手变变变”等区域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游戏中自我保护的内容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之一是:遵守规则。如在活动“我认识的标志”中让幼儿认识红绿灯,幼儿有了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的意识;认识禁止行人通过的标志,在马路上行走时,能明确知道哪里可以走,哪里不可以走;教育幼儿外出时要跟随大人一起,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不擅自离开集体或老师;游戏活动“打电话”中,教师将幼儿的家庭联系电话制作成一本电话号码簿,让幼儿记住父母的电话号码,如果万一走失,要大胆、细心,通过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等方式,激发幼儿自救的意识。

幼儿虽然在游戏活动中能够掌握一些自护常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不能有效运用。如幼儿在玩户外大型玩具时推挤同伴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游戏场地追逐、奔跑、乱扔游戏材料的现象也为数不少。利用幼儿好动的天性,在游戏中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有助于幼儿获得新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游戏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我们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如玩游戏“小猴摘桃”时,要求幼儿排好队,走过平衡浪木到河对岸去摘桃,在过桥时不能人挤人,不然就会掉到河里去;通过游戏“找娃娃”“我家住在哪儿”等游戏,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在各种感统游戏中,我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个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的游戏形式

对于个别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可以迅速增强幼儿在游戏项目中的安全防护意识。除了教师的个别指导,同伴的影响也很重要,特别是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自己便会从中吸取教训,并去摸索和探究出另一种保护自我的方法,从而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二)游戏中采用表扬和纠正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自我保护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要多给予表扬,树立榜样作用,以便帮助其他幼儿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在游戏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幼儿,一旦发生险情或幼儿做出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其纠正,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遵守游戏规则,形成自护习惯

幼儿常常在玩得高兴时,会忘记要遵守的规则和秩序,喜欢一拥而上,你推我挤,极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因而在游戏中,注意培养幼儿按秩序游戏,遵守游戏规则,是幼儿获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幼儿懂得游戏规则,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如讲故事、游戏模拟等,让幼儿判断是非,知道遵守规则和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改变“以保代教”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千般爱护,莫过自护”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会自护,是幼儿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游戏规则游戏
偷换职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爆笑游戏
游戏规则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