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支架式教学策略探究

2019-01-12 00:27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圆周率支架笔者

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匡 艳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学好数学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及意义。运用支架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支架”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支架式教学策略探究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构建直观支架,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看,其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其中构建直观支架进行数学教学,既可以降低数学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部分教学内容时,笔者首先给学生依次展示了火车、电梯、国旗运动的动画,接着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运动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交流后回答:“它们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笔者由此引导学生:“像图中火车、电梯和国旗这样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平移’。”接着笔者又给学生们展示了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指针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怎么运动的吗?可以用手势表示出来。”学生们纷纷抬起自己的手在空中旋转。笔者继续引导:“你们知道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吗?这几个物体运动时,它们的位置固定在哪里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呢?”然后给学生们播放了电风扇、螺旋桨和钟表动起来的动画,并说明这些运动都是围绕一点转动,可以看成是“旋转”……通过直观支架,可以让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突破认知上的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情感支架,激发学生热情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合适的情境,通过构建情感支架来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给学生们介绍了圆周率的由来:早在秦汉时期,人们以“径一周三”为圆周率,即“古率”,后来发现古率的误差太大,圆周率应该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 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 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 在3.1415926 与3.1415927 之间……之后笔者又向学生们介绍了《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著作,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以及圆周率的研究过程,可以使学生受到数学家这种勇于探索、不断坚持和勇于开拓的精神的感染,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构建问题支架,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支架是支架式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支架形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支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通过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出示了一个问题:“奥运村要种植一块草坪,如果按每平方米6 元计算,需要多少元?如果想预算出这笔钱,还需要了解这块草坪的哪些情况?”通过“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来帮助学生构建概念框架,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我们学过的面积公式,然后提问:“我们都学生过哪些基本图形?”学生很快回答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笔者继续提问:“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这五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层层深入,可以充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支架式教学的技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进而发挥支架式教学的最大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益。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支架式教学策略做进一步研究,以促进笔者个人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圆周率支架笔者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老师,别走……
说说圆周率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关于圆周率,你可能不知道这些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