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出了地药铺无生意

2019-01-12 17:58◎远
养生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津莱菔子气喘

◎远 安

“萝卜出了地,药铺无生意”“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两句谚语道出了秋冬吃萝卜的好处。

萝卜,又名莱菔,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医学认为,萝卜性味辛、甘,凉,归脾、肺经,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痰之功。《新修本草》言其“大下气,消食去痰癖,生捣汁饮服,主消渴”。《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肥养血”。萝卜叶、萝卜子也有消食理气、化痰止咳、清肺利咽、散瘀消肿之功。

营养分析表明,萝卜含水分为91.7%,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一定量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其它维生素,另外,还含有木质素、胆碱、氧化酶素、甘酶、淀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亚硝胺,可大大减少该物质的致癌作用;木质素能使体内的巨细胞吞食癌细胞的活力提高2~4倍;萝卜素即维生素A原,可促进血红素增加;芥子油和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促使大便排出。萝卜汁滴鼻尚可治疗偏头痛,饮服可治疗糖尿病消渴,并可解酒,治疗酒醉心烦口渴等。

那么,为什么要秋冬天吃萝卜呢?这与秋冬季气候特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萝卜的药理作用有关。

养阴生津:秋冬季气候寒冷,腠理紧密,空气干燥,火热内蕴,易出现津伤口干,鼻腔灼热,鼻涕或痰中带血丝,口气臭秽,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大便燥结,小便短黄等内热症,而萝卜性味甘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可使里热尽消,津生液回。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植物名实考》中“琼瑶一片,嚼如冷雪,齿鸣未已,从热俱平”是其真实写照。

下气消胀:秋冬进补是国人的习俗,无论是食补的羊肉、牛肉,还是药补的鹿茸、人参等,都易壅滞胀气、火热内蕴,出现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而萝卜清火下气,使内热得清,腑气顺畅。

消食化积:秋冬进补,药食迭进,易滞胃伤脾,出现食欲不振,纳差食少,脘腹胀满,呃逆酸腐等,而萝卜所含的芥子油等,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多,促进胃肠蠕动,有助消除积滞,通利胃肠。

止咳平喘:秋冬季节气候寒冷,肺有宿积、老慢支病人常因风寒侵袭而诱发咳嗽气喘,痰涎壅盛,胸脘满闷等,而萝卜宣肺理气,止咳平喘,使肺气肃降,三焦顺畅。

《本草纲目》言“莱菔今天下通有之……根叶皆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由此看来,《本草纲目》所言不虚。现介绍三则粥疗方,供选用。

1.萝卜粥:萝卜、大米各100克,白糖适量。将萝卜洗净,切粒;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萝卜粒,煮至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痰。适用于消渴口干,衄血,咳血,食积胀满,咳嗽气喘,咽痛失音,头痛等。

2.莱菔叶粥:鲜莱菔叶10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莱菔叶择净,切细备用。先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莱菔叶,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宣肺,行气化痰。适用于饮食停滞,纳差食少,咳嗽气促,大便秘结等。

3.莱菔子粥:莱菔子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萝卜子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降气化痰。适用于痰涎壅盛,胸脘满闷,咳嗽气喘等。

猜你喜欢
生津莱菔子气喘
白露
——勿露身 防“燥”伤人
96例北方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特点及方案汤剂治疗效果观察
莱菔子的新用途
双花二汁饮 生津且润肺
清热小验方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研究
憋得气喘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