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探究

2019-01-12 18:03董群芳
魅力中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棒三角形创设

董群芳

(四川省乐山市县街小学,四川 乐山 614000)

创设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试想一下,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只有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师创设真实情境。

课堂中,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人却无所事事,这就说明一点:他们认为听不重要,不关他的事,没事可做。那么老师在这时应该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发现问题,在“听”中激发思维的火花。但目标怎么给更有效呢?比如:当一个学生发表见解后,老师可以问其他学生:“你听清他说什么了吗?能否重复一遍?他说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你认为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不同意见吗?他有哪些地方说的你不赞同?还有补充和修改吗?……”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可行,但学生是在生硬的接受。而创设真实情境将便于学生接受。创设真实情境是指在真实生活中的活动。指人们周围现实存在的他人或群体,是人们周围客观存在的直接面对、相互影响的境况。大自然中的山川田野,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都是真实情境;在课堂所出示的长尺、天平,如量杯、三角板、模具等等也是真实情境。真实情境因其本身的具体化特点,使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易于理解。凭借真实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可以让学生愉快的带着目的去倾听别人的发言。

二、旧中引新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每一个概念、性质、公式往往是在相应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生成发展的。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联系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旧中引新、设问激疑,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出示准备题:有8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的余数“0”是表示什意思。学生回答:“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紧接着,将准备题正好的“8”改为“9”,作为新课的例题: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然后引导学生边用教具操作边思考问题:“这样改动之后,题目意思变了吗?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怎样?”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突出了演变点,由在除法计算时没有剩余的数来引出剩余的数,为理解“余数”这一概念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几乎收到了一点即破的效果。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小学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知的发展。应该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或者具有悬念的素材,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游戏型情景创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把学生们喜爱的游戏、竞赛活动引入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游戏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佳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去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的完成的教学任务。

四、活动型情景创设。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小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与探究。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发认知,激发学生参与的有力措施。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参与热情。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出示这一结论。而是先设置冲突,三根小棒是否都能围成三角形?然后,给出三根小棒,让学生试着围一个三角形,通过尝试,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那三根小棒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接着,教师给出9厘米、6厘米、5厘米、3厘米的四根小棒,让学生动手操作,任选3根小棒围一围,看一看,选择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操作,学生发现,只有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至此,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并且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当然,情境的创设并非信手拈来,情境需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和学生,并且使情境创设常变常新。只有这样学生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才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猜你喜欢
小棒三角形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起数小棒
三角形,不扭腰
巧移小棒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