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浅析

2019-01-11 17:40董因友安国祥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23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措施问题

董因友 安国祥

摘 要:本文通过指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形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 会计制度;问题;措施

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目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分类改革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事业单位社保改革、公务用车改革等日益推进,目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学习好、理解好、运用好新会计制度,切实解决单位业务问题和困难,对于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对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观念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师带徒情况,对新政策和新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主动改变意识不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互联网+逐渐普及,财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逐年增多,固守成规导致工作量成本增加同时,效率不见提高,财务人员疲于解决事务性问题,对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不足,对财务数据分析不够,往往火烧眉头之后再来解决问题,导致重复工作和无效工作增多,财务人员的压力普遍增大。

2.业务问题

2018年3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颁布,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指明了光明的前景。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着机构、人事、社保、财务改革等方方面面,涉及与财务有关的比如业务改革导致的单位车辆改革、社保改革、个税改革和财务新制度的改革运用,财务人员如果不加强学习和思考,面临新形势,将无法胜任工作。

(1)公务用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公务用车制度,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印发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目前国家机关已经完成了公务用车改革,但是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目前还没有完成,在公务用车改革过程中,很多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把业务用车也定性为公务用车,导致很多单位业务用车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已经一定程度上影响单位正常业务的发展。在解决单位车辆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应该运用会计知识和合理利用会计制度,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业务问题,合理进行会计创新,与租车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租车业务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切实解决单位业务工作中的困难。

(2)社保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事业单位社保改革逐步铺开,到2018年,大部分单位都已经完成社保改革,在社保改革过程中,由于政策衔接问题和属地化管理原则,很多事业单位都计提社会保险挂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对应的单位银行存款也逐年增加。很多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未有对有关政策和制度进行研究,也未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甚至出现单位银行存款比社会保险-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低的情况,这种情况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单位的社会保险费用被单位挪用,长此以往,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是不利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已经到了关键节点,万一地方要接受这笔钱,很多事业单位也许拿不出这部分钱出来。

(3)税收改革。近几年来,国家税务改革脚步越来越大,“营改增”、个人所得税改革不仅影响单位,更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并不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保障水平有限,“营改增”对于财政资金部分,是不允许抵扣的,然而对于单位自有资金,是可以按照税收政策抵扣的,目前存在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单位工作人员解释不清楚或者执行不够,很多自有资金支出并没有完全抵扣或者开具增值税普票无法抵扣,有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甚至对于开具专票和普票都持无所谓态度,导致事业单位自有资金支出的成本偏高。2018年6月2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对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包含了提高个税免征额(起征点)到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等,这对单位财务人员来讲是一个挑战,不仅要学习新的税务政策,并合理利用税收政策,然而很多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疲于应付日常性的会计工作,如会计核算和报表的编制工作,惯性思维导致主管研究政策不足,税务筹划的动力不强,可能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并进行测算和合理筹划,导致单位职工个税不是最合理的。

3.财务新制度运用学习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逐渐推进,新的财税政策、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各项政策逐步出台,财务人员面临学习、消化和运用的政策逐年增多,很多政策学习不够、消化不强、运用不够,导致各项审计风险增加,目前国家修订《会计法》,各级事业单位目前对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政策把握不够,导致有些事业单位这两年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没有,财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导致对新政策把握与实际脱节。

4.公司监管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主要是事业单位有关职能的延伸,涉及的经济业务种类不多,并且由于缺乏有关资质,在承接业务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大多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事业单位对其所办企业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等等都不是很明确,导致事业单位对所办企业监管流于形式。随着上级单位对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要求越来越严格,事业单位企業监管也逐步推进,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如事企不分、业务交叉、人员混用、费用分摊不合理、利润不分配等等各项问题,并存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对企业管理者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等问题。

