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

2019-01-12 18:03张凯潞
魅力中国 2019年8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观念汉语

张凯潞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符号载体,文化推动了语言产生和发展。汉语词汇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内涵。汉语词汇的构造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复音词。除了结构外,汉语词汇化的语义中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些汉语词汇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汉语词汇构造中的文化因素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要受使用者审美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是以单音词为主,有一部分复音词,复音词处于凝固过程中。现代汉语则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从古代到现代,词汇的复音化是汉语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汉语词汇复音化(以双音化为主)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制约,平衡的结果。其中汉民族文化心理的推动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对成对成双的现象具有强烈的崇尚和追求。例如,送礼要送双,《仪礼·聘礼》:“凡献,执一双”,直到今天送双不送单的观念依然十分流行。这种观念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讲究成双成对的语言片段和节奏。如在六朝极致繁荣的骈体文的一大特点就是辞藻华丽,极求对偶工整。除了成双成对的追求之外,还有对立统一的朴素的辩证思想,老子《道德经》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一些反义并列双音词的出现,如“消息”、“利害”、“取舍”、“优劣”、“舍得”等等。

等级观念是儒家伦理的首要表征。儒家“三纲五常”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以君权、父权、夫权为核心的等级制度,而儒家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礼”强调的也是“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论语·颜渊》中就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传统社会中,等级观念已经深入在社会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当中,成为社会传统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词语的形构中也影射着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如“君臣、主仆、官兵、男耕女织”等词的构造就是以尊卑为序,“父子、兄弟、子孙、母慈儿孝”等词是以长幼为序,而“主次、城乡、妻妾、纲举目张”等词则是以主从为序。复合词中语素的排列次序也深受传统社会等级观念的制约。

二、汉语词义内容中的文化内涵

词义是语言文化内蕴的显著表征,申小龙先生曾说: “一种语言的词义系统蕴涵着该民族对世界的系统认识和价值评定,蕴涵着该民族的全部文化和历史。”

在汉语史上,一些常用词的替换中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以“桥”和“梁”为例,在古汉语中表“桥梁”这个概念的有“桥”和“梁”两个词,战国以前用“梁”,战国中后期始见“桥”,到了汉代,“桥”基本取代了“梁”,汉以后到现代,表达“桥梁”这一概念主要用单音词“桥”和双音词“桥梁”。“桥”取代“梁”的过程中隐藏着当时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在甲骨文中还没有“桥”、“梁”二字,因为远古人类认知水平和生产力的落后,人们还不会架桥,通常是浅处踏水而过,深处绕道而行。后来,人们在水中垒石阻断水流,创造出了“梁”,类似今天所说的水堤,人们可以从“梁”上渡水。《诗经·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毛传》:“石绝水曰梁。”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动,南北接触增多,要求有更多更好的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早期的“梁”多数只能修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受形制的影响,“梁”下不便行船、不利漕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战国初期,我国在冶炼技术方面发明了生铁和冶炼铁,出现了铁器。铁的出现和应用大大推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的利用,为大量建造石桥提供了物质条件,也促进了施工技术的进步。因此以高和曲拱为特点的“桥”就出现了。(《说文解字》:“乔,高而曲也。”“桥”的语源是“乔”,说明了“桥”的特点是高大而且有拱形弯曲的结构。)到了汉代,这种技术逐渐成熟,于是“桥”基本取代了“梁”。

由“梁”到“桥”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飞跃,体现了古代社会科技水平的一大提高。随着石梁桥和石拱桥的普遍应用,以平直为特点的梁逐渐退出生活舞台,反映在语言的词汇中,就是“桥”对“梁”的替代。

三、外来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外来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先秦至清代各个时期,或多或少都掺杂着外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传播的中间,汉语也受到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产生了很多新的词汇,这些词很多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兼容并包,汉民族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改造能力。汉语中的外来词的吸收也很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很多外来词被汉化,逐渐取得了和汉语固有的词语相同或相近的形式,使人们已经察觉不出是一个外来词了。比如梵文的音译词“比丘尼”,指已经受足戒的女性。后来又简称“尼”,由于表意不明,所以人们又加上类名“姑”,成为“尼姑”,这个名称一直用到了现在。还有“芝麻",原称“胡麻”。沈括《梦溪笔谈·药议》:“胡麻直是今油麻,更无他说。......中国之麻,今谓之大麻是也,有实为直麻,无实为集麻,又日麻牡。张審始自大宛得油麻之种,亦谓之麻,故以胡麻别之,谓汉麻为大麻也。”后来种植既久,就去掉“胡”字,但要和中国本有的“麻”区别,因其有油,就改称“脂麻”。后来俗称“芝麻”。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胡麻):“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俗作芝麻,非。”

以上,我们简单说明了一些汉语词汇中的文化现象。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符号背后却往往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互相佐证,探索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观念汉语
学汉语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