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答案王子”想到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差异及链接

2019-01-12 00:27浙江省浦江仙华外国语学校侯雯婷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负数字母解题

浙江省浦江仙华外国语学校 侯雯婷

为什么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孩子,小学数学很好,初中数学却怎么也学不好呢?好几次家长进办公室找到我就是问:“老师,我们家小孩子小学数学很好的,也很聪明的,怎么现在这么差了 ?”听到这些话,心里不免很沉重,那就是在责问老师没教好喽?由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一些见解。中小学数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刚好今年带的初一班级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小孩子,脑瓜子很灵活,嘴巴很会讲,上课时我拿他实在是没办法。上课幻灯片一打出来,题目刚放出来,大部分同学题目还没看完,他一个人就报出答案了,其他同学自然就没有思考的积极性了,因此扰乱了大家的学习氛围。当然,他只会报答案,再仔细问一下“为什么”,他又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问他答案是哪里来的,他用得最多的都是小学的方法,或者就是感觉。在语文老师那里得知他的语文成绩是不怎么样,写起文章来也不好的,也难怪他的表达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在平时的作业中,他也只是写一个答案,不管上课多么强调步骤和格式,他仍然是我行我素,因此得到个美誉——“答案王子”。看他仍然像个小学生一样思维,我天天苦恼着怎样让他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学生!

对于班上大部分学生,他们都能很好地适应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但是这个孩子就是钻牛角尖钻得非常厉害,想问题很独到,当然也很极端,尤其讲到几何部分时,所有的解题过程在他心中轻如鸿毛,每次上课他答案都报得最快,我只好就让他来解释答案的来历,这个过程就是一问一答,非常之辛苦,一直将他的答案引导到题目的已知条件上,我再让他从已知条件讲解到答案,并告知同学们其实这就是一个解题步骤。对于他和全班同学而言,我就扮演了一个“十万个为什么”的身份。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的对话,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很好地掌握了重难点,就是时间花费得比较多,最后班上同学都会解题步骤,除了他,按他的话说:搞这么复杂干嘛?当然,这主要还是由于其懒惰及学习习惯太差的缘故。而且好像他的控制欲望也很强,恨不得老师上课时能完全被他掌控,所以我们之间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争夺上课的控制权,结果让全班同学上课时都感觉很不愉快。至今我也还在困惑:这个孩子该怎么办?他还是很喜欢小学的解题习惯,反感于中学的学习方法!

要让学生接受初中的学习方式,就要先让他们知道中小学数学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初中数学是在小学基础上螺旋上升的一个知识体系,把小学的知识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在小学学习的主要是具体的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而到了初中接触到的是字母,用字母来表示数,引出了新的代数概念。其实,“代数”就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这就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化过程,让他们感受这种数学思想,再深入到“方程”,由此展开了“包含字母的式子”这个概念,然后又开始了关于“函数”的学习等等后面一系列知识的发展。

其实,仔细体会你就会发现,中小学数学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联系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引导,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也就为后面的学习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比如代数中用字母表示数,小学学过的一些公式,如:路程公式S=vt;长方形周长、面积公式C=2(a+b),S=ab 等,用字母表示数能简明、扼要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快地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再加深对字母的认识,许多学生由于对字母m 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不透,经常错误地认为-m 一定是负数,因此,在教学上必须帮助学生理解m 的含义,知道m 可能是负数,而-m 不一定是负数等问题。首先让学生弄清楚符号“-”的三种作用:①运算符号,如8-7 表示8 减7,7-8 表示7 减8;②性质符号,如-2 表示负2,4+(-5)表示4 加上负5;③在某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该数的相反数,如-2 表示2 的相反数,-(-2)表示-2 的相反数,-m 表示m 的相反数。然后再说明m 表示有理数,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当然也可以是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m,-m 所包含的意义。并且再次加强数学语言的练习及列代数式的练习,如:m 是正数表示为m >0,m 是负数表示为m < 0,某数m 的3 倍表示为3m 等。这又为学生提供分类思想的范本,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仍保留着小学那种直观、形象思维,因此,在教学中也要关注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吸取其中优点,再综合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帮初一学生顺利度过小升初这个转折期。小学的内容较简单,学生考虑问题也很单纯,不善于全面深入地思考。这也正是缺少了初中数学中的一些数学思维,比如分类思想、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等,所以学生就感觉初中数学怎么会是这样的,跟小学很不一样。我们需要多些耐心,多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多发表自己的见解,多考虑错误的原因,总结分析问题的方法,慢慢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

我们老师也要尽力启发他们去发现数学的独特魅力,体会其中杂而不乱的多元化,感知其中的美,自然会被其吸引,也无需我们老师天天自吹数学到底有多美,相信学生们会更乐于加入数学的学习中来!

猜你喜欢
负数字母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字母派对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解题勿忘我
巧排字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