5.财务分析不够

目前事业单位报表体系一般是年终做财务决算,再进行例行的财务分析,决算报表财务分析有自己设定的框架,与单位实际情况可能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财务决算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报出,导致有关人员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财务分析,决算财务分析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

在比较规范的上市公司或者跨国企业,由于具有专人负责每一个会计科目或者几个会计科目的管理,比如有银行存款会计,应收账款会计等等,他们只对具体的会计科目进行深入分析,为单位提供决策支持。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定中,银行存款科目是比较重要的科目,或者是实科目,对银行存款的分析目前一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完全做到,银行存款并不是单位实实在在可以使用的资金,或者只是暂时可以使用的资金,银行存款可能有对方保证金、其他应付款等等,实际使用的部分并不完全等同于银行存款的余额;应收账款也是比较重要的会计科目,然而存在一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清理,没有定期进行清收,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超过2年未有追收,就丧失追回欠款的权力,目前存在事业单位一部分应收账款超过2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其实很多应收账款是收不回来的,事业单位也并没有尽力去追收,也没有建立有关制度;基金科目清理力度不够,存在一部分事业单位基金长期挂账不使用的情况,如修购基金、福利基金(目前政策是不允许计提福利基金,要逐步消化存量)等,有些事业单位基金滚存下来有好几千万,然而单位并没有充足的现金或者银行存款来支持,导致基金无法使用。

二、解决对策

1.加大培训力度和完善职务职称晋升渠道

培训是解决政策制度与实际脱节的最有效方式,加强培训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今后高质量、高效率的财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与单位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培训机制,以培养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建设重点,努力提升财务人员队伍素质和能力,积极组织参加上级各级单位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培养财务人员持续学习的能力,促使财务人员及时适应会计制度和各项政策的改革步伐,充分发挥财会队伍的监督服务和决策支持作用。

完善财务人员职务职称晋升渠道,使单位财务人员工作有激情和盼头,目前财务人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财务人员考试压力比一般人员压力要大,职务晋升空间也有限,严重制约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事业单位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研究出台符合单位实际的财务人员工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充分实现劳有所得,按照分配,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2.促进单位业务与财务有机结合

目前随着事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存在事业单位招聘唯学历,一般的事业单位招聘的过程中都存在拔高学历的情况,尤其是很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或者海龟,从学校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他们有良好的学习和思维视角,但是与单位的业务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可能存在照搬照抄照执行各项规定,原则性把握很好,灵活性不强。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该到单位的各个业务部门中去,了解单位的实际业务,了解在单位业务中实际的开支,并进行总结,促进单位财务人员懂业务,这样更有利财务服务更接近单位实际,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加强财务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是利用事业单位财务信息与数据,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对比,了解事业单位收支情况、资产状况和经济活动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具体意见建议。

在目前情况下,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不仅仅要进行宏观层面的财务分析,更要进行微观层面财务分析,进一步细化财务分析,以微观看宏观。要进一步加强银行存在分析;进一步加强往来款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和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基金的清理和使用力度等等,确保在目前财务改革中各项工作做细做好。

4.加强税收政策研究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增值税改革和个税改革,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进一步研究国家现行税收政策,于单位存在,要进一步降低单位成本,于个人层面,要进一步降低个人税务成本。财务人员税务政策把握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单位和個人的利益,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加强税收政策学习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税务局沟通和各级单位沟通,并适时与有关税务咨询公司联系,进一步测算和优化单位税务成本,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5.加强会计创新

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从收付实现制逐步过渡到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也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制度的研究,进一步有条件的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创新,解决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如在目前政策框架下事业单位无法进行车辆更新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有条件的进行车辆融资租赁;在事业单位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者收回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能否谨慎的推动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等等;在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存在困难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情况下,能否发行企业债,或者定向发行企业债的方式进行融资等等。

三、未来展望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未来大有可为,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力度将与企业财务管理趋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财务人员重要性将日益体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加快财务管理人才引进,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财务人员创造性和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为事业单位未来改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